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一小區業主自發草擬「文明養狗公約」

相關部門稱,《東莞市養犬管理條例》已列入立法規劃,正在持續推進

夏季,又到了犬隻咬人的多發期。近日,在東莞南城一小區內,15名熱心業主自發組建了一個“文明養狗籌備組”,商討草擬小區文明養狗公約事宜。據負責牽頭的tommy先生告訴記者,由於東莞目前都還未出臺相關犬隻管理規定,小區養犬存在亂象,業主們才有了此舉。

事實上,今年年初就有政協委員提交提案,建議東莞應儘快出臺《東莞市養犬管理條例》,讓養犬有法可依,規範養犬行為。東莞市公安局近期回覆該提案稱,《東莞市養犬管理條例》作為城鄉建設與管理方面的立法項目已被列入2017年至2021年立法規劃中,東莞正在持續推進該項立法工作。

小區自發組織文明養狗小組

“我家旁邊住戶養的狗老是跑出來叫,有時候還跑來我家門口,家裡孩子小,實在是太危險了!請物業重視處理,督促業主用狗繩,並定期注射疫苗,重視公共安全,讓大家住的放心!”

這兩日,家住南城一小區的謝小姐在群裡發的這番話,很快得到了小區物業的反饋處理。同時,小區養犬的話題也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

东莞一小区业主自发草拟“文明养狗公约”

小區業主正在給狗注射疫苗

業主Tommy告訴記者稱,目前該小區裡有15位熱心業主自發籌備起了一個“文明養狗小組”,正準備聯合物業上門登記小區養犬情況,同時收集業主們的建議,為小區下一步頒佈“文明養狗公約”做準備。

這幾天,群裡的業主們正在群策群力草擬《小區文明養狗公約》,記者看到,這份初稿裡提到:業主養狗應到管理處登記,填寫養犬登記表,便於物業與派出所聯繫辦理辦證手續;同時,攜犬出戶時要由成年人牽引,攜犬人還應當隨身攜帶垃圾袋,隨時將犬的糞便收裝清走。在廣被詬病的同乘電梯問題上,該初稿也列明瞭如攜犬坐電梯,電梯內有小孩和孕婦時,攜犬人應當主動避讓,等下一班電梯等。

“這份初稿的草擬是借鑑了其他一些城市的經驗做法,以及嚴格遵守了《廣東省犬類管理規定》。”籌備小組業主王先生介紹,他也有顧慮,“犬隻難管理關鍵在於人難管,我們自治的公約畢竟約束力不強,比如根本沒有處罰的權力,我們也只能說以公約來加大宣傳。”

东莞一小区业主自发草拟“文明养狗公约”

東莞一小區設置的文明養狗設施

持續推進養犬管理立法工作

事實上,近年來東莞周邊城市,如廣州、深圳以及佛山都已相繼出臺了市一級的犬隻管理規定,如劃定了禁養區域、進行公安App登記管理等。

今年1月份,東莞就有政協委員提案建議儘快出臺《東莞市養犬管理條例》。

政協委員曾平英提出,據相關報道,近十年來,東莞市每年有五萬人次因被動物咬傷而需要接種狂犬疫苗,且近兩年呈上升趨勢。不規範養犬,導致犬隻亂竄,嚇到路人、兒童。

她建議,儘快制定並出臺《東莞市城市養犬管理條例》,讓養犬帶來的問題有法可依,及時規範養犬行為。儘早明確養犬人的責任和義務。

昨日,記者聯繫上曾平英,她本人表示還在持續關注《東莞市養犬管理條例》的進展,她告訴記者,這份提案已經於日前收到了最新回應。辦理單位東莞市公安局在回應中表示,《東莞市養犬管理條例》作為城鄉建設與管理方面的立法項目已被列入2017年至2021年立法規劃當中。目前,東莞市正在持續推進關於養犬管理的立法工作。

小區犬隻管理 幾乎全憑自覺

現象一:不牽狗繩

記者走訪了東莞多個小區發現,目前對於小區犬隻的管理可謂各有各的管法,但似乎全憑業主自覺。

記者走訪時發現,不僅幾乎沒有狗狗佩戴口套,很多居民在遛狗時不使用狗繩,這其中不乏一些大型犬。當記者詢問其主人為何不栓繩,不少主人表示:“我家狗不咬人。”

住在東駿小區的市民李小姐表示,小區裡寵物狗多,目前電梯裡已經張貼了文明養狗的告示,但她觀察到,平時一些小型寵物狗如貴賓犬,還是有人並不牽狗繩的,文明養狗還只是看業主自覺。

現象一:無法辦證

記者還在網上搜索發現,不少市民曾在陽光熱線中詢問如何辦理狗證?如2018年1月13日,市公安部門回應道:根據《廣東省犬類管理規定》第三條:公安部門負責禁養區特殊需要養犬的審批、管理和《犬類準養證》的制發。因東莞市人民政府未劃定禁養區域,尚無法對此進行審批、管理。

好做法:物業統一管理

另一位住在景湖春曉的養狗市民常小姐則分享了小區的好做法,主要是物業來管。

她告訴記者,7月18號,她才帶了自家金毛打了今年的防疫針,都是物業為小區養狗的業主集中安排的。

“物業請了東城農機服務中心上門服務,一開始讓需要的業主登記報名,報名了的業主帶上寵物去會所簽到注射,對到期沒防疫、新增的寵物進行狂犬疫苗注射服務。”她認為,此舉做到了業主養狗有備案有監管,對業主來說也是提供了貼心服務,“如果沒有這項服務,業主就需要自己帶狗去防疫站打的”。

來源|羊城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