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嘯的雨聲,是對您生命的讚歌—懷念敬愛的抗聯老戰士李敏阿姨

呼啸的雨声,是对您生命的赞歌—怀念敬爱的抗联老战士李敏阿姨

推薦人:於秋月,哈爾濱市作協會員,哈爾濱市黨史研究會會員,黑龍江省抗聯精神研究會理事,黑龍江省哈爾濱 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

作者簡介:作者王宏波系黑龍江林業報社社長,總編輯。高級編輯(二級),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新聞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林業生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報業協會理事 、黑龍江省報業協會副主席、黑龍江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黑龍江新聞獎資深評委、黑龍江省專業技術職稱新聞系列高評委、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黑龍江省散文創作委員會副主任、黑龍江森工作家協會主席、黑龍江省哈爾濱歷史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發表若干文學、新聞作品以及出版文學、新聞理論著作。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文藝報、中國文化報、黑龍江日報 天津文學、奮鬥、北方文學、退休生活、夕陽紅等發表文學作品、文學評論 、新聞作品,其中有的被譯成俄文、日文在國外發表,有的被作家文摘 羊城晚報等選摘。曾獲中國新聞獎,中國關注生態環境新聞獎、中國孫犁散文獎、中國樑希文學藝術獎、中國樑希圖書獎、黑龍江新聞獎等

大雨,那密集的雨滴形成集聚的雨幕,以排山倒海之勢從天而降,那蕭蕭的雨聲如馳騁疆場戰馬的呼嘯,那刺破雨幕的閃電好像是戰士手中揮動的馬刀……

這呼嘯的雨聲,是對您生命的讚歌!

這銳利的閃電,是對您遠行的啟明!

因為,戰士自有戰士的情懷——您渴望的是戰鬥的硝煙和戰友們衝鋒的吶喊!

所以,您——我們敬愛的李敏阿姨將生命定格在狂風暴雨後的黎明!

李敏阿姨,這位勇敢的抗聯女戰士在我的心中猶如一座聖潔的雕像!

我第一次認識您,是在歌劇《星星之火》裡,那個活潑的抗聯小戰士李小鳳。

父母告訴我:您就是她的生活原型。

從此,您的名字記在了我的心間。

我自小生活的大院,坐落在哈爾濱市道里區的共樂街和建國街的交口處,住著兩位東北抗聯的老戰士陶雨峰和張為國。每到春節的時候,我們這群在院裡玩耍的孩子,就會看到來給老戰友拜年的陳雷和李敏夫婦。他們雖然經過了十年浩劫的磨難,但他們臉上的微笑仍然洋溢著春天的氣息。此刻,我的耳畔就會響起《星星之火》中那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他好比大松樹冬夏常青,他不怕風吹和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凍……”的歌聲。

呼啸的雨声,是对您生命的赞歌—怀念敬爱的抗联老战士李敏阿姨

但是,近距離和李敏阿姨的接觸是在2003年。

遙想當年“逐日寇,復東北”“奪回我河山”的十四年,黑龍江林區那連綿起伏的山山嶺嶺和浩浩莽莽的森林是東北抗聯牽制日寇南下、並消滅其有生力量的主戰場。

在這裡一批批的中華兒女前仆後繼,浴血奮戰,用生命和鮮血寫下了壯麗的英雄史詩。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李敏和戰友們不斷來到這裡,考證當年的戰鬥遺址,尋找犧牲戰友的遺骸。

