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作業系統撬動全新的世界——「普華」信息安全品牌故事

用操作系統撬動全新的世界——“普華”信息安全品牌故事

一問普華:成立的初衷是什麼?

普華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出於戰略的考慮,在2008年10月正式註冊成立的。當時,國家總結以前基礎軟件發展的狀況,比如小、散、軟,公司發展的持續性受到各方面質疑,希望一些大的國有企業進入到行業中,承擔起發展國有技術的重任。在此背景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決定成立普華基礎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把它作為發展基礎軟件的平臺。一方面以集團公司強大的實力做後盾,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夠通過集團體系應用的能力帶動基礎軟件技術和業務的發展。

區別於研究所體制,普華實行市場化運作機制。出於資源整合的考慮,首先,集團將原來持有的中標軟件股份轉給了普華,而後普華投資整合了人大金倉作為數據庫的組成部分,同時還整合了世界上三大Linux廠商之一日本Turbo Linux株式會社,為國際化戰略發展做準備。

2009年5月份普華公司正式投入運營。初期的工作主要是組建團隊、制定發展戰略、開展能力建設,研發產品並進行品牌打造。普華牽頭實施了十一五嵌入式操作系統開發環境,同時針對基礎軟件發展,在與雲計算和操作系統結合比較緊密的虛擬化和管理平臺等方面做了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公司運營的前幾年,各方面工作都在有序地往前推進,一直呈現很好的上升態勢。

用操作系統撬動全新的世界——“普華”信息安全品牌故事

普華基礎軟件常務副總經理 江水

二問普華:為何選擇迎難而上,明確定位做操作系統?

這要分外因和內因兩部分來說。

普華成立之後各方面工作如期推進,但在後來發展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最初以參控股的方式在操作系統上的投入,在經濟收益和業務配合度上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這種情況下,普華考慮自己來做。於是在2013年下半年,一個絕好的契機出現在眼前,中科紅旗這家曾經佔據中國操作系統市場半壁江山的企業宣告破產並開始進入清算,普華就籌劃如何將其品牌和團隊都拿過來,以便快速把操作系統業務做起來,並在這個領域站住腳,迅速展開競爭。這是外因之一。

另一個外因是隨著集團內部資源的不斷整合,成立了專門的雲計算公司,將雲的業務統一歸口管理,這也促使普華努力尋找新的出發點。2014年初,國家進一步明確,為了保證國家的信息安全,要打造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這成為進入操作系統領域一個絕好時機。

內因主要是考慮到操作系統是信息產業非常重要的一環,誰把握了操作系統這個核心,就決定了其在產業鏈和整個IT產業中的地位。全球IT企業市值排名前三的蘋果、谷歌和微軟均擁有操作系統等基礎軟件作為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也造就了他們在IT行業的壟斷地位。操作系統毋庸置疑是一個信息安全、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所以發展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技術,可以更好地支撐集團公司在產業上的地位,也能為應用發展和科技創新帶來更強有力的支持。

基於以上幾個原因,普華公司開始積極推動業務向操作系統的聚焦。藉助中科紅旗的清算,迅速收編研發、技術支持、產品市場、銷售等等團隊,並藉助收購中科紅旗品牌的事件營銷,初步樹立了普華進入操作系統的品牌形象。

當然,在此過程中普華也遇到了很多挑戰,比如,因為意外出現的業外競標者不斷哄抬競價、遠超實際價值而放棄了紅旗品牌的收購。由於這次競標過程得到了業界的高度關注,雖然品牌收購不成,但業界皆知普華擁有一支優秀的團隊,普華要做的操作系統從一開始就站在了較高的起點上。

三問普華:普華進入操作系統市場不過短短三年,業務發展如何?

