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從小時候就可以看得出嗎?

聽肥貓講故事


本事這件事情不一定能看出,但心理學中關於童年期“延遲滿足”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測成年期的成就。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王安石曾經著有名篇《傷仲永》,講得就是天賦異稟的方仲永,父母抹殺了其學習的機會,導致長大後成為了一個普通人。

這就告訴我們小時候的成就並不能預測一個人長大後的成就。而且,本事這個事情是一個特別依賴外界評價的東西。在現代人眼裡,一個有本事的人可能是有很多套房,開好車,有很好的事業,受過很好得教育等等。這些評價都是非常物化和外界化的標準。如果一個人沒有達到這樣標準,很可能就會被認為是沒有本事,即使有很豐富的內在,也不能改變其他人的看法和社會對於“有本事”這件事情的評判標準。


童年期的延遲滿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測成年期的成就

上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米歇爾選擇一些四歲的兒童做了這個延遲滿足的實驗。

研究者讓這些兒童分別呆在一個只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間裡,桌子上擺放著兒童喜歡吃的食物:棉花糖、曲奇、棒棒糖等。實驗人員告訴孩子們,他們有兩種選擇,一是,可以馬上吃掉這些糖果;二是,不馬上吃點桌子上的糖果,等實驗人員回來時再吃,這樣做的話Ta還可以再得到一顆棉花糖做為獎勵。 對這些孩子們來說,實驗的過程是非常難熬的,因為房間裡除了糖果以外,在沒有能夠吸引他們注意力的物品存在了。實驗過程中,有些孩子通過捂住眼睛或是轉過身體的方式,來避免自己承受事物的誘惑。實驗結果發現,很多孩子堅持不到三分鐘就會放棄等待,選擇吃掉桌子上的糖果。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兒童延遲了自己對棉花糖的慾望,等到實驗員回來兌現了獎勵,這個時間間隔大概十五分鐘。

研究者還對這些參加實驗的兒童進行了追蹤研究,發現那些能夠暫時抑制自己對糖果慾望而獲得更多糖果的兒童要比那些無法等待的兒童更有可能獲得成功。

能夠延遲自己慾望的孩子學習成績要更好一點。通過隨後幾十年的跟蹤觀察,那些有耐心的孩子在事業上的表現也更為出色。

也就是說,兒童時期的某些行為還是能夠對成年期的成就有所預測的。

中國有句俗話,“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並不是說孩子的成就,而是說氣質類型的本身。氣質類型是一個心理學概念,且是與生俱來,有很強的穩定性,通常我們所說的內外向就是氣質類型的一種分類。這種氣質類型在個體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來了,在成年期也不會有所改變。


不倒翁小姐


“有本事”和“沒本事”其實都變成是我們生活中一個口頭禪了,我們經常說這個人有本事,那個人沒有本事。有些人自己覺得自己有本事,剛愎自用,但是別人不告訴他真話。別人可能在私底下說,那個人做事不靠譜,沒啥真本事,都是吹的。這就說明我們的確經常在判斷對象有沒有本事。但是判斷的依據和標準又是什麼呢?什麼又是真正的有本事沒有本事的?

成功與否的標準

首先看你有一個成功的做人標準,比如說,任何一個人只要成功了,不管怎麼樣,人家肯定有點本事的,不然不可能成功,只不過他的本事是哪一種我就不清楚了。所以看起來成功與否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有本事的第一個標準。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標準,比如說我們會說:你看一個人平時默不吱聲的,好像也看不出來有啥東西,結果人家成功了,說明人家還是有兩把刷子。這代表著成功的標準是非常重要的。關於這個人有沒有本事的標準。很多時候,我們是看到一個人成功了,我們才會去注意到他的本事,而平時會忽略他,都是有可能。

有本事的性別差異

第二個,我們有時候會給有本事和沒有本事附上一個性別的差異,比如說我們一般認為,男人要養家,要能夠在外交上,在家庭以外,能夠風生水起。如果男人不能做到完成自己男性的性別角色,我們就會認為一個男人作為一個男人而言,非常的沒有本事。

一般而言,我們對女性在這個方面的要求不高,但是如果一個女性在外面,在職業領域,或者在某些特殊的場合,成就比較高,我們就會說,你看那個女人還挺有本事的。關於人有沒有本事,有一個性別上不同的衡量標準去衡量他們。一般而言對男性的要求會高些。

