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消失在記憶里的賣貨郎

“咕咚,咕咚……”一個頭戴草帽,肩上挑著一擔小簸籮,手裡搖著潑浪鼓的中年男子,站在村口,嘴裡大聲地叫賣著:“雞毛換燈草啊,挑洋紅洋綠哦……”,頃刻間,滿屋的男女老少便圍住了賣雜貨的,有的用雞毛換燈草,有的用一二毛錢買髮夾,有的用幾分錢買針頭線腦……這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賣雜貨的進村時的一幅畫面。

那些消失在記憶裡的賣貨郎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鄉下農民家境貧寒,手頭拮据,買不起貴重的物品,就是有點零花錢的人家也買不到自己心儀的用品。從外地來賣貨郎,鄉下人稱賣雜貨的。


貨郎擔有兩格,上面一格用鐵絲網罩著的小簸籮(柳條編制的長方形四周帶沿的容器),放著小百貨,鐵絲網上有一個小門。那小簸籮裡的東西簡直是琳琅滿目,有小孩用的泥口哨,鐵皮口哨、小皮球、砸炮、玩具模、泥人、彈弓等玩具,還有糖果和大人們的日用品,毛頭小孩恨不得眼睛帶鉤,把玩具勾出來玩耍一回。另一頭擺放有針線,襪子、頭繩、毛巾、髮夾、棒棒糖,還有發粑用的洋紅、洋綠等各種雜貨,下面一格放著自己洗換的衣物雨傘,他們搖著潑浪鼓,走村串戶,沿路叫賣,吃喝住宿沒有固定的場所,天黑了走到哪,就到哪住下。

那些消失在記憶裡的賣貨郎

人們一聽潑浪鼓聲,就像聽到了福音似的,不管有多麼重要的事,放下就往外跑,把貨郎給包圍起來。東家的張二奶奶穿著小腳鞋,拿著一把碎布頭,邁著三寸金蓮,顫巍巍地走過來,邊走邊喊:“唉!有沒有上鞋的錐子啊?年紀大了,手沒勁兒啦。”貨郎大聲地說:“有啊,老大娘,你看什麼樣的合適?”西家的王大嬸拿手裡拿著一根蒸熟了的山芋,邊吃邊快步走來,說:“我換個奶嘴兒,快點,孩子在家哭呢。”南鄰的姐姐從兜裡掏出一個小手絹包裹,打開,裡面是二毛錢,她左看右看,挑了一個小圓鏡子。毛頭小孩屁顛顛地跟在大人後面,嘴裡嚷著:買糖吃,買糖吃……


除了買,也可換,用雞毛換燈草,用雞肫換橡皮筋,用豚毛鴨毛換洋紅,總之,賣貨郎所到之處,均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貨源充足,各種商品應有盡有。賣貨郎早已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但對於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我們,那些給我帶來快樂和夢想的貨郎,那些簡單而又美好的畫面,那段刻錄著我們印記的歲月,將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