現在樺南林業局施業區內的七星峰亦名七星砬子,山勢陡峭,峰巖重疊,大大小小的山峰如一柄柄觸向青天的利劍,最高峰海拔852.7米。

1939年夏,她所在的東北抗聯和日偽軍在這裡展開了激戰,史稱 “七星峰突圍”。

樺南林業局為了在這裡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幾次向李敏阿姨請教當時的情況。

呼啸的雨声,是对您生命的赞歌—怀念敬爱的抗联老战士李敏阿姨

2003年7月21日,我陪這個局的總經濟師尹軍同志來到綠樹掩映的花園邨賓館,訪問了李敏阿姨。

她向我們講述了自己的身世和那次戰鬥的經過。

李敏的祖籍原是朝鮮黃海道的鳳山郡,後全家遷徙到中國,在黑龍江邊落了腳。1924年11月她出生在湯原縣梧桐河村。七歲時,她加入了後為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領導人的崔庸健領導的模範小學的列寧主義兒童團,接受革命思想的教育。

1932年秋,她隨父母逃荒到今集賢縣王海屯。這時,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正瘋狂地踐踏著北大荒黑油油的土地。中國人民決不做亡國奴,在高高的青紗帳,在茫茫的林海,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組成了一支支抗日的隊伍,打擊日本侵略者。李敏參加了當地的抗日救國兒童團、宣傳隊,到雙鴨山煤窯、安邦河林場,向煤礦工人、農民、林業工人宣傳抗日救國思想。1936年冬的一天,李敏和小夥伴在中共富錦縣委書記劉忠民的帶領下,到集賢縣農村邊宣傳抗日,邊為抗日聯軍收購布匹、糧食……

她參軍後,當過戰士、被服廠的工人、醫院的護理員,1937年秋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8年調入李兆麟將軍在軍部主辦的隨軍教導隊學習,8月被分配到一師,先後任宣傳員、前方救護員、機槍班戰士。她轉戰在七星峰、鍋盔山及寶清、富錦、樺南、樺川、勃利等地,1939年1月轉為中共黨員。

當我們說起,樺南林業局要在施業區內的七星峰建立抗日聯軍紀念館時,她十分興奮。她說,七星峰是抗聯的大本營。抗聯三軍四師師長陸希田、政治部主任金策在七星峰的東北側建立了被服廠、修械所等。第四軍軍長李延祿在七星峰東側大葉子溝建立了後方基地。第五軍軍長周保中在七星峰以南及以東的勃利、寶清建立了學校、軍部秘書處、被服廠、醫院等。第六軍第一師師長馬德山、一師政治部主任徐光海、四師政治部主任吳玉光等在七星峰北側哈達密河畔和鍋盔山建被服廠、修械所、醫院、農場和糧庫基地。

她談起七星峰突圍。那是1939年夏,她所在的部隊在樺南攻打敵人後,敵人糾集眾兵圍剿,她們且戰且退到七星峰。日偽軍從佳木斯等地抽調三千重兵把他們包圍了,白天從四面合攻七星峰,晚上在山腳下支起座座帳篷,點起堆堆篝火。他們可以清楚地看見敵人的眉目,聽到他們的說話聲。堅持抵抗幾個晝夜,她們沒有糧食吃,只好擼樹葉、扒樹皮充飢。一天夜裡,風雨大作,他們開始悄悄突圍。

有一個半米寬的山澗,山下是陡峭的石壁,只有縱身一躍才能過去。她運足了力量和勇氣,一躍跳過去了。安班長在跳躍時,不慎墜空摔下山澗,他的身體與山體碰撞的“隆隆”聲,引起了敵人的注意。夜戰開始了,她和戰友邊打邊強行突圍……鄧事務長揹著一個做飯用的鐵桶,在突圍時也摔下山澗。那鐵桶在山谷間發出的清脆響聲,是那樣的驚心動魄,至今仍牢牢地刻在她的心頭。

她隨部隊邊打邊撤,黑夜中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怎麼辦?後有追兵,衝過去!她們衝進沒胸的河水裡。湍急的河水,衝得人站不住腳,有的同志被水衝倒再也爬不起來了。她咬緊牙關:堅持,堅持,一定要站著走過去,保住自己的生命,才能繼續與日本侵略者戰鬥到底。她終於和戰友們渡過了河,後來才知道這是安邦河的上游。

