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銳評丨建立在不公平上的質疑,阻礙了性騷擾受害者的維權之路

7月24日,一位匿名網友指控曾遭資深媒體人章文強姦,文章在網上熱傳後,知名作家蔣方舟、著名媒體人易小荷也站出來指稱曾遭章文性騷擾。

目前,章文否認了以上所有的指控。但是,就在此前不久,多位知名公益人士被指性侵(騷擾)女性,香港女導演發聲明稱在酒店險遭海航員工性侵,南大支教團女生在洗澡時被當地男子偷窺……這時又傳出媒體圈知名人士涉嫌性侵,一連串的事件讓人不得不警覺,原來性侵害如此隱蔽,又如此普遍。更重要的是,性侵害給女性帶來的傷害如此深重,有些受害人甚至時隔多年也無法走出陰影。

紅星銳評丨建立在不公平上的質疑,阻礙了性騷擾受害者的維權之路

▲網友匿名舉報章文強姦。

另一個令人悲傷的事實是,我們的社會對於性侵害受害者的態度並不友好。每當有女性說出自己曾遭受的性侵害時,許多人的第一反應不是追究性騷擾者的責任,反而把目光聚焦到受害人身上:為什麼是你?你當時是不是穿得太暴露了?你是不是試圖勾引別人?一個巴掌拍不響,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無休無止的“蕩婦羞辱”讓受害者們即使說出真相,也需要莫大的勇氣。因此,許多受害者選擇了沉默。而當她們終於鼓足勇氣開口時,又有人會質問:為什麼過了這麼久才說?是不是有什麼企圖?

這些看起來“理直氣壯”的質疑,在一開始就阻礙了女性的維權之路,在另一方面,則相當於變相鼓勵著更多性侵害的發生。

此外,社會對於女性性道德的高要求和男性性道德的低要求,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將女性置於極不公平的地位。在生活中,許多男性可以毫無心理負擔地吹噓自己的性經歷,炫耀自己追求、甚至佔女性便宜的“經驗”,而絲毫沒有負罪感。他們甚至被認為是“情場高手”而被羨慕,而不是被指責。但是另一方面,女性卻經常被物化為男性的附屬品,她需要保持自己的“純潔性”,一旦在性方面受到侵害,就認為是“被玷汙”了,是“不潔”的。

在貞操論依然有著很大市場的社會,一位女性要公開自己受到的性騷擾,需要承擔極大的心理壓力。就連蔣方舟、易小荷等知名人士,也需要鼓足勇氣才能開口。

那麼,公開真相之後呢?因為性侵害案件的取證困難,也帶來了立案難、維權難等問題。

7月23日,香港女導演林淑貞發聲明稱,她在酒店熟睡時,險遭陌生男子從18樓高陽臺爬過來性侵,幸好被她奮力趕走。林女士表示,而當她去公安部門報案時,警方卻不予立案。這名男子的單位領導也勸說她放過該男子,因為“栽培一名飛機師的成本很高”。在她通過網絡將事情公之於眾,引起輿論關注之後,單位才對這名男子停職處理,警方才將嫌疑人刑拘。

所以,擺在女性受害者前面的維權之路,可以說是險阻重重。但是,對受害者的阻礙,就是對施害者的鼓勵。我們還不知道章文性侵害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這幾位女性的維權之路,絕不會一帆風順。我們的社會對女性權利的保護,仍然有很大的缺失。是時候了,以這一批女性勇敢站出來維權為契機,反省我們的社會文化、法律等方面對女性存在的不公平,補上那些被我們忽略已久的部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遏制性侵害的蔓延。

END

文丨土土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