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陈绮贞的歌

听陈绮贞的歌

听陈绮贞的歌


前几天在车上有点无聊的时候,忽然想起来去听陈绮贞的歌。陈绮贞这名字,听起来当然是觉得有点老气的,不过她倒是一直保持着少女的声线,然后一直在有着少女的心情。她似乎一直没有结婚,也一直没有孩子,她和阿信陈信宏应该差不多的年纪,在多年前私奔到月球的MV里,我觉得她跟阿信倒是蛮般配的。不过据说陈绮贞的男朋友一直是她自己乐队的一个成员。不过陈绮贞的感情生活什么的,跟她在娱乐圈流行音乐圈的消息一样,都是没那么容易清楚听到的。她这人,很低调。

陈绮贞的歌很多都是在描绘少女、或者女性心情心声。一些细腻的感触、一些特殊的情绪、一些意外不意外的人生感想、当然更多是关于感情尤其是爱情的感悟。没有结婚没有孩子的细腻女性当然更容易有更多非常感性的认知与想法,而这种种的认知与想法也促成、支撑了陈绮贞长久以来的独立创作力。去看更多的世界、去有更多的感想,这样的陈绮贞,很像是当年四处旅行充实自己的三毛。只不过,陈绮贞比三毛的很多思维更细腻、更小女人罢了。

而陈绮贞在多年的流行音乐圈里,也算是比较独特的一个存在。有不少不错的作品,低调、细腻、文艺、多年的保持初始风格,有自己非常独特的存在理念。不仅仅是在流行音乐圈的存在理念,还有生活的存在理念,文艺化的存在理念,以及人生的存在理念。我想,如果她不能保持长久的孤寂,她很难让她的细腻心思一直自我清晰的梳理。如果她有着家庭和孩子,她很难保持她的文艺心态和对细腻音乐的专注度。鲁迅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容易被生活所累了。也有什么人说,伟大的作家或者艺术家必须要长期保持穷困,他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来。陈绮贞的文艺路也与之有些相似。真是有着普通人的纷扰繁乱或者安逸幸福的生活,我想,陈绮贞是很难长久的保持她的小女人的文艺情怀的。

而陈绮贞的歌曲听的久了会有一种让人低落的感觉。因为心思非常细腻、然后种种细细的忧虑和怨诉太多,慢慢叠加,人也会慢慢的觉得心情有些低落,不自觉的有一些内心阴沉,然后不自觉的产生烦躁的感觉。我个人的感觉是,陈绮贞的歌曲,可以短时间的听一听,不适合长久的去播放。就像我们的追求文艺。文艺这个东西,有不少时候去倾心关注当然可以,但是文艺终究是不能占人生命的太大部分的。生存没有那么文艺,而文艺也填满不了人的生活。如果人们能够时不时的文艺一点,有一些细腻情怀和感触,这当然不是什么坏事。只是,这细腻和文艺,终究是不能、也不应该在个人生命中太久的存在的。

而陈绮贞本人对于文艺也有自己一定的偏向。很多台湾的明星都有很明显的贴近日本文化的倾向,比如出过微色写真的林心如,比如很多MV里很容易显现出日本风的陈绮贞。陈绮贞喜欢看日本电影,喜欢木村拓哉,还出过一段自白去表达对木村拓哉的喜欢。而陈绮贞的一些MV里似乎很喜欢描绘异化的人物,比如描绘同性恋的被关怀、喜欢装伪娘的被世人嫌弃,这些异化的主题似乎也容易受到陈绮贞的关注。说起来,或者有点远离世俗不食人间烟火的陈绮贞,自己也觉得,自己有一点异化的倾向,跟那些异化的人们,有一些通感上同病相怜的感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