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與劉備之間著名的定軍山之戰,奠定了三足鼎立之勢

“定軍山之戰”在歷史上有著重要意義,因為魏、蜀、吳三國三足鼎立的局面正是在這一戰之後正式確立的。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東征西討,打了幾十年的仗,終於在定軍山一戰之後揚眉吐氣,奠定了自己的地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場大戰吧。

劉備打敗了曹操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打敗張魯,佔領了漢中,派大將夏侯淵和張郃在這裡駐守,然後在定軍山和天蕩山的每一個隘口都加派重兵,防備劉備的入侵。

劉備早就對漢中虎視眈眈了。看到曹操還沒能夠穩住自己的地盤,於是帶領著自己的軍隊去攻打漢中。劉備的將軍黃忠跟守在天蕩山的張郃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戰鬥很膠著,黃忠和張郃誰也戰勝不了誰。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雙方再次開戰,依然無法有什麼進展。四月,劉備隨即進攻廣石及陽平關,夏侯淵、張郃、徐晃頑強抵抗,劉備屢攻不克就要益州增兵。這時諸葛亮徵詢從事楊洪意見,楊洪表示:“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聽從法正的建議強渡沔水,直插定軍山。

曹操與劉備之間著名的定軍山之戰,奠定了三足鼎立之勢

夏侯淵得知天蕩山已經被劉備佔領之後,立刻帶軍隊去支援張郃。但是,劉備的速度比夏侯淵更快,發動突然襲擊,佔領了定軍山。在定軍山前,劉備的軍隊從山上直接殺下來,打得夏侯淵沒辦法還手。

夏侯淵的軍隊一下子亂了陣腳。黃忠早就在盯著這位曹軍的名將了,他趁亂靠近了夏侯淵,一刀把他斬於馬下。夏侯淵死後,張郃急忙退守陽平關。《張郃傳》記載,夏侯淵被殺,在曹軍中造成了一定的恐慌氣氛:​“當是時,新失元帥,恐為備所乘,三軍皆失色。”督軍杜襲和司馬郭淮號令軍中:“張將軍國家名將也,劉備所憚,今日事急,非張將軍不能安也。”遂推舉張郃為主將,這下曹魏方面的軍心才算安定下來。

曹操在夏侯淵死後專門下了一道軍令:“夏侯淵今月賊燒卻鹿角。鹿角去本營十五里,淵將四百兵行鹿角,因使士補之。賊山上望見,從谷中卒出,淵使兵與鬥,賊遂繞出其後,兵退而淵未至,甚可傷。淵本非能用兵也,軍中呼為‘白地將軍’,為督帥尚不當親戰,況補鹿角乎!”在這道軍令裡曹操貶低夏侯淵,就是貶低劉備的戰鬥力。夏侯淵既然無能,那劉備斬殺夏侯淵,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大家不必害怕。

曹操與劉備之間著名的定軍山之戰,奠定了三足鼎立之勢

黃忠斬夏侯淵

三月,曹操親自趕到漢中指揮作戰。劉備乾脆就和曹操耗上了,同時劉備讓黃忠去焚燒曹軍北山下糧庫。由於黃忠遲遲未歸,劉備就讓趙雲前去查看,結果和曹軍打了個遭遇戰。趙雲衝入魏軍之中,魏軍一時大亂。趙雲邊戰邊退,沔陽長張翼想閉城固守,但是趙雲卻不同意,和曹軍玩了個“空城計”。曹軍疑有埋伏不敢前進。隨後趙雲安然返回,劉備讚歎道:“子龍一身都是膽也。”空城計的事情就是趙雲在定軍山之戰中玩的。到了五月曹操進退兩難,這就該到楊修的事情了。那天曹操用“雞肋”當軍令,主簿楊修看到之後明白現在必須要撤退了,就提前打點行李準備撤退,引起曹操不滿,將其殺害。隨後曹操為了表示自己不是和楊修說的那樣要撤軍,又下令和劉備交戰,果然大敗。

這場戰鬥過後,劉備完完全全佔領了定軍山,漢中也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定軍山之戰”以夏侯淵戰死,劉備大獲全勝而告終。被曹操打得東躲西藏了一輩子的劉備終於親手打敗了曹操,殺死了曹操最信任的大將夏侯淵,總算是揚眉吐氣了。漢中這一戰以劉備的勝利,佔領漢中、上庸、巴西而告終。劉備得到了漢中,發展農業,囤積糧草,他的蜀漢也足以和曹操的魏國,還有孫權的吳國競爭天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