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人民政府网

宝鸡市人民政府网

宝鸡市人民政府网

外来菜占据市场 90%以上

一方水土,一方美食。多样化的地理、气候、民俗造就出一个地区与众不同的美食,宝鸡也是如此。无论是以擀面皮为代表的风味小吃,还是以臊子面为代表的西府主食,都成为宝鸡亮丽的美食名片。

然而,无菜不成席,尽管在烹饪界,宝鸡菜(业界称为西府菜)作为陕西菜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偌大名头,但是根据我市餐饮饭店协会统计,目前宝鸡成规模以上(投资额不低于100万元)的1800余家宾馆、饭店等餐饮企业中,以川、粤、湘等外来菜系作为主打菜的企业占据90%以上,大有“喧宾夺主”之势。“有外地的客户过来,我大多数时候会请他们吃川渝火锅、北京烤鸭、粤菜海鲜或是特色湘菜,宝鸡本地菜,有时候还真想不起来。”在我市一家私企

任外联主管的李勇告诉记者,有时候客户会要求尝一尝宝鸡本地美食,通常自己就会在令氏家外家、宝鸡饭庄等地招待客户。他坦言,这一比例大概是“八二开”,即在应酬中以本地菜招待客户只占到两成。

无独有偶,家住我市高新区的衡立先生从事建材生意多年。他告诉记者,今年端午节前,一名湖南上游供货商来到宝鸡,他在宾馆招待这位客户时,面对一桌子湘菜,客户打趣地问服务员,“跑了几千公里来吃湘菜划不着,能不能上几道代表宝鸡本地的传统菜?”谁承想,服务员愣了半天,却不知道该推荐哪一道本地菜。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川、粤、湘菜在宝鸡“跑马圈地”的今天,目前宝鸡菜仅靠数家典型的餐饮企业作为“顶梁柱”。当下,“中小型餐饮门店乏力”和“本地代表性菜式知名度不高”是必须直面的两大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不了,“抢回丢失的阵地”就是一句空话。

何为宝鸡菜?市餐饮饭店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柯利告诉记者,“宝鸡菜”是陕西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臊子排骨、大年菜、西岐大合盘等。在食材选用上,多以本地蔬菜为主,在刀工上,多以刀法细腻见长,在传承上,多与风俗习惯相关。最大的特色是能够用猪肉、白菜等常见食材制作出美味佳肴,素以“化腐朽为神奇”著称。

采访中,一名从业30余年的老厨师表示,实际上,就在上世纪80年代,宝鸡本地菜还是本地餐饮的主导者。在一些宾馆饭店中,如“麻婆豆腐”等外地菜肴仅占极小的比例。在他的印象中,第一家以川菜为主打菜的餐馆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在市区经二路上。而后,上世纪90年代外地菜在宝鸡纷纷落地生根,直至与宝鸡菜平分秋色。而最近五六年来,外地菜则步步为营,抢占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成为宝鸡餐饮界新的主导者。

采访中,我市不少餐饮界人士的共识是,作为宝鸡菜最具代表性的大年菜、臊子排骨等菜式,尽管其中蕴含着地道的本土特色,但为了迎合食客口味,将地道宝鸡菜进行改造的餐饮企业不在少数。这也使得一些宝鸡代表菜式出现“同城不同味”的乱象,最终对食客失去吸引力。

为何宝鸡菜失守“阵地”?

对于周秦文化的发源地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宝鸡而言,本地菜守住餐饮“阵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为何宝鸡菜“阵地”一再失守?

归根结底,一家餐饮企业选择何种菜系作为主打菜,还是要看市场和食客的“脸色”。在选择外地菜还是宝鸡菜这道选择题上,每一个经营者做出决定关键要看两个问题,其一是哪个更能赚钱?其二是哪个更能留住人才?