普華雖然操作系統才做了三年的時間,但追趕的速度很快,根據賽迪報告數據,普華不僅迅速躋身中國linux操作系統市場第二名,而且與第一名的差距在迅速縮小,憑藉的就是技術和服務。

首先,從技術上說,藉助團隊多年在技術在市場等方面的經驗打造操作系統產品,而且充分考慮到作為自主可控基礎的操作系統,在產品性能和安全性上都有較高的要求,堅持用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不僅完成了國軍標的認證,還通過了國家操作系統最高安全等級的四級認證。這為普華的產品正式進入信息安全可靠領域打下了非常堅固的基礎。

另外考慮到操作系統發展離不開產業生態環境,普華從確定業務方向開始,就積極地跟芯片、硬件、軟件等產業合作伙伴建立了非常緊密的關係。普華跟X86、龍芯、申威、OpenPower、曙光、浪潮、聯想等建立了緊密的技術攻關合作關係,同時也在積極推動跟其它軟件企業的適配,包括國際和國產的數據庫、中間件、辦公套件等等。這一切不僅有利於普華目前的業務發展,也為普華探索未來的產品和業務模式奠定了基礎。

從服務上說,普華堅持認為不僅要把客戶扶上馬,用上國產操作系統,還要送一程,幫助客戶解決問題,優化性能。完善的服務支持體系成為普華產品的加分項。普華曾經遇到很多項目,客戶因為出現一些技術問題不能得到原廠商的及時解決,打電話向普華求助,普華基本在派人去的當天就能解決問題,普華的技術能力和積極的服務態度都贏得了客戶的認可,這都是良好的開端。

好的產品、完善的服務體系加上積極的市場佈局,通過三年的發展,普華在通用操作系統領域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普華也非常有信心藉助國家自主可控的大趨勢,實現成為中國操作系統的第一品牌的目標。

四問普華:有沒有想過下一步走向國際成為第二個微軟、谷歌或蘋果?

操作系統要改變格局,只跟隨而不創新,是不會有太大的成功的。想要徹底改變市場格局,普華不能想著賣操作系統本身,也沒法靠複製巨頭們的路徑,而是要藉助各種新興技術和商業模式實現彎道超車,走出一條引領未來的道路。

這就要求普華突破操作系統發展的傳統思維模式,從產品技術融合、新型應用、創新商業模式等方面,去看未來數年的市場發展。所以普華的壓力不止來自於現在的生存和發展,還有未來的探索。普華現在做傳統的操作系統是滿足現在自主可控國產化替代的需要,同時在此過程中,普華要發展新型的,跟現在的移動互聯相結合的技術,跟硬件,跟應用緊密的捆綁,通過軟硬結合、應用結合帶來一些新的突破,打造新型的、未來的操作系統等基礎軟件。

未來的業態是什麼樣,現在說不好。從微軟視窗點擊,到蘋果、安卓時代的觸屏,未來的操作系統可能根本已經沒有了現在操作系統的表徵。普華面臨各種的可能,普華必須要探索、必須嘗試,走出一條引領之路。

用操作系統撬動全新的世界——“普華”信息安全品牌故事

五問:普華的願景實現,最大的挑戰在哪裡?

既要顧眼前,又要看未來,這需要更大和持續的投入做支撐。看未來就要不斷的嘗試很多東西,也會面臨著很多失敗,這些都需要更大的投入,以現在的體制是很難做到的,這就需要創新體制,與產業資本相結合。

國產基礎軟件發展了這麼多年,需要產業環境完善和對它認識變化的過程。所以,從技術、從產業環境完善、從公司的發展都需要不斷投入。對手很強大,比如說微軟,一個公司幾千人的研發團隊,每年幾十億美金的投入,相比之下普華投入太少了。

普華從成立之初就確定了市場化運作的模式,除了集團的投入,還要建立一個市場化的、有效的融資的平臺,引入一些產業資本來滿足下一步發展所需持續資金投入,通過關鍵產業環境共同發展、共擔風險的方式,以互聯網+的思路,創新商業模式,才能走出一條操作系統發展的創新道路,引領發展,這就是普華的願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