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越南投資要注意什麼?這些浙商的經驗值得你認真參考

浙報集團採風團記者 姚恩育 夏丹 楊朝波 越南報道

視頻剪輯|夏賽男

越南,這個位於中南半島東端的國家,與中國山水相連。根據越南史籍《大越史記全書》的記載,中國和越南在中國的戰國時期(越南的古蜀時期)就已經開始來往。2006年越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後,市場逐漸開放,投資環境也進一步完善。中越之間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貿易合作關係。如今,以浙商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家們正在增進兩國之間的這份友誼。

“截至目前,浙商企業在越南累計投資超過40億美元,約佔中國企業在越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可以說浙商是中國在越南最活躍的商人群體之一。”在接受“‘一帶一路’看浙商”採訪團的採訪時,越南中國商會浙江企業聯合會會長繆仁賴這樣介紹。作為在越浙商的“孃家”,成立於2016年1月8日的越南中國商會浙江企業聯合會目前已有300餘家企業會員,以加工製造業企業(尤其是紡織類企業)為主。

那麼,在越投資時,浙商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記者採訪了數位在越多年的企業家,收集了他們的觀點與感受。

會遇到哪些強勁的競爭對手

在以外資直接投資為重要發展力量的越南,浙商面臨的對手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先進製造企業。

“國內企業如果未經調查,可能會對越南存在一些誤解,認為越南的經濟較中國薄弱,因而錯估在越南發展時面對的‘對手’的實力。實際上,在越南,中國企業可能面臨來自世界各國最強勁的對手。”繆仁賴如是說。

在越南,外資直接投資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馬車。來自越南《人民報》的數字顯示,2017年,越南引進外資為358.8億美元,同比增長44.4%;到位資金達近175億美元,同比增長10.8%。另有數據顯示,2016年越南對外出口總值中,外國直接投資企業的貢獻率高達56.6%。

事實上,從1986年越南實行體制改革,提出“革新開放”政策以來,越南的外資直接投資一直十分可觀。除了其國家的區位優勢以外,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對其未來相對開放的金融環境預期等因素,吸引了無數跨國企業尤其是製造類企業前往越南。在這其中,日本、韓國、新加坡等的企業一直是對越投資的主力。

因此,在越浙商尤其是加工製造類企業要發展,其面臨的對手將是來自世界各地同行業中的佼佼者。在越南投資的企業是否做好跨國管理的準備?是否有在如林強者中佔一席之地的“絕招”?這些問題,在踏上越南的土地之前,企業就應該想清楚。

什麼樣的企業更適合到越南發展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浙商到越投資興業的企業大致有三類:一類是出於全球化戰略需要,尤其是隨著上下游企業一同轉移的製造類企業,越南常常是他們的不二之選;另一類是出於突破貿易壁壘的需求;第三類的出發點在於越南的本地資源,包括勞動力成本、生產要素成本的豐富與低廉。從過去對越投資的情況來看,加工製造類企業等“兩頭在外”的企業在越發展成果喜人。

到越南投資要注意什麼?這些浙商的經驗值得你認真參考

然而,隨著越南的發展,形勢也在慢慢發生變化。就在記者走訪越南期間,6月25日,越南經濟重鎮胡志明市工貿廳公佈了《胡志明市商貿業至2025年發展規劃和至2030年展望》。根據規劃,胡志明市商貿業將優先出口附加值高、擁有高科技含量、環境友好型的商品,以拓展出口市場,同時根據關稅削減路線圖進一步加大對已籤自貿協定和CPTPP協定市場的出口力度。這對於想要投資越南的企業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消息。

原有的企業管理方式是否適用

“入鄉隨俗”是本次採訪中,幾乎所有浙商都提到的一個宗旨。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企業家一開始總會把在國內已獲得成功的經驗和思維,用到在越投資的過程中,因而常常會遇到問題。

一個企業家告訴記者,在越南,很少有企業會為員工準備宿舍。這項在中國被視為員工福利的政策,放到越南卻“行不通”。原因在於越南人更喜歡擁有相對獨立的個人空間,住員工集體宿舍,對於越南員工而言形如束縛,感覺不自由。早年,有不少浙江企業家到越南後,為了方便員工起居而建造了宿舍,結果少有人問津。這正是沒有深入瞭解、尊重當地的風俗與文化而造成的問題。

方正電機(越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周浩向記者分享了一個管理經驗:在越南管理企業時,出臺規章政策一定要事先溝通,盡到告知之職,同時,切忌朝令夕改。“在細節上一定要反覆斟酌,如果今天出臺政策,後來發現有不妥再改動,一來二去,就很難管理員工了。”在這方面,越南員工按章辦事的精神看起來幾盡“死板”,卻也正是他們的可貴之處:一旦溝通完成,在上令下達之時他們會嚴格遵守章程。

到越南投資要注意什麼?這些浙商的經驗值得你認真參考

▲方正電機(越南)有限責任公司工廠內

浙江企業能為越南帶去什麼

幾乎所有的採訪者都對記者表示,按照目前越南的發展速度,當地的人口紅利帶來的勞動力成本、水電等生產資料相對低廉的優勢將很快耗盡,以勞動力成本為例,不少人預測在未來10年內,越南人力成本的增長速度將很快趕上其他地區。“如果只是為了短暫的利益,那就不必到越南來投資了。”

所以,企業若要在越南長遠發展,除了思考能從越南得到些什麼以外,需要思考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企業能為越南帶去些什麼。

作為經濟發展的細胞,企業在創造稅收和就業、創造經濟價值等方面具有天然的責任,而在越南,這個問題的重量或許更加首要。

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越南的經濟現代化水平不高,工業基礎薄弱。1986年“革新開放”政策推行以來,越南在各方面學習中國改革開放經驗,如今正處於社會發展的重要節點。

到越南投資要注意什麼?這些浙商的經驗值得你認真參考

▲海亮銅業(越南)有限責任公司工廠內

除了企業所在行業是否與越南的經濟發展趨勢匹配,能否為當地經濟發展添磚加瓦以外,一直以來,許多浙商企業都在思考,如何盡心盡力為越南社會民生的發展作出貢獻。海亮(越南)銅業有限公司每年都堅持為貧困員工修建房屋以供其居住;方正電機(越南)有限責任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為公司附近學校的師生提供學習及文娛用品,每年新春之時,周浩都是孩子們最歡迎的“長腿叔叔”。像這樣的愛心之舉,在越南浙商群體中不勝枚舉。

而正是上述這類舉措,使浙商深深地融入到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肌理之中,使他們與越南的發展同呼吸,共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