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爲什麼在A股上市?漲停個數你猜有多少個

富士康為什麼在A股上市?漲停個數你猜有多少個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對於旗下小金雞上市掛牌,早就擬定了艦隊計劃,包括臻鼎 - KY(4958-TW)、乙盛 - KY(5243-TW)、GIS-KY(6456-TW)、鴻騰精密 (6088-HK) 等,都是照著這個計劃分別在臺、港掛牌,如今富士康將在A股掛牌,日本那邊還有SDP及康達智有機會掛牌,鴻海不僅生產基地是全球佈局,在資本市場上,也可望成為跨國巨鱷。

郭臺銘在鴻海2011年股東會上曾經豪氣喊出,要轉型成控股公司,讓旗下小金雞能夠不要受太多母公司的束縛,到了2013年,郭臺銘更是點明集團旗下初估有50家小金雞可以分切,重點是,這些小金雞都是貼上鴻海的金字招牌,未來鴻海也會從航空母艦變成航空戰鬥群。

原本市場以為,郭董鎖定的掛牌市場,應該不脫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畢竟鴻海總部在臺,因此回臺掛牌理所當然,至於香港則是金融中心,雖然港股對於電子科技較不熟悉,但是掛牌仍可增加一定的知名度。

不過一切都在去年6月出現變化,郭臺銘在永齡基金會與臺大醫院合設的臺大癌醫輻射科學暨質子治療中心動土典禮儀式,因為臺大癌醫中心的質子治療中心申請時間花了十年,因此對於政府的行政效率感到不滿,而放話非必要,不回臺,如今在鴻海小金雞的掛牌規劃上,卻反倒讓鴻海從原本只是生產基地遍佈全球的製造大廠,搖身一變有機會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跨國企業。

富士康申請A股上市,只用了36天就通過,新浪財經報導2017年中國公司IPO平均審核週期為1年3個月,2016年以前為3年。

有評論認為,富士康用36天過會,宣告了一個新時代到來。富士康是首家走“綠色通道”的企業,因此2018年被業界稱為中國的“獨角獸元年”。

富士康光速上市,締造了A股IPO最快紀錄,其中有 5 大焦點值得投資人關注。

1.“光速過會”意味什麼?

平安證券分析師閆磊認為,富士康IPO快速通關,顯示國家對工業互聯網及智慧製造的重視。

富士康作為全球第一大3C產品和半導體設備的代工廠,在過去25年依靠中國大陸的人口和土地紅利快速發展。但是在國內人力成本上升的大背景下,公司營收下滑,轉型迫在眉睫。

本次申請表明公司意在以工業互聯網為突破口,幫助公司渡過轉型陣痛期。預計在國務院支援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的大背景下,未來幾年工業互聯網會迎來發展良機。

業內普遍認為,未來新興產業“巨無霸”或“獨角獸”通過IPO或併購重組登陸A股將成趨勢,而這些獨角獸企業上市後,將對中國資本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2. 市值上看人民幣6000億元,科技新霸主誕生

目前富士康股份達177億股,該公司將發售17.7億股,總股份約195億股。從目前行業平均市盈率看,其合理股價為33元人民幣。

以此計算,上市後市值將高達6435億元人民幣,成為A股市值最高科技公司,並超越母公司鴻海;目前鴻海市值約3000多億元人民幣。

目前A股市值最高科技公司是安控設備大廠海康威視,該公司市值為3919億元人民幣。

3. 會有多少個漲停?

享受“即報即審”優遇的富士康最快可能在下月就能與投資者見面,近人民幣1500億海量資產和高達人民幣272億的募資總額,必然牽動各方的神經。

有市場人士發佈了對富士康戰略配售投資建議:預計發行價為人民幣13.84元左右,對應發行市盈率17.18倍。並且認為20倍是退出時較為合理的估值水準,若上市時估值超過20倍,則存在較大虧損可能。

最近,新股們的表現則不盡如人意。資料顯示,2018年1月,已開板新股平均漲停數為7.67個,最高漲停數為得邦股份的13個,到了2月份,已開板新股平均漲停數僅為3.8個,最高漲停數也僅為6個,兩項資料均創下2016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巨無霸富士康能不能打破記錄,投資人拭目以待。

4.哪些概念股可關注?

富士康登陸A股後,上游企業有望受益。在此背景下,隨著市場風險偏好回升,相關概念股有望持續獲市場資金的關注。

華泰證券統計,富士康順利IPO後,上游企業有望受益。‘相關概念股有安彩高科、京泉華、光韻達、奮達科技、宇環數控、宏科技、勁拓股份、新亞製程、華東科技、沃特股份、廣信材料、金龍機電、昊志機電、博威合金、東尼電子、東陽光科、順絡電子、雲海金屬,共18檔概念股沾光。其中除第一家為富士康的參股公司,其他均為公司供應商或服務商。

5. 誰會是下一個富士康?

2018年兩會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援優質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證監會也表示,對於支持推動新經濟,“肯定會有一些措施。”

從360借殼迴歸,到富士康IPO快節奏推進,再到傳出小米擬A+H股上市,二級市場正顯現出擁抱新經濟企業的巨大熱情。

從目前來看,支援高新技術企業登陸A股主要有三種情況:

第一,支持已經在境外上市的、有戰略價值的大型企業,在境內市場發行證券。

第二,支持還沒有在境內外上市,但已經搭建了VIE架構的,市值規模在百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企業,直接在A股上市。

第三,支持註冊地在境內,但還沒有上市的,具備行業發展價值的“四新”企業,儘快在A股上市。這些企業主要來自四大新經濟領域——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製造。

以富士康來說,此次IPO獨佔了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和高端製造“四新”的三個。富士康唯一的硬傷是經營時間未滿3年,但是獲得了豁免。

富士康之後,市場期待下一隻獨角獸閃電過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