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中的方位

對於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中的方位問題,歷來經學家們爭論不休。有的認為先天八卦不存在方位,方位只存在於後天八卦中;有的認為方位既存在於先天八卦中,也存在於後天八卦中。如果後一種認識是正確的,那麼問題來了,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的位序並不一樣,比如乾,在先天八卦中位於南方,而在後天八卦中卻位於西北,那麼乾的方位到底是在南呢,還是在西北呢?持後一種認知的經學家們解釋不了這個問題,於是便轉而認同第一種看法,或乾脆避而不談這個問題。避而不談並不能解決問題,問題準是要解決的。

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中的方位

爭論了千年,也沒有人提出說方位只存在於先天八卦中,而不存在於後天八卦中。而真理往往就存在於人們的認識誤區之中。人們的錯誤認識基於對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性質的認知不清。

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中的方位

《周易》是一門哲學,是對整個宇宙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什麼是宇宙?宇宙就是時空。宇者,空間也;宙者,時間也。先天八卦的性質就是空間八卦,後天八卦的性質就是時間八卦。先天八卦是空間八卦,空間八卦才言乎空間方位,後天八卦是時間八卦,時間是沒有方位的。具體一點講,後天八卦中常提到的方位,並不是地理方位,而是曆法上的方位。《周易》所依據的歷法是夏曆,夏曆是我國第一部曆法,夏曆以北斗七星的斗柄所指方位來確定時間,所以後天八卦中提到的方位都是代表時間,而不是強調具體地理方位。比如震為東方之卦,並不是指震卦的具體地理方位在東,而是指斗柄指向正東方時,八卦用震表示,其真正的意義是強調“震為正春(仲春)之卦”,所謂“斗柄東指,天下為春”。後天八卦所提到的方位,皆是以方位指代時間。

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中的方位

事實上,只要真正讀懂了《周易·說卦傳》,就深深掌握了這個知識。下面我就詳細說明:

《說卦傳》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這一段是對先天八卦的描述。先天八卦是對以我國中原地區為中心的山川地理形勢的描繪。由於我國中原地區處於北半球,太陽準是偏於南,故古人認為天在南,天在南則地傾北,故先天八卦為乾南坤北,所謂“天地定位”。日升於東而水源於西,故先天八卦為東離西坎,所謂“水火不相射”。我國西北高而東南低溼,高莫如山,低溼莫如澤,故先天八卦西北為艮而東南為兌。我國西南的雲南地區是植物王國,草木四季旺盛,故先天八卦以西南為巽,巽者,草木也。最後只剩震,其位在東北,這裡面也有很深刻的道理,這裡不再詳述,可詳見頭條號“子夏故壇”其它專項文章。很明白,先天八卦中提到的方位,正是真正的地理方位。

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中的方位

《說卦傳》曰:“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這一段是對後天八卦的描述。這裡的“帝”指帝星,即北極星。我國古人以北極星為天帝,以北斗七星(形如龍)為帝乘。天帝乘車巡視天下一週,即北斗七星旋轉一週為一年時間。“帝出乎震”就是指一年從春天開始,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正東方的震位,為仲春之月,萬物開始出達,草木萌而蟄蟲出,是為正春(春分)之月也。故曰“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這裡的“東方”是指斗柄指向東方之時,是以方位指代時間,而不是強調地理方位,其它同理。

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中的方位

人常言“先天為本,後天為用”。先天八卦為空間八卦,後天八卦為時間八卦,所以就是空間為本,時間為用,這是符合實際情況的。談“本”離不開生存空間,談“用”離不開時間。地理環境是萬物的生存空間,是先天之本,從這個角度講,八卦的最基本卦象就是乾為天,坤為地,離為日為火,坎為水,艮為山,兌為澤,巽為風為草木,震為雷為電。這些形象都是先天性的,為本。時間為後天之用,有了先天之本,更重要的就是隨時所用,故八卦的取象大部分來源於後天所用。先天之象只是最基本的,後天之象才是隨時所用而不斷擴大的。如“巽為利市三倍”,這裡面就涉及到人類活動,是後天所用形成的卦象。

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中的方位

搞清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中方位的意義,對正確理解和應用《周易》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江湖術士利用偽《周易》行騙,也將是致命一擊。許多風水先生用後天八卦中的方位指點江山,排卦佈局,素不知後天八卦中的方位根本不代表具體地理位置,而代表時間。(子夏故壇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