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眼中的海洋是這樣的!

古人眼中的海洋是這樣的!

系列文章

古人與海

尉天驕

古人眼中的海洋是這樣的!

古人眼中的海洋是這樣的!

人們通過海洋、河流與湖泊進行交流與互動,以及交換和傳播商品、物產與文化。民族、國家與文明通過全球範圍內的水路通道交流傳播,文明的興衰與海洋之間有著重要的聯繫。西方學者通常認為以希臘為代表的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以中國為代表的文明是農耕文明,海洋並沒有影響到中國的文化,更沒有形成傳統的海洋文明。實際上,中國東面臨海,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和海洋發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且在古代也曾經有過發達的航海事業,也曾經創造出了燦爛的海洋文化甚至海洋文明,古代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被認為是中國海洋文明的發源地。想要了解中國的海洋文明,自然要從水文化說起。

古人眼中的海洋是這樣的!

水文化是在人與水打交道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文化。全面地看,水,不僅限於淡水,也應當包括鹹水(海水)。而我們平時談論較多的水文化遺產和成果,諸如治水、管水、詠水、親水,主要集中於江河湖泊井水泉水等水體,可以稱之為“淡水文化”,而涉及海的內容在數量上的確是少了很多。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為,中國產生於黃土地的文化對於大海是疏遠的。他在《歷史哲學》中把世界分成三個區域:高地、平原流域、海岸區域。他指出:“這種超越土地限制、渡過大海的活動,是亞細亞各國所沒有的,就算他們有多麼壯麗的政治建築,他們自己也只以大海為界——就像中國就是一個例子。在他們看來,海洋只是陸地的中斷,陸地的天限;他們和海洋不發生積極的關係。”這段話,筆者以前也引述過。但經過研究之後發現,黑格爾說中國人“和海洋不發生積極的關係”,有以偏概全之弊,只能適用於中國歷史的某個階段,並不符合中華水文化的全部歷史。

◆ ◆ ◆

◆ ◆ ◆

古人眼中的海洋是這樣的!

古人眼中的海洋是這樣的!

海洋與精神世界

因為地理形勢的原因,中國社會早期的確對大海關注較少。產生於黃土地上的古代文明,重土地,重農業。大禹以來的古代水利,主要是治理河湖以利農耕。大禹、李冰、西門豹、王景、潘季馴、王同春,治水的範圍都是在內河領域。傳統水利的功能是防洪排澇、澆灌、航運。古人所謂“江河安瀾,水潤田疇,河通舟楫”,就是古代水利的基本追求,養殖、捕撈是水利的“副產品”,水力發電更是後起的功能。在古代水利的視野裡,大海只是“導水”的最後歸宿地,而不是治水的對象。隋唐之後才逐漸建立起了對於海的認識和治理,宋代范仲淹在蘇北修築“范公堤”抵禦海水浸灌,體現了治水領域的擴大。近代實業家張謇於1915年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水利專業院校,從校名“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河海大學前身)即可看出,此時的水利有了河海兼治的理念,這在觀念上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河海大學後來成立了海洋學院,研究水的學科由“淡水”拓展到了“鹹水”,當然這是後話。

古人眼中的海洋是這樣的!

古人眼中的海洋是這樣的!

還回到春秋戰國時期來看,那時實地描寫海的作品和文獻不多。先秦諸子的著作中,少數地方寫到海。《老子》一書中,“海”字出現兩次,一次是“澹乎其若海”,意即心像海一樣汪洋無際,“海”在這裡只是一個喻體,並不是言說的本體。另一次出現在那句著名的話裡——“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借用江海的接納眾水來表達“善於居下”的人生哲學,“江海”二字並用,只是“水”的借代式表達,“海”並不具備獨立的意義。《論語》也只有兩次說到海,一次是孔老夫子感慨“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海”在孔夫子心目中是一個遙遠的、可以遁世的地方,其實他老夫子一輩子也沒有到過海邊,不然《論語》裡一定會出現如“子在川上曰”一樣的“子在海上曰”。另一次還不是孔子本人說到海,而是他的弟子司馬牛說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非常鮮明地體現了古代的傳統“地理”觀念——華夏大地四面為海環繞。《孟子》一書中,“ 海”字共出現9 次,主要是在“北海”“東海”“四海”“海內”“海隅”等詞語裡,也是建立在與《論語》一樣的地理觀念之上。對大海有著豐富文學想象和哲學體悟的是《莊子》,“海”是《莊子》寄寓哲學思想的文學形象。一篇《逍遙遊》,借大魚(鯤)和大鳥(鵬)誇張“北海”的浩瀚博大,以及“北海”與“南溟”(南海)之間的遙遠距離。《秋水》篇裡,“河”(黃河)有河神,“海”(北海)有海神,“海”是比“河”更大的水,浩瀚無涯,深不可測,因此,海神的見解、境界,河神不可望其項背。春秋戰國時期的先哲們可能終其一生也沒有實地見過大海,不瞭解大海的真實狀況,但這不妨礙他們與“海”在心靈上發生聯繫,他們已經開始把大海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

聯繫人:劉豔飛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聯繫人:王瑞琨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眾號:jianghezaz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