不同時代的標準

過去我們衡量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很重要的一點我們會看這個人在單位裡面,在人際關係中混不混得開,有沒有很多朋友,特別是對一個男性而言。對於一個男性,你在外面沒有一群狐朋狗友,比如說遇到一個事情的時候,你都不能叫朋友來幫忙,那就說明這個男人沒有本事。

但是到了互聯網時代之後,人們在網上了,人們並不需要很多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朋友,並不需要很多真實的朋友才叫做有本事。你會看到很多人在網上有一堆的好友,有一堆人去關注他,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可能沒有一個朋友,他可能過生日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去參加他的生日宴會。他只能和自己一個人吃飯。但是你能說這樣的人沒有本事嗎?

不會,因為互聯網時代已經從地面上的、真實的、強聯繫的朋友正在轉化為網上的虛擬朋友,所以互聯網時代,一個人有多少朋友,我們會認為一個網絡上的虛擬朋友也會成為有沒有本事的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人在互聯網的人群中,也給人能不能成為一個網紅,這會成為年輕人的一個新的標準,這個標準在上一代人看來那是完全沒有的。所以年輕一代人都在爭取成為被人矚目的對象。每個人都爭取在網絡上,有更多的人去關注你,關注的人越多,我有十萬,多少萬的粉絲,那都代表著有本事。所以你可以看到有本事沒有本事,不同的時代標準不一樣。

因人而異,因職業而異

第四個衡量人有本事和沒本事的標準是,因人而異,因職業而異。這一條沒有公論。比如說一個人在他的行業內部,他是有本事,但是到外面,在普通社會生活中,別人覺得他沒有本事,好像很多簡單的社會適應都處理不了,但是他可能在他自己的職業領域可能是一個非常有本事的人。還有的人在社會上混得很開,很會社交,但是他自己的職業生涯卻沒有突出的成就。這就是不同的領域我們衡量有沒有本事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我們所看重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

但是關於這一點,我想給大家提一個我的看法:生物的多樣性就如同我們人類的多樣性一樣。每個人出生之後都會和別人不一樣,這是一定的,有很多兄弟姐妹也會和別人不一樣。我大學曾經有一個朋友,他和他的雙胞胎弟弟也是一起在川大上大學,但是兩個人是不同的專業,不同的班級。他們兩個人雖然是雙胞胎,長得很像,但是他們兩個人做事的風格完全不一樣,看中的東西也不一樣,而且他們各自都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也都做得不錯。所以即使是雙胞胎都有這麼大的差異性。

我認為,人和人之間的不同是本質,我們必定和每個人不一樣。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體現出自己的本事呢?

1、選對戰場很重要

從有本事沒本事這件事上,我覺得,我們必須承認,有些人真的是天才,是英雄般的人物,他們是可以跨界的,比如說他在公務員單位他可以當官,出來同樣可以成為一個明星,成為了一個老師,成為一個大師,他在任何領域,他轉行都可以成功,這些人是天分,是天才,我們承認有這樣的人,但是我們也得承認另外一個些人,他們選擇錯了戰場,他們在不屬於自己的領域對了不適合自己的事。

我們每個人一定都有自己的本事,關鍵是要選對你戰鬥的戰場。很多人都是戰場選錯了,你在錯誤的戰場拼搏了一輩子,你最終也可能是失敗的結局。如果你選對了戰場,你會發現自己很容易就能成功,所以當你覺得自己沒有本事的時候,你首先應該想想,你是不是選錯了戰場,也許你需要重新規劃一下你的職業生涯,選對了戰場,你的潛能也能發揮出來,本事自然就會出來,這點非常重要。

2、善於向有本事的人學習

我們在職業生涯的早期,我們還要特別善於向有本事的人學習!一個人的成功只能代表他在某些方面有本事,還要學本事的,有些人跟別人學,都學錯了方向,他們不是去學別人有本事的地方,他們是學別人有本事的人的地方,結果自己也非常成功,所以選對正確的學習對象,學習正確的該模仿的領域,擅長學習,也是我們快速增長本事的方法。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6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趙小明心理團隊


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從小時候就可以看得出嗎?