她們上岸時,天邊已露出一線魚肚白。她藉著微弱的光亮,看到這是一個山中的大峽谷,兩面是刀削般的石壁,兩壁的上方只能看到一線天。清澈的河水順著山腳呈S形湍急而下。河兩岸的沃土已長出半尺高的野草。她們在草間尋找著野菜,在河水中洗洗就吃起來。這時,太陽一躍升上了中天,大家靠在大石頭旁邊曬著溼透的衣服,邊抓緊休息。她剛剛有點睡意。突然,哨兵小金子大聲喊:“敵人來了!”大家驚醒,這時,敵人的機關槍的一陣掃射,一些同志犧牲了。緊挨著她的許排長的腿被打斷了。她拿出急救包為他包紮。他看著衝過來的敵人,邊打邊對她說:不要管我!可李敏怎麼能丟下自己朝夕相處的戰友?她拽著他撤退,可敵人又把他打倒了。他推開李敏拿起匣槍向敵人還擊,直到戰死……

李敏說到這裡,臉上籠罩了一層哀傷。她的思緒也彷彿飄向那個戰鬥的時刻。良久,她說,那次他們退到黑瞎子溝集合時,原來80多人只剩下60人,烈士的鮮血染紅了七星峰……

那天下午,我們一直談到夕陽西下。

在我們告辭時,李敏阿姨為樺南林業局題寫了“發揚抗聯精神,奮力振興中華”的條幅,贈送每人一冊由她整理、哈爾濱出版社出版的《東北抗日聯軍歌曲集》。她在書的扉頁上寫道:“贈:王宏波同志惠存!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一師戰士李敏。二00三年七月二十一日。”還贈送我們每人一個由她親手縫製的一身東北抗聯服裝的抗聯布娃娃。

從那以後,我和李敏阿姨有了一些聯繫。

呼啸的雨声,是对您生命的赞歌—怀念敬爱的抗联老战士李敏阿姨
呼啸的雨声,是对您生命的赞歌—怀念敬爱的抗联老战士李敏阿姨

2012年末,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風雪征程——東北抗日聯軍戰士李敏回憶錄》後,我所在的報紙發表了省政協原常務副主席譚方之寫的讀後感,她看到後讓工作人員給我打電話表示感謝,並送來了這部全景式反映東北抗聯軍史詩性的著作。

2015年,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前夕,我們報社組織了一次四五十人次、跨時五六個月的“尋找抗聯足跡,弘揚抗聯精神”的大型異地採訪活動,李敏阿姨聞之以九十高齡、放棄午睡時間,揮毫為我們的這次活動題寫了“尋找抗聯足跡,弘揚抗聯精神”的大字橫幅,還為採訪小分隊的出征儀式發來了賀電。

我們這次活動沒有辜負李敏阿姨的殷切期望,我們四個採訪小分隊的記者,發揚抗聯精神,用雙腳走在當年抗聯戰士走過的地方,以認真的態度考察當年戰鬥的遺蹟,以深情寫出了一批作品,其中有的作品被東北抗聯研究專家認為:填補了東北抗聯研究的空白!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反響。

這些作品結集為《青山埋忠骨 告慰英雄魂——黑龍江林業報“尋找抗聯足跡,弘揚抗聯精神”活動紀實》出版,歷時三年經過有關部門的嚴格審查,於今年初正式出版發行。

今年5月23日上午,我們在抗聯老戰士張為國的兒子張平的陪同下,來到鞍山街23號那幢院落,為李敏阿姨送上《青山埋忠骨 告慰英雄魂——黑龍江林業報“尋找抗聯足跡,弘揚抗聯精神”活動紀實》一書。

在這裡我又一次看到我們敬愛的李敏阿姨。

在院內的綠樹與藤蘿架相伴,在院牆邊是一排排的石碑,上面刻著抗聯烈士的英明。

張平上樓迎接李敏阿姨,不一會兒就聽到她說話的聲音,嗬,還是充滿了力量。

她頭戴一頂黑色無簷尼帽,上有一顆紅星,黑色的西式制服,腰間一條皮帶。她滿臉笑容,眼睛裡閃爍著慈愛。她熱情地伸出手與我們一一握手,在與我握手時我能感到她的手是那麼有力量。

我們向她奉上《青山埋忠骨 告慰英雄魂——黑龍江林業報“尋找抗聯足跡,弘揚抗聯精神”活動紀實》,她邊翻看邊指著裡面的圖片,講述當時的情景。她的記憶裡真好!

