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業不缺技術、人才、資本,缺的是勇氣、戰略和眼光!

在迷亂的養殖行業和國際變幻莫測的當下,養殖業和種植業已經處於迷亂混沌的當口,技術、人才、資本、資金、資源並不缺,或許缺的是勇氣、戰略和眼光。

養殖業不缺技術、人才、資本,缺的是勇氣、戰略和眼光!

可以預見,資本大鱷不斷侵吞種植業和養殖業,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設施化、工程化、資本化,是中國未來養殖業的大方向和大趨勢。畢竟,龍頭養殖企業在戰略目標、定位、管理、多元化發展等方面擁有太多的資源、資本和知識。作為農耕大國的眾多種養殖人都應該思考,“樹林裡有兩條路”,你選擇了哪一條路,為什麼選了這一條路,這條路上的風景有何與眾不同,它將帶你去往何方?否則,幾年幾十年後,我們將失去種地和養豬的資格,農民也將面臨失業。

作為祖輩傳承的農業衣缽亦將面臨破損的風險,當從宏觀看微觀,從歷史看未來,從世界看中國。養殖行業正處於轉型期,未來的發展取決於四大方面:企業自身發展、消費者需求、中國變化、科技創新。必須有選擇往哪個方向前進的實力、智慧和勇氣,有誠實、堅持、誠信和真誠的信仰,有“不怕虧錢”、“不輕易賣豬”、“不隨便參觀”的“任性”,學會用數據管理豬群和豬場,用數據管理人員和績效,最終以數據贏得效益。

養殖業需要另劈它途,第三方託管或許是最好的路徑之一。第三方託管,並不是新鮮事,但真正要做好做成功,必然要經過一條“少有人走的曲折之路”。技術託管?管理託管?造肉成本託管?利潤承包?飼料原料與豬價行情,市場需求與合作信任,技術培訓與落地實施,涉及的問題太多太多,但把這些問題達成一致了,養好豬就簡單了。

我們可以不隱晦的說,技術、資金、資本、資源都不缺,缺的或許就是勇氣和思想,缺的是來自內心深處的夢想衍生出的一種創意。

創意先是一種思想、一種文化和一種創新,也是一種生產要素和一種生產力。靈感激發、技術支撐、市場需求是催生創意的主要源泉。創意以文化創意、視覺創意、體驗創意為主要呈現物。創意產生的收益是集思想、技術、文化於一體而形成的。

創意農業是農業、科技、藝術、創新智慧交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種滿足特定市場需求的新興產業,是把創意作為農業生產的一種新型要素和生產力,利用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資源,藉助創意產業的思維邏輯和發展理念,發揮創意、創新構思,有效地將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農業生產,進一步拓展農業功能、整合資源、拉長產業鏈,把傳統農業發展為融生產、生活、生態為一體的新型農業業態。

以農業資源替代、農業過程利用、農業環境利用、農業廢棄物利用、農產品用途轉化、農業節慶開發作為發展路徑。

創意農業具有典型特徵,一是創意農業的融合性,它是集思想、技術、文化、學科的多維融合與物化。二是創意農業的文化性,它有故事、能聯想、受啟發。三是創意農業的

感觀性,它具有視覺性強、體驗性強的特質。四是創意農業的延伸性,它是產品延伸、功能延伸、市場延伸的統一體。五是創意農業的增值性,創意導致差異化、差異化帶來高附加值。

不成功的個人和企業各有各的原因,成功的個人和企業則有所共通。從目標願景到落地執行,從管理和操作、到文化和精神,提升種養殖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從來都不簡單。養殖如此,農業如此,農村如此,農民亦如此。

養殖業不缺技術、人才、資本,缺的是勇氣、戰略和眼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