有書君認為一個人有沒有本事,是從小時候就可以看得出的。


1、什麼是本事


本事,一般來說,即是本領,是指個人或集體的辦事能力。


本事的釋義形式多種多樣,各種社會背景下所指的本事各不相同。在當下社會,指的是地位有多高,財富有多少,及自食其力的程度如何。


本事更多強調完成某一件事所需的全部資源,包括自己的能力和自己對其他社會資源的調動能力。


有本事更多強調對事情的完成,有點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的味道,所以只要能達到目的就是有本事。


2、本事與本領、能力有關


本事包括本領,幾乎等同於本領,又與本領不完全一樣。本事可以是有本事,學本事,本事大。 本領則是指技能、能力;有本領,本領高強。



常人的理解似乎有本事的人要比有本領的人有辦法。不管採取什麼手段,達到目的就是有本事的人。


總的來說,不管你怎麼做,只要把事辦成了,那就是本事了。當然,如果辦事時主要憑藉自己的某方面的技藝,那麼可以說是很有能力。


3、確實存在"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情況


1)有本事的人從孩子時就不簡單


發明大王"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電燈、電影、投票計數器、普用印刷機、同步發報機、留聲機、電燈等。小時候因為總是狀況不斷,又不能考出好成績,被學校勸退回家,在媽媽的引導下走上發明之路。


小時候的他就自己到雞窩裡孵蛋準備孵出小雞來,他還問鄰居小夥伴想不想飛起來,小夥伴很嚮往能飛,他就讓吃瀉藥,因為他認為洩空了肚子裡的食物應該可以飛。


在人們的眼裡,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熊孩子",後來他成為了聞名世界的發明家和企業家。

小時候聽過的"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小司馬光利用了逆向思維,砸缸救了掉進大水缸裡的小夥伴的命,他立下汗馬功勞。後來他成為了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


2)"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從古至今,人們都知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受家庭環境所迫:這些孩子生活貧困,能吃苦耐勞,為他人著想,有責任心。長大之後敢於承擔責任,會比受到家庭溺愛的孩子,有本事有出息。


3)心理學實驗證明


有人在幼兒園做過類似"延遲滿足"的實驗。老師把糖塊發給孩子們,跟他們說,等老師回來再吃的,老師回來會給沒有吃的小朋友加發一塊糖。


然後老師到隔壁教室觀察:看到有的孩子根本沒忍住就吃了;有的孩子忍了一會兒,後來還是吃了。有些孩子一直等到老師回來,得到嘉獎後才吃。



後來心理學家跟蹤調查這些參與實驗的孩子們,50年後得出結論。那些忍不住馬上就吃的孩子生活狀態不佳,那些忍了一會兒再吃的孩子生活狀態一般。而那些忍住了,等老師回來才吃的孩子們,基本上成為了成功人士。


這個實驗證明:如果從小就能剋制自己的人將來獲得的成就更大。所以"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有科學根據的。


"延遲滿足"不是單純地讓孩子學會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壓制他們的慾望,更不是讓孩子"只經歷風雨而不見彩虹",說到底,它是一種克服當前的困難情境而力求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


有書君提醒家長們:一個人的成長,確實是有從小看大的因素存在,這跟家庭環境的影響分不開,更與孩子自己的努力分不開。



作為家長不要完全滿足孩子們的要求,可能的話,有必要儘量"延遲滿足",可為孩子能夠獲得更美好的未來人生做準備。但請不要忽視孩子成長中對親情溫暖的需要。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怎麼說呢?

我拿我自身的經歷和見聞來跟你分析一下吧。

1.3歲看大,7歲看老

3歲看大,7歲看老。

這是一個流傳至今的名言。

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為什麼呢?

因為,一個人的死想,性情,好壞,智商以及習慣都是很小的時候就基本固定了的。

拿我自己舉例。

我小時候對待學習功課,是一直比較畏難的,總覺得好難好苦。

上初中時也想著英語肯定好難,物理也肯定好難,化學也肯定好難。每天放學看到對面的高中還在上晚自習,就覺得高中更難更辛苦。覺得人生處處都是難。

這種畏難的死想基本到我讀大學的時候都一直存在,它已經成為了我固定的一個壞習慣,影響了我前面20來年的命運。造成了我前面20來年一個失敗的局面。

這種從小就有的壞思想、壞習慣,就把我生命的前20年塑造成了一個沒本事的人:

考不上好高中,考不上好大學,不敢去追自己真正喜歡的女孩……

總之,處處都拿不到成果,處處都透露著loser的氣息。

但是。

如果我一開始就是個好強的人,是個很自信的人,那麼,我還會一直處於畏難的狀態中去學習嗎?我還會考不上好大學嗎?我還會不敢去追自己喜歡的女孩嗎?