我向她簡要彙報這次採訪活動以及出版前後的情況,她高興的說:“弘揚偉大的抗聯精神需要你們這些年輕人!”

她向我們回憶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在鶴北林業局尋找趙尚志犧牲地時,鶴北林業工人的熱情。

張平說:“李阿姨,您換上那件在遠東88旅軍裝唄?”

她笑呵呵地望著我們,說:“還換嗎?”

“換!換!”我們異口同聲地說。

她滿臉笑容,愉快地說:“好!”

在她上樓換衣服的時候,我們參觀了這裡陳列的東北抗聯的領導人、英烈的圖片,書籍文件歌曲資料,抗聯用過的衣服被褥等物件……

李敏阿姨在離休後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弘揚東北抗聯精神上了。

她最大的心願就是把東北的局部抗戰融入中國的全面抗戰的歷史。為了實現這個願望,她從1981年就向中央反映這個事情,經過近四十年的不懈努力,終於把中國抗戰14年的歷史寫進了歷史教科書。

她下樓了,頭戴蘇軍女兵戰鬥帽,腰板挺直一身戎裝,胸前是一排排的勳章,英姿颯爽。

她引領我們在每個房間參觀,向我們介紹東北抗聯每個時期的重大事件,特別是在趙尚志頭顱冢瓷瓶面前,詳細講述了趙尚志受傷、被俘、犧牲的經過,以及在建國後她和戰友們尋找趙尚志頭顱的情況,她說到動情處不禁老淚縱橫。

她在趙尚志作詞的《從軍歌》歌譜前,唱道:“黑水白山被兇殘日寇強佔,我男兒無辜倍受摧殘,血染山河屍遍野,貧困流離怨載天”,“爭自由,誓抗戰”,“待光復東北凱旋日,祝聯歡。”

那天,李敏阿姨為我們唱了五六首東北抗聯歌曲。

時近中午,我們在門前話別,她握著我的手說:“偉大的東北抗聯精神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筆精神財富,需要更多的人來繼續發揚光大!”她又語重心長地說:“你們年輕人要接好這個班啊!”

她的囑託在陽光、綠樹下回蕩。

我們記住了!

呼啸的雨声,是对您生命的赞歌—怀念敬爱的抗联老战士李敏阿姨呼啸的雨声,是对您生命的赞歌—怀念敬爱的抗联老战士李敏阿姨

在2018年7月15日晚,在哈爾濱音樂廳那一場音樂會上,李敏阿姨仍是黑色的無簷帽、黑色的西式制服,端坐在那裡欣賞那場兩個多小時的節目。

她帽子上的那顆紅星在燈光下栩栩生輝。 我望著她,不禁在心中祝福——李敏阿姨健康長壽!

……

今天,天色陰翳,風膩膩的,樹的枝葉低垂,無力地拂著。

他們是在為李敏阿姨而哀傷嗎?

是的!

怎能不為這位95歲的抗聯老戰士的離去而哀傷!

我望著鉛色的穹頂,心中在企盼:下一場狂風暴雨吧!

讓那從天傾斜的大雨,為我們的李敏阿姨遠行清除道路的坎坷!

讓那滿天的電閃雷鳴,為我們的李敏阿姨遠行擂響助威的戰鼓!

李敏阿姨——永遠不朽的戰士。

2018.7.21(週六)下午於家中

呼啸的雨声,是对您生命的赞歌—怀念敬爱的抗联老战士李敏阿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