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之島背後的東方審美你了解多少?

犬之島背後的東方審美你瞭解多少?

凱風快晴

犬之島背後的東方審美你瞭解多少?

神奈川衝浪裡

看犬之島時,第一個留下的印象就是它的畫面頗具浮世繪風格,據說安德森是日本文化的愛好者。這就不難理解緣何片中的東方元素處處可見,作為比較早進入西方審美視野的浮世繪,在垃圾島的鏡頭中被大量應用(尤其是歌川廣重和葛飾北齋的作品),然而正如他們的前輩——最早接受日本藝術的後印象派大師們一般,本片的日本藝術始終是以西方為主體視角展示的,可以稱之為日本藝術的歐洲式理解。然而,這無疑是東西方交流在近幾百年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至少,我們知道的一批大師,例如梵高,馬奈,正是在這種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滋養下誕生的。

犬之島背後的東方審美你瞭解多少?

犬之島背後的東方審美你瞭解多少?

犬之島的配樂十分抓人,常常構造出某種緊張而神秘的範圍。比如開頭的相撲比賽、中途的市長講話等等,多處都使用日本鼓做為背景樂,再加上開頭的日本神話,令小奇頗有看能劇藝能的感覺。作為黑澤明的粉絲,犬之島在細節上其實有很多日本老電影的感覺,比如閃回開始,閃回結束的字幕設計。整體看,這部定格動畫與浮世繪風格本身就具有的靜態審美相性頗好,展現了現代藝術與日本審美的一個結合。表現的比較強烈的就是故事設定在30年後的日本,未來主義與復古主義雜糅在日本都市的設計中,很好地構造出了一種傳統保守的和式風格包含在現代藝術中的衝擊力。

犬之島背後的東方審美你瞭解多少?

犬之島背後的東方審美你瞭解多少?

這部劇的問題其實在於,雖然作者有意去展現出一種東方式的審美,他的視角卻過於西方中心了,如同我們看到的那樣,最後的市長演講中,唯唯諾諾的群眾中站出來的是一位非常典型的白人女孩救世主,這似乎與我們平素見的美國大片普世價值並無差異,然而在一部東方審美濃重的片子裡套上這一模式,未免顯得違和,並直接導致觀眾對於大量呈現的東方元素的質疑,似乎櫻花,鳥居,相撲,俳句只是一個虛偽的外皮,它的內核依然非常西方。果不其然,本劇放映伊始,便在美國文化圈內引發了是否安德森曲解了日本文化,這是否是一種文化挪用現象的深度大討論。

不過,無論如何,奇奇是在這部電影中感受到了震撼的。有心的小夥伴們也可以趁機去了解一下關於東方審美在歐美國家的歷史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