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培养专题」“墩苗”正当时

「青年干部培养专题」“墩苗”正当时

「青年干部培养专题」“墩苗”正当时

毛竹

中国南方有一种分布很广的竹子,叫毛竹。就是这种看上去毫不起眼的毛竹,在栽种的最初五年里,你根本看不到它的生长,但五年后却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半年时间就可以长到30米高,长的快的时候,一天可以长半米高。

尖毛草

同样在非洲大草原上,有种草叫尖毛草,高达一两米,被誉为“草原之王”,在最初的半年里只有一寸来高,而一旦雨季来临,三五天就可以长到一两米。原来毛竹和尖毛草最初不是不生长,而是在不断地向下生长,扎根可深达十几米。

「青年干部培养专题」“墩苗”正当时
「青年干部培养专题」“墩苗”正当时

“墩苗”正当时

「青年干部培养专题」“墩苗”正当时
「青年干部培养专题」“墩苗”正当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许多同志有这样的体会,参加工作后,经历一些难事、急事、大事、复杂的事,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国情、社情、民情,干部多“墩墩苗”没有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的更稳更远。总书记的这段重要论述充分揭示了年轻干部成长进步过程中,“向上”与“向下”之间的辩证关系,启示我们干事创业不能急于求成、好高骛远,只有多到基层一线、艰苦复杂的地方去锤炼磨砺,就像毛竹或尖毛草一样,首先“向下”把根扎深了,才能为“向上”积攒足够的能力和能量。

「青年干部培养专题」“墩苗”正当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今年以来,我院先后选派20余名青年检察人员到朝阳区双井街道办事处、劲松街道办事处等基层一线挂职锻炼,这是我院党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青年检察人员大多从“家门”到“校门”再到“院门”,不了解基层工作,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未经风雨,未经历练,根基不牢,苗子不壮,这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成长成才。因此,为他们补上这一课,“墩墩苗”,让他们到基层经受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成长之路。

这些年轻同志来到基层岗位后,短短半年时间里,不仅“身至”而且“心至”,真正沉到群众中去,扑到基层工作上来,在基层的学习、工作、实践、锻炼中,“向下”把根扎深了,为“向上”积攒足够的能力和能量,为他们今后的成长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多种形式为社区群众宣讲常用法律知识,为社区群众送去了实实在在的优质的“检察产品”。

「青年干部培养专题」“墩苗”正当时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适时“墩苗”,是发现人才、储备人才、成就人才的重要手段,更是为新时代检察事业培养新生力量的“造血工程”。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培养“功成必定在我”的新时代检察人员。而青年检察人员也要珍惜宝贵机会和时间,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到基层一线去、到艰苦复杂环境中去,锤炼真本领、增长真才干,让自己拙壮成长起来,用自己的青春梦、检察梦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青年干部培养专题」“墩苗”正当时「青年干部培养专题」“墩苗”正当时

出品:北京市检三分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