我市高新区一家新近开业的酒店,经理刘默轩经过详细考察,最终决定以粤菜作为主打菜系。谈及为何放弃宝鸡本地菜作为主打菜系时,他告诉记者,饭店筹办之初,几名股东曾对此有过意见分歧。有股东认为,宝鸡是优秀旅游城市,而且南客站位于高新区,众多外地游客入住酒店后,势必希望吃到宝鸡本地特色美食,因此酒店应当以本地菜为主营方向。而更多的股东则认为,俗话说“穷家富路”,外出旅游者消费能力都不低,而宝鸡菜更多以普通食材为主,更为“亲民”的价格意味着更低的利润点。相反,粤菜大多以海鲜干货为主,相较而言,粤菜“吸金”能力更强。经过讨论,酒店最终定下了粤菜这一主营方向。

好菜源于好厨师,采访中,不少厨师表达了“宝鸡菜缺少好厨师”的遗憾。我市国家一级厨师路东兴告诉记者,这些年,在宝鸡厨师界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即宝鸡本地年轻的厨师学徒在刚入行时,绝大多数都会选择粤菜、川菜、湘菜作为主修方向,选择传统宝鸡菜的学徒寥寥无几。其实原因很简单,前者未来就业时更具优势,更易进入大宾馆、大酒楼工作,而后者就业选择面偏窄,而且“钱途”似乎不如前者。

然而,在宝鸡某民俗饭馆负责人肖红军看来,宝鸡菜的“钱景”和“人才缺失”两大问题很可能在未来得到改善。

“以西府‘十大碗’最具盛名的‘带把肘子’这道菜为例,如何用文火烧蒸,如何用蜂蜜上色,如何让口感肥而不腻,最能体现厨师的真功夫。想学好宝鸡菜里的精品,没个三五年苦练苦学,根本上不得台面。”肖红军说,随着陕菜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不断提升,西安等地已经出现陕菜厨师“一厨难求”的状况,相信未来学习宝鸡地方菜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

本地菜需要传承和创新

宝鸡菜积淀着深厚的西府文化,承载着西府人浓厚的乡情,为何在自己的主场沦为“配角”?这其中,既有外地菜强势来袭的原因,更有本地菜需要传承和创新的因素。

6月30日,我市餐饮饭店协会公布了首批全市餐饮饭店行业“名店”“名菜”名单。其中, 5家“名店”中,只有一家是以宝鸡菜为主营菜式的企业,其他四席均被川菜、湘菜、重庆火锅企业占据。

“这次评选结果的确是宝鸡餐饮界现状的一个缩影。”一名参与评审的业界人士告诉记者,这种“过江龙”压过“地头蛇”的现状,同时反映出一个深层次问题——与其他外来名店相比,为何宝鸡本地没有一家传承超过30年的“老字号”名店?“老字号”意味着口味地道,传承有序,而在新时代,若想获得食客的认可,宝鸡菜仍需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在业界人士看来,创新意味着博采众长,同样意味着菜式更具竞争力。实际上,在食材运输已经不是问题的今天,宝鸡菜完全可以打破传统,灵活借鉴各家菜系之所长,实现融合之变。

此外,宝鸡菜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够也是一大问题。一提起川菜,许多人脑海中立马会浮现“麻婆豆腐”“毛血旺”等以辣味为代表的经典菜品,而一提起宝鸡菜,不少宝鸡人都说不出几道菜名,更别提外地人有多茫然了。因此,提高宝鸡菜知名度,突出本地菜系的味觉特色,打造经典代表菜品是当务之急。

记者从我市餐饮饭店协会了解到,前不久,在省行业协会陕西菜销售排行榜上,一道“辣子锅盔夹鲍鱼”的创新陕西菜,成为销售“榜眼”。西府小吃锅盔配上海鲜鲍鱼,这的确是前所未有的吃法。厨师创造性地将锅盔的酥脆和鲍鱼的鲜香结合起来,令食客赞不绝口。

今年6月份,在我市餐饮企业的一次研讨会中,各大餐饮企业纷纷亮出绝活。不少以本地河虾、时令蔬菜、特色蒸碗等为代表的新派宝鸡菜竞相亮相,接受同行的评判和指正,让餐饮界人士看到了宝鸡菜未来发展的希望。

据悉,目前宝鸡餐饮业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行动起来,着手对宝鸡菜菜品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形成文字目录并制定菜式标准,以更好地形成美食品牌,这无疑对振兴宝鸡菜具有重要的“破冰”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