我還會這麼沒本事嗎?



2.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我除了畏難,靦腆這種不好的死想和習慣外。

還有一些好習慣和好思想。

譬如:

我很細心,從小就沒有怎麼掉過東西,每次出門都會檢查身上有沒有忘帶過掉什麼東西。直到現在,我也都是這樣細心。
我很愛乾淨,從小就洗頭要洗兩遍,每次出門都會擦好鞋子,身上的衣服也都很少弄髒過。直到現在,我也一樣很愛乾淨。
我喜歡語文,從小就愛好詩詞歌賦,語文成績一直很好,對於語文的學習從來沒有畏難的思想,因為我知道我喜歡,我擅長。到了今天,我從事的也是和寫作有關的工作。
……

舉了這麼多我自己的例子,正面的,反面的。

都是為了說明一個真相: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真的是這樣,一個人的思想,習慣,愛好,長處等等這些都是很難改變的。

而這些,時時刻刻都影響著你的命運。



3.有沒有本事,從小就能看出來

何為有本事?

那就是有能力,能拿出成果,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最後肯定能成功。

何為沒本事?

那就是沒有能力,完不成自己的目標,拿不出好看的成果出來,最後就是碌碌無為。

那是什麼造成一個人有不有本事呢?

就是他的思想,他的性格,他的習慣,他的愛好,他的所長。

一個性格強勢的人,肯定是比一個性格軟弱的人要更有行動力和企圖心。
一個習慣很好很自律的人,肯定是比一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更能成事。
一個有突出天賦的人,肯定比一個各方面能力都平平的人更容易出彩。

而我自己的經歷就足夠說明,一個人的特性在很小的時候就會顯現出來。

同理。

一個人有沒有本事,自然在很小的時候就能看出來,因為他的特性就決定了他的命運。

命運不是虛無縹緲的未來,而是時時刻刻的現在。

當下的每一刻,都是你的命運,而你的當下正是由過去形成。

朋友們,還想看進擊的新媒體人

更多的精彩回答和爆文,請點擊頭像關注我哦~


進擊的新媒體人


我是滕駿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心理諮詢師。

本事,是人易於他人的一種技能,只有在被別人認可後,才能稱之為本事。大多數的本事是與生俱來的,由遺傳決定的。


比如當年秦朝禍亂後宮的嫪毐,他就天賦異稟。在閹人出沒的地方,唯獨他可以用男根拉動大車,討得太后的歡心,甚至當了九五至尊的秦始皇的“後爹”。

《隋唐演義》中,李元霸武功出眾,在使用冷兵器戰爭的年代裡,他的本領可以算得上當世第一。他的力氣就是天生的,手拿一對擂鼓甕金錘,在萬軍之中穿梭如天神下凡,挨著死碰著亡,這都仰仗著過人的天賦。

這給父母出了一道題目,自家的孩子有何本領?


許多父母在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思想的引領下,跟風似的帶著孩子趕場學習。卻忽略了觀察孩子身上的長處,因材施教。這無異於讓李元霸去考狀元,讓嫪毐當教書匠,將他們的特質埋沒,本領也無法發揮出來。

關於華大
原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工作室,始於2003年,專注心理諮詢、心理培訓、企業EAP。300多名富有實戰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團隊,600餘名志願者服務團隊,30門電話組成的免費公益心理服務熱線向社會提供服務。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社會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剩下的80%則來自情商。情商是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情商與我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有重要關係,主要是我們的父母長輩、兄弟姐妹、玩伴、老師等,與他們之間的關係往往影響著我們與領導、同事、合夥人、朋友之間的相處模式。

