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作家都有一個寫偵探小說的夢!

每个作家都有一个写侦探小说的梦!

兩年前跟三位朋友合寫公號,一天我想著寫個懸疑短篇嚇嚇人,後來發到網上,意外看到讀者在催續集,閒著也是閒著,於是陸陸續續更新,由一樁真實案件做楔,以此延展出另外十起命案,最終成稿十六萬字,有幸成書,書名《大象無形》。

為什麼寫這樣的兇案故事?我想是因為害怕。八年前我無意看了一個視頻新聞,主持人用煞有介事的低沉嗓音講一個男孩死在老屋內,被繩子捆綁吊掛在房梁,天庭扎針洞,身穿紅衣,腳墜秤砣。我連看兩遍,又看了網友關於法術犯罪的討論,在白天感到冷。半夜醒來,看網紗門外深重的黑暗浮動縷縷光線,是隻能看到人影卻不見面孔的氛圍,我怕有幻覺,閉上雙眼,蜷身,那是人生為數不多的恐懼時刻。

每个作家都有一个写侦探小说的梦!

創作者的便利,就是可用記憶中不管大小或好壞的素材加工,成為作品示人。喜劇演員說,大家都嘲笑我,去他媽的,我乾脆收他們點錢。畫家想,這個噩夢太暗黑了,啊讓我窒息,於是稀釋成一系列主題畫作展覽。跟男作者談戀愛的風險,就是一旦分手後,你還會被他寫成各種各樣的女主或女配或路人——他真的並不是在懷念。

之前並沒有意識到,現在想起,當我要寫一個恐怖的命案,下意識會選腦中如石子沉澱的那個恐懼感。所以與其說我信手把“紅衣男孩”的案件用千字篇幅重構出來,不如說這個故事已被我醞釀了六年之久,在合適的時候下筆,併成為《大象無形》點睛的序幕和重心。

每个作家都有一个写侦探小说的梦!

我喜歡讀推理小說,但寫是另一回事。就像我喜歡看魔術,有天心血來潮想要搗鼓出一個,結果發現成本巨大,要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腦細胞和頭髮,還要冒被誤解的風險(我媽得知我在寫殺人故事,老擔心我會走火入魔)。但既然開了頭,只能硬著頭皮完成。為了督促自己,我把每一章當成獨立故事寫,寫完放在網上,用讀者的鼓勵來作自己更新的動力。後來把寫了一半的書稿投給出版公司,想著如果能確定出版,定了死線,就可治療我的拖延。結果還是拖稿了,我不得不使出殺手鐧,對女友說,如果在期限內沒有完成計劃字數,每天罰款一百元。就這樣,薅掉1129根頭髮,灌了548杯咖啡,欠了一筆錢,把書寫出來了。現在只能寄希望於書賣多幾本,讓我忘記掉髮之殤、咖啡之苦,順便拿點稿費償還欠款。

每个作家都有一个写侦探小说的梦!

聽說每個作家都有寫一部推理小說的心願。人性的罪與罰,結構上的設謎與解謎,英雄(偵探)身上的失敗者人格,皆是偉大文學的組成要素。我沒想到自己的第一本書會是一本推理長篇,或許故事難免有不盡如意的地方,但它赤誠。像我花心血塑造的偵探大象,最讓我著迷的不是他的高智商、超人嗅覺、正義或者勇敢,而是他身上帶著的少年氣。純粹的人不為外物所動,憑直覺就能抵達深處。哪怕他跌跌撞撞,脆弱不堪,急於求成,固執己見。哪怕他花費七年時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在最後,他仍在虛構的世界中為我找到那個心心念唸的真相。作為報答,我希望能讓他接著走下去,成為硬漢,在推理的世界立足併發光。

每个作家都有一个写侦探小说的梦!

關於創作

《大象無形》是一本犯罪懸疑探案小說,請談一下創作這本書的初衷?

當時跟朋友合寫一個公眾號,每人輪流寫文章,有一次我寫了一篇千字懸疑短文,將我之前看過的一個命案新聞化用其中,新聞講的是一個男孩,死在一處老屋宅內,被繩子吊掛窒息,詭異的是,死者身穿紅衣,腳墜秤砣,看圖片都能感受現場的陰風。

雖然後來這個案子以意外死亡結案。但由於案件對我造成的深刻印象,我藉助現場一位嗅覺靈敏的偵探,推斷出兇手正是男孩學校門外擺書攤的老頭。

將夢魘落實成文字,本來是了卻一樁心結,沒想到卻看到很多讀者在催續集,於是就陸陸續續更新,最後在讀者的鼓動下,寫了16多萬字,成為了《大象無形》。

書中塑造了多個性格獨特的人物,嗅覺超人大象,形象記憶大師阿雷,正義的香港黑客山藥,神探警探周昊……怎樣創作出這些人物的?你怎麼看待你筆下的這個個性人物偵探大象?

每个作家都有一个写侦探小说的梦!

