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冠心病藥物有哪些分類?

無悔的輝


如今,冠心病越來越多,真的多,假的也多,這裡所謂的假,就是氾濫的診斷,而真正冠心病診斷,是冠脈血管狹窄大於50%才是,至於聽說病人說胸悶就說是冠心病的,都是耍流氓!

入正題,藥物,一一講解,當然啊,不是每個冠心病都要吃,個體化,這點很重要。

1、 抗血小板藥物。冠心病患者如無禁忌,都應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首選阿司匹林,不能耐受可選氯吡格雷,冠脈支架術後的患者至少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落雙聯一年以上。



2、 β阻滯劑(β-blocker)。如無禁忌,所有冠心病患者都應長期服用倍他樂克等藥物控制心率,減少心肌耗氧。 禁忌主要是血壓低、高度房室傳導阻滯。

3、 降脂藥。如無禁忌,終生服用他汀類降脂藥延緩或阻止動脈硬化進展,如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有肝功能異常及肌溶解等副作用,注意服藥後檢測。

4、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2受體拮抗劑(ARB)。如無禁忌,特別是合併高血壓、心衰、糖尿病、腎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大於30ml/min)的,應服用洛丁新、代文等ACEI或ARB藥物。

5、 硝酸酯類藥物。如有胸痛等症狀,可服用硝酸異山梨醇酯等藥物改善心肌缺血。但硝酸酯類藥物起到的僅僅是緩解胸痛症狀,對於無症狀者不必終身服藥。青光眼禁忌。

6、 鈣通道阻滯劑(非二氫吡啶類):比如地爾硫卓的,適合有冠狀動脈痙攣的病人,如夜間變異性心絞痛患者。



7、 抗凝藥:部分急性冠脈綜合徵患者可能短期內需要應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藥。禁忌主要為出血,不良反應為血小板減低及出血;

8、 利尿劑、補鉀藥:包括醛固酮受體拮抗劑,部分冠心病合併心衰患者可能需要利尿劑及補鉀藥物。

不是每個人都要每種都吃,個體化,我說過了,前幾種比較基礎,後面的還有選擇性,依據自身疾病特點,找專業的醫生,安排藥物的搭配。才是正道

配合生活習慣及飲食治療也很重要,希望大家能關注心血管疾病,關注我們的健康。

心血管王醫生於2018.7.22日編輯


心血管王醫生


對於冠心病的主要核心藥物治療,主要包括以下藥物。

1、 抗血小板藥物。冠心病患者如無禁忌,都應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首選阿司匹林,不能耐受可選波立維,再不能耐受選西洛他唑。冠脈支架術後的患者至少阿司匹林+波立維雙聯一年以上。

2、 β阻滯劑(β-blocker)。如無禁忌,所有冠心病患者都應長期服用倍他樂克等藥物控制心率,減少心肌耗氧。

3、 降脂藥。如無禁忌,終生服用他汀類降脂藥延緩或阻止動脈硬化進展,如阿託伐他汀等。

4、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如無禁忌,特別是合併高血壓、心衰的,應服用洛丁新、蒙諾等ACEI藥物。

5、 硝酸酯類藥物。如有胸痛等症狀,可服用硝酸異山梨醇酯等藥物改善心肌缺血。但硝酸酯類藥物起到的僅僅是緩解胸痛症狀,對於無症狀者不必終身服藥。


以上幾種藥物是絕對大多數冠心病患者都需要服用的,下面的藥物是部分冠心病患者需要用的。

6、 鈣通道阻滯劑:適合有冠狀動脈痙攣的病人,如夜間變異性心絞痛患者。

7、 抗凝藥:部分急性冠脈綜合徵患者可能短期內需要應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藥。