1. 情商形成於嬰幼兒時期,從小可以看出有沒有本事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是最有靈性的生物,模仿是人類行為最主要模式,我們的一言一行時刻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不管是什麼方式表達出來的,他接收到的就會認為是對的。孩子0-18個月為完全依附期,孩子需要完全依附在媽媽身邊,不能離開媽媽,若媽媽很好陪伴,孩子容易建立安全感,安全感是健康心理的基礎,安全感差的孩子容易產生自卑、害怕、嫉妒、仇恨、恐懼等心理。孩子18個月-36個月為探索期,探索期是探索能力建立的重要時期,人一生的能力以探索為基礎,父母應允許、陪伴、鼓勵、協助孩子探索,孩子探索時通過多次試錯,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斷、決策能力,培養對生活的樂趣,提高對事物的專注力,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不允許孩子探索,會讓孩子自閉、注意力不集中、責任缺失,成為現代巨嬰。孩子3-4歲為自我認同期,是建立自信心的重要時期,孩子喜歡各種角色扮演,扮演醫生、老師等,父母應認同模仿、鼓勵模仿、協助瞭解、建立自信。孩子4-7歲進入競爭期,經常與玩伴進行遊戲、打架等活動,特別喜歡贏的感覺。若競爭缺失,長大後害怕競爭,父母應幫助孩子創造競爭機會,創造贏的感覺。
孩子在七歲之前,建立了安全感和自信心,這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所以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從小就看出的。
現實生活存在一部分人與重要他人的關係欠妥,或者不愛,或者不親。重要他人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他們喜怒哀樂和行為方式,以一種近乎魔法的力量,種植在我們心靈中最隱秘的地方,生根發芽。比如,有人絕對需要獲得周圍環境的認可,特別是獲得每一位重要他人的肯定和欣賞,儘管不可能,但有人篤信這個不合理觀念,千辛萬苦取悅重要他人,結果往往是另自己沮喪、失望、受挫、被傷害。

2.情商是可以改善的,成功靠自己努力。

小孩的性格和反應模式,由於重要他人的影響,會被打上深深的烙印。但對成年人來說,可以重新梳理自己與重要他人的關係,重新審視自己的規則和模式。如果是合理的,就成為金帆,助自己遠行。如果是晦暗荊棘,就自己努力將它剷平,這個過程是痛苦而艱辛的,有時力不從心,需要藉助心理諮詢,求助自己周圍新的生命貴人。我們不會辜負別人對我們的愛與信任,但我們不是為別人活著,而是為自己活著,並對自己負責,自己是生命的第一責任人。

3.學會自我覺察,調節情緒

每天記錄一天內情緒的變化,特別是情緒有大的波動時,自己的心理狀態和處理方式,關注自己對某些特定事物的過度反應。每次在情緒波動的時候給自己短暫的冷靜緩衝時間,漸漸學會管理情緒,可以通過運動、飲食或者一些減壓的措施,但是一些情緒難以釋放,也要學會將這部分轉化成動力。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一些難以相處的人,虛情假意、橫行霸道、無理傲慢,總歸讓人討厭而渾然不知,情商的提高在人際相處中鍛鍊最有成效,平時多主動和人相處,更迎難而上在和這些人相處的時候學會剋制情緒,學會靈活應變。

(作者:陳一香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心理諮詢與心理成長繫系主任

馬增春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學員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小時候能看出來一個人有沒有本事,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完全是。具體原因如下2點:

【1】小時候的成長環境對一個人影響很大。

小時候,我們的吃穿住行,我們的家庭教育,我們的學校教育,在人正好處於一張白紙的時候,所學到的東西,容易形成第一印象,往後的很多想法看法,都少不了那個時候的影子。比如農村出生的人,就嚐嚐懷有濃厚的鄉土情節,

小時候的一切,確實對一個人後天各種性格的養成,有很大關係。

【2】人是活的,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有些人確實受小時候教育影響比較大,小時候是什麼樣子,長大也基本延續了那個樣子,沒有太大的變化。但也有一些人,隨著生活環境,知識閱歷的增長,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和過去完全不一樣了。比如很多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吃苦耐勞,幹成了很多大事。

總之,小時候的生活環境,以及所受的教育,確實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但後天的努力也很重要,有些人隨著時代和外部環境變了,也跟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些人可能沒有努力自暴自棄。

過去的已成為過去,所以,關鍵還是在於能否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敢於突破自己!


