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失業了,明天怎麼辦?

有句話說,不逼自己一下,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麼堅強。可是,被逼之後看到的或許不是堅強,而是你從未體會過的脆弱甚至絕望。

(一)

人並不總是堅強的,在困難面前,有時候確實能激發潛力,使自己的人生更上一層樓,很多大佬在成功時都會提到創業的艱難,成就的不易,這種壓力不是小人物能夠承受的,尤其不是農村的孩子所能承受的。

前段時間有個農村大學生畢業後找到了一份國企建築類的工作,工資有5000+,包食宿,就是工作條件艱苦,工作時間基本是在工地,然後抱怨工作條件不好,可能是受了IT行業高薪的影響,自信地認為自己也可以通過自學在IT行業佔有一席之地,不顧同學和父親苦口婆心地勸說,毅然辭職。

可是真正辭職之後才發現,社會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樣好混,找工作各種碰壁,衣食無著。很多農村學生特有的好面子和自卑感讓他不是選擇向家人朋友求助,或許,裡面還有不讓家人擔心的懂事。於是一直瞞著包括家人同學所有人,一個人扛著,但卻總要吃飯,於是選擇了網貸,窟窿越來越大,生活的不如意,使得自己對生活越來越失望,越來越沒有興趣,再加上網貸的逼款壓力,終於不堪忍受而選擇了自殺。

(二)

再往前,深圳華為工程師,曾經的行業精英,在深圳有兩套房子,生活幸福,應該是新生代的中產階級,可以說達到了很多人追求一生都無法得到的生活,如果沒有那次意外,或許他會繼續幸福的生活下去,在親人眼裡是頂樑柱,在親戚朋友眼裡是行業精英,在外人眼裡是成功人士。

可是公司的一次裁員,卻使他陷入了絕望。

是的,即便有兩套房子,卻依然抵擋不住內心的絕望,對明天的恐懼,於是也選擇了輕生。

很多人說,作為一個資深工程師,大不了重新找一份工作就是了,何必輕生,何況還有兩套房子,實在不行,還可以賣掉一套還貸款。

是的,這都是解決辦法,卻只是旁觀者的,而不是他本人的。

因為只有他知道,今天被裁員,要重新找一份薪水相當的工作很難(否則也不會被裁),這意味著自己價值的貶值,人生正當盛年,卻已經在走下坡路了,自己已經無法和年輕人競爭,而未來還很長,自己無法再維持以前體面的生活,以後的日子可能是舉步維艱,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卻又無力改變事實,只好讓自己消失。

用一種不負責任的解決方式,選擇了自我解脫,把痛苦留給了家人。

不到最後一刻,你往往不知道人心的脆弱。

(三)

我們時常聽到高學歷者不堪重壓而自殺,卻很少聽到低學歷體力勞動者有這樣的事件發生。

有時候,高學歷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往往不如普通體力勞動者。

因為對人生的期望不同。對於一個快遞員來說,失業了無非就是換一家快遞公司送快遞而已,只要肯好好幹,說不定賺的還更多;對於建築工來說,無非就是換一個幹活的工地。

對於這些人來說,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失業。

內心的堅強和學歷是不成正比的,學歷越高,有時候反而更脆弱。

因為付出了太多,對生活的期望太高,太在意他人的目光,太期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太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而要得到這些,往往並不容易,大學生、碩士甚至博士已經不再是天之驕子,現在已經不再是掃盲的時代,大學生以每年幾百萬的數量湧入社會,而在任何一個時代,佼佼者只屬於極少數的一部分人。

他們成功了,我們看到了他們身上籠罩的光環,也夢想著同他們一樣。

但現實是殘酷的,一個人成功的背後,往往是代表了幾千人的失敗,不然,他憑什麼成功?

(四)

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想一想,假如今天我失業了,明天我能去哪兒?能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