8、 利尿劑、補鉀藥。部分冠心病合併心衰患者可能需要利尿劑及補鉀藥物。

9、 抗心律失常藥物。冠心病合併心律失常的,常用的有胺碘酮、維拉帕米等藥物。

10、 其他。部分患者還應用麝香保心丸等輔助用藥或萬爽力等營養心肌藥物。


醫患家


冠心病適用的藥物種類繁多,根據患者病情和治療目的的不同,可分為冠心病預防、治療、術後治療、冠心病發作急救等幾種。常見的藥物有:

1、β受體阻滯藥:如比索洛爾、美託洛爾、阿替洛爾、拉貝洛爾等。如無禁忌,β受體阻滯藥應作為穩定型心絞痛的初始治療。

2、硝酸酯類藥物:如硝酸甘油、單硝酸異山梨酯。硝酸甘油僅作為心絞痛發作是的緩解用藥;長效硝酸酯類藥物如單硝酸異山梨酯適宜作為慢性心絞痛的長期治療,不適宜用於急性發作,因有引起反射性心率較快副作用,因此常與聯合負性心率的β受體阻滯藥或非二氫吡啶類該拮抗劑(如地爾硫卓)治療穩定型心絞痛。

3、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等。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是變異性心絞痛或以冠脈痙攣為主的心絞痛的一線治療藥物。對於穩定型心絞痛合併心力衰竭,選擇長效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和β受體阻滯藥聯用比單用更有效。

4、抗血栓類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西洛他唑等。阿司匹林可減低心梗的發生風險,不能耐受可選擇氯吡格雷代替。氯吡格雷可作為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後的抗栓治療。

5、調脂類藥物:他汀類藥物如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等,其他調脂類藥物包括貝特類藥物、煙酸類藥物、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如依折麥布。他汀類藥物能有效減低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減少心血管事件,是降脂的首選藥物。對於穩定性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的目標值<2.6,極高危患者的目標值<1.8。

6、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貝那普利、雷米普利、咪達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等。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氯沙坦、纈沙坦、厄貝沙坦、替米沙坦、奧美沙坦、坎地沙坦等。對於穩定型心絞痛合併心力衰竭、糖尿病患者選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減低心血管事件風險,不耐受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可選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

7、改善代謝性藥物:如曲美他嗪、輔酶A、1,6二磷酸果糖等。曲美他嗪通過優化心肌能量代謝,改善心肌缺血,緩解心絞痛。


逸仙藥師


冠心病治療的藥物比較多,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代表藥物阿司匹林腸溶片,波立維及替格瑞洛,以及靜脈用的替羅非班等藥物,其是冠心病治療的基石,是冠心病治療中不可或缺的常用藥物,如果患者確診冠心病,只要沒有禁忌症,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是需要長期使用的藥物之一。

2.他汀類藥物

他汀類藥物只要作用是調脂穩定斑塊,代表藥物比較多,如阿託伐他汀鈣片、瑞舒伐他汀鈣片、辛伐他汀等等,其是冠心病治療中的最要藥物,一旦確診冠心病,只要沒有禁忌症,他汀藥物也是需要長期使用的,而且不需要考慮血脂水平。

3.B-受體阻滯劑

B-受體阻滯劑是一種減慢心室率的藥物,其主要機制就是減慢心室率,減少心肌耗氧,從而減少心絞痛的發做,還可以減少心肌重構,減少心衰發生發展的可能。常用的代表藥物有倍他樂克、卡維地洛等,一旦確診冠心病,只要沒有禁忌症,B-受體阻滯劑也是常用的藥物之一。

4.ACEI、ARB藥物

是降壓藥中的一種,但也是冠心病常用藥物,其也是冠心病治療的常用藥物,如果沒有禁忌症,也需要小劑量可耐受的使用。

5、 硝酸酯類藥物。改善心絞痛症狀的藥物,其只改善心絞痛症狀而不改善預後,無需長期服用,主要代表藥物有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片、單硝酸異山梨酯等。

