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眼中的海洋是这样的!

古人眼中的海洋是这样的!

系列文章

古人与海

尉天骄

古人眼中的海洋是这样的!

古人眼中的海洋是这样的!

人们通过海洋、河流与湖泊进行交流与互动,以及交换和传播商品、物产与文化。民族、国家与文明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水路通道交流传播,文明的兴衰与海洋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西方学者通常认为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文明是农耕文明,海洋并没有影响到中国的文化,更没有形成传统的海洋文明。实际上,中国东面临海,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和海洋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古代也曾经有过发达的航海事业,也曾经创造出了灿烂的海洋文化甚至海洋文明,古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被认为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发源地。想要了解中国的海洋文明,自然要从水文化说起。

古人眼中的海洋是这样的!

水文化是在人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全面地看,水,不仅限于淡水,也应当包括咸水(海水)。而我们平时谈论较多的水文化遗产和成果,诸如治水、管水、咏水、亲水,主要集中于江河湖泊井水泉水等水体,可以称之为“淡水文化”,而涉及海的内容在数量上的确是少了很多。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中国产生于黄土地的文化对于大海是疏远的。他在《历史哲学》中把世界分成三个区域:高地、平原流域、海岸区域。他指出:“这种超越土地限制、渡过大海的活动,是亚细亚各国所没有的,就算他们有多么壮丽的政治建筑,他们自己也只以大海为界——就像中国就是一个例子。在他们看来,海洋只是陆地的中断,陆地的天限;他们和海洋不发生积极的关系。”这段话,笔者以前也引述过。但经过研究之后发现,黑格尔说中国人“和海洋不发生积极的关系”,有以偏概全之弊,只能适用于中国历史的某个阶段,并不符合中华水文化的全部历史。

◆ ◆ ◆

◆ ◆ ◆

古人眼中的海洋是这样的!

古人眼中的海洋是这样的!

海洋与精神世界

因为地理形势的原因,中国社会早期的确对大海关注较少。产生于黄土地上的古代文明,重土地,重农业。大禹以来的古代水利,主要是治理河湖以利农耕。大禹、李冰、西门豹、王景、潘季驯、王同春,治水的范围都是在内河领域。传统水利的功能是防洪排涝、浇灌、航运。古人所谓“江河安澜,水润田畴,河通舟楫”,就是古代水利的基本追求,养殖、捕捞是水利的“副产品”,水力发电更是后起的功能。在古代水利的视野里,大海只是“导水”的最后归宿地,而不是治水的对象。隋唐之后才逐渐建立起了对于海的认识和治理,宋代范仲淹在苏北修筑“范公堤”抵御海水浸灌,体现了治水领域的扩大。近代实业家张謇于1915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水利专业院校,从校名“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大学前身)即可看出,此时的水利有了河海兼治的理念,这在观念上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河海大学后来成立了海洋学院,研究水的学科由“淡水”拓展到了“咸水”,当然这是后话。

古人眼中的海洋是这样的!

古人眼中的海洋是这样的!

还回到春秋战国时期来看,那时实地描写海的作品和文献不多。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少数地方写到海。《老子》一书中,“海”字出现两次,一次是“澹乎其若海”,意即心像海一样汪洋无际,“海”在这里只是一个喻体,并不是言说的本体。另一次出现在那句著名的话里——“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借用江海的接纳众水来表达“善于居下”的人生哲学,“江海”二字并用,只是“水”的借代式表达,“海”并不具备独立的意义。《论语》也只有两次说到海,一次是孔老夫子感慨“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海”在孔夫子心目中是一个遥远的、可以遁世的地方,其实他老夫子一辈子也没有到过海边,不然《论语》里一定会出现如“子在川上曰”一样的“子在海上曰”。另一次还不是孔子本人说到海,而是他的弟子司马牛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古代的传统“地理”观念——华夏大地四面为海环绕。《孟子》一书中,“ 海”字共出现9 次,主要是在“北海”“东海”“四海”“海内”“海隅”等词语里,也是建立在与《论语》一样的地理观念之上。对大海有着丰富文学想象和哲学体悟的是《庄子》,“海”是《庄子》寄寓哲学思想的文学形象。一篇《逍遥游》,借大鱼(鲲)和大鸟(鹏)夸张“北海”的浩瀚博大,以及“北海”与“南溟”(南海)之间的遥远距离。《秋水》篇里,“河”(黄河)有河神,“海”(北海)有海神,“海”是比“河”更大的水,浩瀚无涯,深不可测,因此,海神的见解、境界,河神不可望其项背。春秋战国时期的先哲们可能终其一生也没有实地见过大海,不了解大海的真实状况,但这不妨碍他们与“海”在心灵上发生联系,他们已经开始把大海纳入自己的精神世界。

联系人:刘艳飞

邮箱:[email protected]

杂志订阅、广告合作与应聘

联系人:王瑞琨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jianghezaz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