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住宅PK城市綜合體住宅 究竟誰更勝一籌?

早年間,純住宅開發一直是房地產開發的主體,但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們需求的改變以及房地產市場變化,近年來,類似於城市綜合體這類等元化的物業類型也逐漸增多。

純住宅PK城市綜合體住宅 究竟誰更勝一籌?

對於武漢這種新興發展的新一線城市而言,城市住宅建設版圖發展越來越大,而住房人群對於環境的功能性要求也變得越來越嚴苛。畢竟誰都希望出門就是地鐵站,旁邊就是菜市場,走幾步就能逛大商場。因此,江城開始出現一些集商業、辦公、娛樂休閒和住宅為一體的綜合體項目。那麼,城市綜合商業體與純住宅相比,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交通地段大PK 城市綜合體住宅更便捷

大型城市綜合體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在選址時,開發商就會考慮到各個因素,選擇一個地段不錯或者交通便利的位置,一般要麼就是城市CBD中心、城市副中心或者交通樞紐型,如果設置在城郊結合部,也是位於城市經濟新增長點的地方,滿足業主足不出戶即可享受繁華一站式的生活。

就比如武漢的知名城市綜合體,綠地國際金融城、武漢中央文化區、武漢天地、王家墩中央生活區等,它們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擁有四通八達的地段和便利的交通。

而相反純住宅的規劃就明顯遜色很多。隨著城市中心住宅用地的逐漸緊張,現在大部分新房都是位於新興開發片區,這就意味著各類配套都百廢待興,前期入住別說擁有好的交通配套,小區周邊都說不定還在建設中。就好比現在還在發展中的四新和白沙洲,雖然住宅已經建成不少,但居民出行方式卻還在規劃中。

那麼如果想買周邊配套齊全的純住宅,只能考慮二手房,要想交通便利,配套齊全,出門就是商場的二手房,價格不菲不說,出讓的房源也較少,戶型上也未必有自己稱心如意的。

環境舒適度PK 純住宅更宜居

城市綜合體中最大的特點就是自帶大型商業,這樣一來上面的住宅難免不會受到噪音的影響。畢竟只要是商業,各種活動促銷和人流交談的聲音就會從早上持續到晚上,年輕人或許還覺得無所謂,可是家裡如果有老人或小孩,就會嚴重影響他們的休息。

不僅如此,城市綜合體的內部環境也是不能和純住宅相比的。城市綜合體在容積率、綠化率和各類便民設施上本就相對稍遜一籌,業主除了忍受這些固定配套較少以外,還將面臨停車位與商客共享,出入人群複雜等問題,這樣一來居住的舒適度就會明顯降低。

而住宅只要選擇大品牌的開發商和相對知名的物業,在前期購買時瞭解清楚小區的各類配套,居住生活環境還是很舒適的。

增值空間PK 城市綜合體租金回報更高

商業綜合體由於其良好的地段和便利的特質,其住宅的升值潛力主要表現在租金上,租金回報相較於普通住宅明顯會更高。並且商業綜合體裡的住宅套型設計多樣,可滿足置業多樣化的需求。同時,城市綜合體在為片區打造配套價值的同時,也會引領區域經濟上升,區域價值的飆升也會反哺周邊二手房住宅價格的上漲。

就好比武漢知名的豪宅片區武漢天地。隨著其商業的發展,其區域內的住宅水漲船高,同樣也帶動了周邊商品房的價格,根據吉家網目前的小區均價來看,武漢天地小區二手均價大致在6萬元/平米,而周邊建成年代較新的二手小區也賣出了4萬元/平米的價格。由此可見其影響力。

純住宅PK城市綜合體住宅 究竟誰更勝一籌?

純住宅PK城市綜合體住宅 究竟誰更勝一籌?

而純住宅產品雖說周邊都帶有少量的商業社區配套,但要想實現其價值的增長,則需要一定的時間,畢竟大部分剛購買的新房,周邊都有一個建設的過程。可是從長期的眼光來看,由於其買入時價格相對較低,購買後上升空間將會更大,加上其區域競爭力的加強,可以說是未來可期。

綜合體的出現讓購房者多了一個物業類型的選擇,只是要說究竟是買綜合體好,還是純住宅好,這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問題,購房者應當綜合自己的需求來選擇。

只是如果確定購買城市綜合體的話,前期一定要做好各項的考察。畢竟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有商業都能做的如火如荼。如果一些綜合體因為地段不好,商業定位不準,做得不成功,必然對整個項目有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