6、 鈣通道阻滯劑:其代表藥物是非二氫吡啶類的藥物地爾硫卓等,主要適合有冠狀動脈痙攣的病人,其只改善心絞痛症狀而不改善預後,無需長期服用。

以上僅僅是常用藥物,還有其他非常用的藥物,但具體服用哪些藥物,還需要專科醫生來決定,切莫自行增減藥物。


心健康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所謂冠心病只不過是此種疾病的總稱,終點還是以心肌梗死及心絞痛等為主的表現。那麼冠心病的藥物治療也是圍繞心肌梗死及心絞痛的藥物治療。

(1)影響脂質合成及代謝的藥物,按其作用機制分為①羥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如阿託伐他汀等②氯貝丁酯類及苯氧乙酸類,如非諾貝特類③煙酸類,如煙酸等;

(2)影響膽固醇及膽酸吸收的藥物,如考來烯胺等;

(3)多烯脂肪酸類藥物,如亞油酸等。降低膽固醇治療可以延緩冠狀粥樣硬化的進展。

(1)環氧化酶抑制劑,如阿司匹林等;

(2)血栓素受體阻斷劑、合成酶抑制劑,如利多格雷等

(3)血小板ADP受體拮抗劑,如氯吡格雷等

(4)血小板GPIIb/IIIa受體拮抗劑,如替羅非班等

(5)增加血小板內CAMP的藥物,如前列環素等。抗血小板藥物在冠狀動脈血栓形成及心肌缺血過程中都有治療作用。

三、Β-受體阻滯劑,如阿替洛爾等。主要在於降低血壓、調節心率及減少心肌缺血等作用。

四、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如福辛普利等。主要在心肌梗死急性期預防左心室重構,改善血流。

五、抗心律失常藥:I類:鈉通道拮抗劑(又分a-c三類);II類β受體拮抗劑,如普萘洛爾等;III類延長動作電位時程的藥物,如胺碘酮等;IV類鈣通道拮抗劑,如地爾硫卓等。同樣用於降血壓、調節心率等治療。


藥事健康


有許多網友通過網絡諮詢我:“我有冠心病,應該吃什麼藥?“

這個問題真的挺複雜,幾句話說不清。冠心病的治療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飲食、運動、生活習慣的改變、藥物、手術治療等。其中的藥物治療也是根據病情將多種藥物組合使用,是一整套個體化的方案,而不是一種病對應一種藥物那麼簡單。

下面我就介紹一下冠心病患者的常用藥物和適用範圍。

抗血小板藥

抗血小板藥的作用是預防動脈內血栓形成,它不僅有預防心梗的作用,對於預防腦梗也同樣適用。

最經典的藥物就是阿司匹林腸溶片。該藥臨床應用超過100年,可以說是很安全的藥物。主要的副作用是容易引發胃部不適,有消化道潰瘍和胃出血病史的患者使用要謹慎。

其它的抗血小板藥有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可以和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使用,以增強抗血小板效果。比如剛做完支架手術一年內。當吃阿司匹林腸溶片不能耐受的時候,也可以用它來替換。

他汀類藥物

他汀類的藥物最早的研發目的是用來降低血脂(低密度脂蛋白)。

但是臨床研究發現,它還有穩定動脈粥樣斑塊的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還有逆轉斑塊的效果。所以就算是血脂不高,它同樣能夠起到預防和治療冠心病、腦梗等疾病的作用。

他汀類藥物的作用正在被提高到越來越高的地位。

他汀類藥物的主要副作用是肝功能異常和肌肉痛等,所以一定要定期複查。是否使用該類藥物要取決於患者冠心病的風險有多高。

β受體阻滯劑

β受體阻滯劑一般的名稱多為XX洛爾。

該類藥物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同時可降低血壓、減慢心率,減少心肌耗氧。對於治療慢性心衰和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預後有很大的好處。

