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野戰軍獨創攻城法,無論古代兵書還是現代戰鬥條例,都無記載

華東野戰軍獨創攻城法,無論古代兵書還是現代戰鬥條例,都無記載

(電視連續劇《粟裕大將》)

新的情報顯示,開封守備薄弱。

粟裕立即決定放棄魯西南的“大魚”,先發起開封戰役,釣它一條小魚嚐嚐鮮。

“釣大魚”是中央的部署,粟裕又作更改,令很多人始料不及。一位縱隊司令員直率地對粟裕說:“502,難怪人家說你跟別人打仗不一樣,總是拗著來,還說你從來不打別人想打的那個敵人,從來不打別人想打的那個地方。”

粟裕聽後笑了笑:“這沒有什麼不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為兵家所貴嘛。”

他給出了一句很可玩味的總結:“如果連我們自己都想不到,敵人就更想不到了。”

果然,敵方全都被蒙在了鼓裡。即使當粟裕率部到達開封城下時,開封守軍仍以為華野在聲東擊西,為的是調動國民黨兵力,以便在魯西南與邱兵團決戰,因此向上報告“開封無真正戰鬥”。

華東野戰軍獨創攻城法,無論古代兵書還是現代戰鬥條例,都無記載

(電視連續劇《粟裕大將》)

1948年6月17日,華野突然向開封城發起猛烈進攻,守軍這才如夢初醒。

開封是當時河南省的省會,經長期經營,已形成半永久性防禦體系,除有深達丈餘的外壕、高大堅固的城牆外,城門外和城門兩側還構築有大量地堡。

又是攻城池和打地堡,對此,粟裕早有準備。

戰前華野開展了新式整軍運動,即著名的濮陽整訓。經歷南麻、臨朐兩役的挫折後,粟裕吃一塹長一智,意識到國民黨軍在守備戰術方面有了提高,遂利用這次整訓的機會,花一個月工夫,對攻堅戰進行了專項訓練。

根據當初的實踐,華野針對性地推出了炸藥包爆破技術。

在練兵過程中,大多數官兵都學會了手擲小炸藥包,可隨時組成爆炸班、排,對數量眾多的子母堡進入爆破。後來又發展到可以用迫擊炮、六零炮、擲彈筒發射炸藥包,而且越來越純熟。

解放戰爭初期,原山野第八師以坑道爆破解決了攻城難題,這種攻堅法在太平天國時代就有,但炸藥包爆破卻是華野獨創,無論在古代兵書還是現代戰鬥條例中,都無相關記載。

華東野戰軍獨創攻城法,無論古代兵書還是現代戰鬥條例,都無記載

(電視連續劇《粟裕大將》)

自進入中原後,華野一直受炮兵較弱、火力不強之苦,爆破技術的出現,對此予以了彌補。炸藥包爆破也由此成為華野攻城奪地的重要手段,被稱之為“無聲炮”。

1948年6月19日,在掃除城池外圍陣地後,華野組織突擊營,對城門進行連續爆破,用11包炸藥包轟開了城門,開封敵軍的地堡也被“無聲炮”全部炸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