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做數學題時,自己想不出來,而看到答案時卻感覺十分簡單?

每次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數學題時,就會立馬打開答案解析,看完之後瞬間感覺什麼都會了,之前艱澀難懂的問題突然一下變的十分簡單,覺得這道題已經完全掌握了,然後心滿意足的繼續下一道題。可是當下一道難題出現在面前的時候,就會又一次打開解析看一遍,又覺得很簡單,可是到了考試的時候卻發現什麼都不會,都是似曾相識的題,但是已經完全不會了,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做數學題時,自己想不出來,而看到答案時卻感覺十分簡單?

實際上你不是真的會了,因為你只是看懂了,並沒有形成屬於自己的思路,下一次遇到同樣的問題你還是解不出來,你看懂的只是抽象出來的一個高度概括的大綱,只是複雜的思路背後隱藏著的極其淺顯的公式。可是出題人在這個簡單的公式前面設置了大量的障礙物,而你如果不小心或是不夠熟悉的話就會陷入出題人設下的思維陷阱裡,苦苦掙扎卻不能找到通往最後結果的那條捷徑。

為什麼做數學題時,自己想不出來,而看到答案時卻感覺十分簡單?

現在的應試考試為什麼總是強調刷題的重要性,事實上在刷題的過程中我們是在鍛鍊自己的思維,那就就是出題人思維,我們要鍛鍊自己去站在出題人的角度思考,他出的這道題究竟是想考查哪一個知識點?只有具體到某一個知識點的時候我們就能立馬知道這道題的具體思路。實際上不是出題人故意為難我們,所有的要考的知識在大綱裡已經明確的給出來了,出題人總不能直接給個公式讓你解吧,他們的任務就是把這些抽象的公式隱藏起來,變成具體的實際問題讓你去解答。

為什麼做數學題時,自己想不出來,而看到答案時卻感覺十分簡單?

所以要有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又是山的過程,也就是學會看到問題的本質,提高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能從一般到特殊的看待問題也能從特殊到一般的看問題,只有這樣不管遇到什麼複雜的問題都不會因為找不到思路而陷入難題,於是應試教育下的學生們都有一個提高成績的法寶那就是多刷題,就像打怪升級一樣,刷題刷的多了自己的解題能力自然就上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