但是急性心衰發作患者使用它有加重心衰的風險。心動過緩、嚴重的心臟傳導阻滯的患者也要禁用。正因為其顧忌比較多,所以基層醫生主動運用它的也相對少。

ACEI類藥物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的名字一般為”xx普利“,傳統上是降壓藥。但是它也有改善心肌重構的作用,即使血壓不高,冠心病患者也能從中獲益。

如果有少數患者出現乾咳等副作用,可以用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來代替。其名字為”xx沙坦“。

硝酸酯類藥物

常用藥物有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單硝酸異山梨酯等。其作用是擴張動脈血管,改善心肌供血。它只能起到臨時緩解症狀的作用,不適合長期使用。

其它

冠心病患者很多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衰等其它問題,相關的降糖、降壓和其它藥物也必不可少。

還有一些改善代謝的藥物,如曲美他嗪、輔酶A等,一般作為輔助用藥。

有許多患者還喜歡用一些中成藥,但它們也只能作為輔助用藥,不可替代前面所有介紹的藥物。


綜上所述,冠心病患者最常用的藥物主要是前面的5大類,其重要性的排序大致也是差不多的。針對患者不同的病情和對發病風險的預測,最少的可能需要吃一兩種,多的可能需要服用七八種。個體化地定製治療方案是很重要的。


歡迎關注鄭醫生百嗑,每天幾分鐘給健康知識充電。


鄭醫生百嗑


關於冠心病的防治,應該考慮從養生的角度切入,一點不成熟的.建議,供參考之。



心主血脈,血脈周流,依靠心之氣強力推送,故此,有氣滯,必有血瘀,從而導致病變,所以,養生,就得養心,這點非常重要。



中醫藥對於治療冠心病,常用的藥物有理氣類,通過調節氣機,而增強心功能。有活血化瘀類藥物,通過行血,活血達到治療之目標。有利水類藥物,通過利水行舟之法,達到防治的目的。“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海”,中醫藥使用理氣與活血之藥,配伍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療效。這是中醫藥之所長了。



中醫藥治療未病,已病均有良方妙藥。偌有所需要的,可以藉助之。


幕後老牛


通常動脈粥樣硬化防治中,藥物治療措施需長期服用,調理血脂抗血栓,防止病情的發展。

他汀類

他汀類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它的療效遠遠大於產生副作用的風險,可以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並消退。對於減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十分有利,主要心腦血管事件危險性降低30%,心肌梗塞危險性下降62%。患者常見副作用胃腸道炎症,頭痛。(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和普伐他汀)

貝特類

降低血液甘油三酯作用強於降總膽固醇,主要是削弱凝血,大家注意的是與抗血凝藥合用減少抗血凝用量。少數反映有胃腸道反應,及肝腎損傷,所以要定期檢查肝腎功能。(非諾貝特,吉非貝特,苯扎貝特)

煙酸類

確實,煙酸有降低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和擴張血管作用,這個長期服用也是不易耐受,注意肝的保養。

樹脂類

它是可以加速肝內膽固醇分解,排出體外,例如有考來烯胺,考來替泊,但會引起便秘等腸道反應,特別是對於腦梗或者心梗的患者,便秘是非常危險的,對血管的壓力特別大,儘早調理腸道防治便秘。

阿司匹林

最主要的抗血小板藥物,副作用也是對胃腸道有損害,不能用於過敏,嚴重或未經治療的高血壓,局部出血和出血體質的人,因為抗血小板,不利止血,不得用於活動性消化性潰瘍。與此作用機制相似的還有氯吡格雷,也是會造成胃腸道炎症,白細胞,血小板減少。


吃飯大學輔導員one哥


治療冠心病的藥物有:鈣拮抗劑,β受體阻斷劑,硝酸酯類,眾生複方血栓通膠囊等。其中有些藥物是需要長期服用,像複方血栓通膠囊副作用小的中成藥物;而有的是用來控制冠心病急性發作的如硝酸甘油等。患有冠心病,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可以培養嗜好或通過運動來鬆懈日常生活中的緊張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