出於一個寫作者的私心,或多或少會把自己投射到主角身上。一開始將主角名字定為大象,只是因為童年曾經跟夥伴玩遊戲時,我們互給對方起一個動物名,我清楚記得自己被稱作大象,但遊戲結束,大象這個名字也就隨著消失了。

我是個念舊的人,回憶童年總會不自覺加一層詩意濾鏡,為了紀念那頭靈光一現的曾在我身上停留的大象,多年之後我給自己的偵探主角起了這樣一個名稱。相比他的高智商和超人嗅覺,我更看重他身上帶著的少年氣。

因為大象沒經驗,因為大象身上有短板,因為大象的性格問題,在破案過程中,就會有同樣的高手前來相助,每個人各司其職,各有特色,促成大象也在完滿自己。這是我塑造其他主要人物的動因,他們也是我的一部分。

每个作家都有一个写侦探小说的梦!

寫懸疑探案類作品,相比較其他類型的作品,最大的難點是什麼?你閱讀過哪些這類作品,他們是否對你的創作有幫助?

我一直認為推理小說是所有類型文學裡面比較難寫的,因為作者要在其中不斷地設謎,如果給出的真相太簡單,讀者就會覺得乏味,作者要在所有結局中,找出那個最不可思議但同時又說得通的答案,拋一個假答案,再反轉,實現一波三折的閱讀體驗。不然資深讀者很難買賬。這樣的寫作過程勞累,但完稿之後又有強烈的滿足感。

我的推理啟蒙是漫畫書柯南,後來迷上阿加莎的本格派推理,又接觸了雷蒙德•錢德勒和尤•奈斯博的硬漢偵探。這些都構成了我創作《大象無形》的素養。

關於《大象無形》

書中大量描寫了命案現場,兇案故事,這些犯罪場面是如何被深度刻畫出來的?

除了第一個和第五個案件有現實基礎,其餘都是虛構的。

我先是想象一個場景,然後再利用這個場景的地形條件來發展兇案故事,為了凸顯真實感,裡面所有的場景都是我曾經經歷過的地方,甚至具體到一塊石頭和一棵樹。

故事裡面發展的城市有的我並沒有真正去過,比如昆明的一個公園,我只不過是把我家鄉的公園移花接木到了那裡。並且在這個虛構的世界中,我堅信它就是真實存在的。

每个作家都有一个写侦探小说的梦!

《大象無形》還有會有第二部嗎?會出一部大象偵探系列全集嗎?

會有第二部,因為過於喜歡“大象”這個主角,在我能力所及,我希望一直寫下去。

用一句話推薦這本書,你會說?

這本書用盡了我至今所學,如果你是個推理迷,你能在裡面看到多種經典的詭計犯罪,保證值回書價。

關於影視

近兩年的網劇對犯罪題材也是十分的偏愛,這部《大象無形》在影視改編上有哪些亮點?核心競爭力在哪裡?

我認為《大象無形》影視改編的亮點在於故事的密度很大,首先體量足夠,改編上不需要下太多的功夫。

核心競爭力在於,如今很多犯罪題材只是“懸疑”類型,推理成分不多,突出“追兇者”,弱化“偵探”。但在《大象無形》中,基本每個案子最後都是通過偵探大象“推理”出來的真相,大家對解謎類故事和遊戲有先天的喜好,在觀看的途中能夠參與其中,因此獲知真相會更有衝擊和共鳴。

每个作家都有一个写侦探小说的梦!

類型推理小說如何防止同質化?

曾經有人分析犯罪小說為什麼成為受歡迎的小說種類?總結出:現實生活中的困境,在小說中得到了解決。

推理文學發展至今,詭計幾乎都被前輩們寫盡了,後來者很難有新的突破。所以才慢慢從本格轉到如今流行的以東野圭吾為代表的社會派推理。時代在更新,犯罪行為也在更新,故事多類同,致勝是作者對人性的刻畫。

人們讀犯罪小說,不管兇手多麼惡毒,犯罪手段多麼殘忍,都清楚最後終會真相大白。不管是壞的個人、家族、團體,大到一個黑暗的體制,讀者和觀眾都清楚,邪終不勝正。

一場與人性之惡的奮力博弈

紀實性犯罪懸疑小說 窺探人性的七宗罪

是生命的永生,還是人性的滅亡

是意外?是仇殺?是陰謀?還是佈局?

無限接近真相,卻又步入另一個深淵…

推薦書目

每个作家都有一个写侦探小说的梦!

出版社: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紀實性懸疑推理小說,取材真實案件進行深入加工。剖析案件的同時,將人性的善與惡林漓盡致地描繪。

◆犯罪懸疑推理界的黑馬澤帆,文風精煉,邏輯性強,文字畫面感十足,在講故事的同時也在探討社會的現實。

◆人物“大象”的設定別具匠心,故事結構精巧,伏筆眾多,看似接近了真相,其實是另一個深淵。

◆裝幀形式新穎。將案情編寫成新聞,做成報紙狀,多一份真實感和紀實感。

每个作家都有一个写侦探小说的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