跟著孔明讀書


看一個人有沒有本事,我覺得從小時候是否能看得出來。取決於小時候以啥時間段來劃分很重要。如果以高中來劃分,一定能看得出來大部份,以初中來劃分,可以看得到一半未來。如果以小學來劃分,只能看三分之一。

我覺得主要從以下幾點來看:

一,時代。一個好時代絕對能讓有能之人展示自己。

二,性格。一個堅韌不拔,百折不勞的性格,這一定是經過長期磨練形成的。三,父母教育。父母的文化不一定很高,但父母的性格,父母的胸懷以及處事為人等等,影響一個人的未來。四,環境。一個充滿快樂,充滿希望,積極向上,有正能量的環境,一定影響著一個人的成長。五,老師。遇到良師,是一個人在好環境,好時代豐滿自己羽翼,為未來揚帆的桅杆。六,朋友圈。近朱赤,近墨者黑是有一定道理的。七,家庭狀況。這條很重要,家庭條件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未來有所分化。八,吃苦能力,吃苦精神。一個能彎得下多深的腰,就一定能撿得到多於一般人的錢。一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的人,一定能享得了榮華和富貴。

因此我個人覺得從這些方面,大致能看出一個的未來。


手機用戶53207088685


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人能否成才其實小時候或多或少都能看出一些端倪。

外國有一個著名的實驗:棉花糖實驗。

40年前,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米切爾做了一個考驗兒童耐心和意志力的棉花糖實驗,十幾年後,研究者發現那些通過實驗的孩子成年後更加成功。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跟家裡的孩子嘗試一下做個試驗:

1、首先,你的孩子必須已經對時間有一定的概念,而且確實喜歡某一樣事物。我建議測試年齡大約在3~5歲比較好。

2、然後,你在孩子的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跟他說明,如果你在15分鐘內不吃掉這塊棉花糖,你將獲得2塊。如果吃掉了,那就沒有了。然後離開他的視線範圍。

3、最後,觀察一下15分鐘以後的結果。

如果孩子能夠在15分鐘內不吃掉那顆棉花糖的話,那麼恭喜你。你的孩子已經在某些方面領先於大部分的孩子,只要悉心培養的話,那麼成功的幾率更高,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幾率更高,而非絕對成功。

成功和失敗,很多時候並不單靠工作努力或腦瓜聰明,而更有賴於是否具備“延遲享樂”的心理素質。那些不急著吃掉棉花糖的人,為了實現目標而肯於忍耐,所以獲得了最後的成功。而那些一拿到棉花糖就馬上吃掉的人,則不願剋制自己的慾望,只圖一時痛快,往往與機遇擦肩而過。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偷偷吃掉了那顆棉花糖,也不必過於灰心。孩子的天性雖然一般很難改變,但我們可以試圖去培養他們更加有計劃性和延遲享受的習慣,這樣他們在成長的路上不斷學習,避開一些鬆散和負面的環境,也能慢慢養成品德,只是需要的時間更長一些罷了。

車輛有問題,歡迎關注:隔壁店老張,解答各種疑難問題


隔壁店老張



自古以來,神童從小時候就容易顯露出過人的才華。不管是曹衝稱象還是司馬光砸缸,都反映出一個人小時候表現出來過人的思考方式或者勇氣是一個人未來成為大牛人的重要潛質。


曹衝稱象,用水的浮力把大象的重量換算成為石子的重量,免得去殺死大象,這種逆向思維的方法的確讓人驚歎,更何況還只是一個八歲的孩子,如果他沒有早逝,未來前景真心一片看好!而且也說明曹衝平時就很注意觀察生活,偏重思考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繫,跟現在的孩子動不動玩手機,打遊戲,看動漫,不愛學習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司馬光砸缸,本身也是一種逆向思考方式。

小孩子敢於突破常規,勇於救人,更不怕缸砸壞了賠錢,只是想著如果再不去救人,人就危險了。也正因為這些小時候就成名的趣事,才讓一個人聲名更加得以鵲起!

但一般情況下,作為普通人,很難通過一時的天才爆發。更可能的是平時踏踏實實的積累和學習,善於記錄和總結。


學習的基礎是善於觀察,學習的關鍵在於善於思考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繫。有了這些品質,成才是遲早的事!

現代社會如果要成才,一定要學會專注、勤奮,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不遺餘力的去做好它。千萬不要三心二意,有想法沒執行!

有目標感→定計劃→執行→覆盤總結與提高→慢慢積累→團隊作戰→人脈鏈接→資源整合

從小有目標感,能有自知之明的人,往往成長起來就會比較快。因為能量能夠聚焦,而且懂得自我反饋。但是大多數普通人都比較懶,注意力都容易分散,堅持一件事情不容易持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