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盤點近年來所有數據洩密災難

本週,由於有媒體爆出“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以下簡稱“CA”)數據公司涉嫌利用操縱網絡輿論干涉全球部分國家選舉,非法獲得Facebook公司5000萬個用戶資料而使得兩家公司都處於輿論漩渦中心。

在這一事件爆發後,不僅CA公司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尼克斯(Alexander Nix)被公司停職,網友在網絡上掀起了名為“刪除Facebook”的活動,就連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COO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也紛紛就這一問題發表了各自聲明,試圖將事態有所控制。

不過,這起嚴重的數據洩露事件在科技界並不是獨立的存在。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飛速發展,用戶隱私已經成為了越來越重要的話題,而我們也希望通過盤點近年來的幾起數據洩密災難和隱私數據爭議事件,為所有互聯網用戶敲響安全警鐘。

微軟反對美國政府執行“秘密搜查令”

早在2013年,美國緝毒局(DEA)在調查毒品走私案件時發現一些電子郵件,當時郵件存儲在微軟愛爾蘭都柏林的服務器上,檢方希望微軟提供相關郵件信息,並根據1986年的一項法律向法院申請搜查令。

同年12月,美國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助理法官簽發搜查令,要求微軟協助該起毒品案件的調查,將該用戶的電子郵件內容和其他賬戶信息提交給美國政府。但微軟一直拒絕向美國政府部門提供保存在愛爾蘭數據中心中的用戶電子郵件,該公司給出的理由是,這些數據獲得了愛爾蘭和歐洲隱私保護法律的保護,不應受到美國相關部門的管轄。

時代華納32萬用戶數據被盜

2016年1月,美國最大的有線電視公司時代華納公開表示,公司旗下近32萬用戶的郵件和密碼信息已被網絡黑客竊取。消息稱,這些郵件和密碼信息很有可能是通過網絡釣魚的方式獲得,同時也可能是保存了時代華納用戶數據的第三方合作商信息洩露所致。

HBO服務器被黑客攻陷

去年8月,HBO服務器被黑客攻陷,並被竊走了高達1.5TB的數據。這些數據當中既有還未播放的新劇集,也有熱門劇集《權利的遊戲》新劇本,黑客甚至威脅和勒索HBO公司,企圖從他們手中獲取贖金。

土耳其重大數據洩露事件

2016年,土耳其爆發重大數據洩露事件,黑客在網絡上公佈了一個數據庫的信息,此舉直接導致近5000萬土耳其公民個人信息遭到洩露,其中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父母名字、住址等敏感信息。除了普通公民之外,被洩露的數據還包括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及土耳其上一任總統的個人信息。

LinkedIn賬戶被公開銷售

2016年5月,美國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宣佈,一個名為“peace”的黑客組織在黑市上以5比特幣(約合2200美元)的售價公開銷售1.67億個LinkedIn用戶登錄信息。

事後,LinkedIn給用戶發送了電子郵件要求更改密碼,並對從2012年起就從未修改密碼的用戶要求強制修改密碼。

FB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盤點近年來所有數據洩密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