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吧……症狀這麼多,只是因爲氣虛?早這樣調理就好了!

一天,遇到個寶媽,她說寶寶有好多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辦。

寶寶的情況是這樣的:三歲半,愛流口水、出汗。冬天怕冷,容易感冒咳嗽,總是有痰排不出,特別是上了幼兒園更容易生病了。平時吃得不多也會積食,老便秘,不長肉。

“其實,寶寶就一個問題:氣虛!”

“不會吧……症狀這麼多,就是因為氣虛嗎?”

確實是這樣。現在的寶寶氣虛的特別多,有的家長知道寶寶氣虛,但又半知半解,不太明白什麼是氣虛。今天咱們就說說什麼是氣虛。

一、簡簡單單認識“氣”

中醫用氣來象徵人體最基本的物質,就像物理學將原子視為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一樣,是具有最原始動力和能量的物質。

人體的氣是由腎中的精氣、脾胃吸收運化水谷之氣和肺吸入的清氣共同結合而成。

這樣說起來,可能還是有點籠統,但咱們可以從氣的五大作用來理解。

1、溫煦——維持體溫穩定

氣的第一個作用是:溫煦。

人的體溫恆定在37℃左右,在冬天不會太低,在夏天也不會過高,外界的環境的影響,身體也能夠調節,這就是氣的溫煦作用,就像太陽溫暖身體,或者文火蒸煮湯水一樣。如果火太大,就容易燒乾湯水;火太小,湯水就煮不開。

氣虛會怎樣?

氣虛時,好比火比較小,寶寶容易怕冷,尤其在冬天容易受寒而感冒。

2、推動——推動身體運轉

氣的第二個作用是:推動。

推動什麼呢?

推動血液,促進血液循環;推動食物,促進胃腸蠕動;推動氣體,促進氣血交換;推動淋巴液、組織液,平衡體內液體,對機體起到防禦作用。

氣虛會怎樣?

如果氣虛,推動力不足,血液不暢會淤血,腸胃蠕動不暢會便秘,津液不暢成為痰溼。寶寶有痰排不出,便秘也就是氣虛的表現。

3、固攝——固護氣血流動

氣的第三個作用是:固攝。

固攝是固護、統攝和控制作用。

剛剛不是說氣有推動作用嗎?推動了氣血,同時還要收得住、兜得住。

氣虛會怎樣?

氣虛是血液或津液跑到身體管腔以外來了。比如女性的白帶異常,男性的滑精,還有小孩無原因的出汗多,2歲以上還愛流口水等等。

4、防禦——免疫力保護

氣的第四個作用是:防禦。

每個人每天都要接觸成千上萬的細菌,大多數並不得病,這就是氣的防禦作用。

氣虛會怎樣?

兩個寶寶生長在同樣的環境,接觸了同樣攜帶病原體的人,其中一個寶寶生病了,而另一個寶寶沒有生病,生病的寶寶氣虛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氣虛的寶寶很容易被傳染,尤其是上了幼兒園之後,生病特別頻繁,比同齡的孩子更容易生病。

5、轉化——吸收運化營養

氣的第五個作用是:轉化。

將吃進去的食物轉化為人體所需的能量,就是轉化功能。

常聽人說,以前的孩子好帶,粗茶淡飯就能養活,還很健康,現在的孩子嬌慣得很,可能吃山珍海味都不一定能消化吸收。

氣虛會怎樣?

氣虛的寶寶吃的多,也轉化不成營養,不長胖,或者吃得少,卻消化不了,容易積食。

二、氣虛如何調理?

脾是氣血生化之源,孩子氣虛一開始是由脾胃虛引起的,問題出現後並沒有很好地控制或改善,經過一定時間地積累和發展,變成了體質的問題,叫氣虛體質。

輕度的氣虛症狀可以通過飲食或生活護理來調理,但是如果已經變成了體質問題,單靠護理可能就不夠了。

1、日常的護理

氣虛體質的寶寶飲食可選用健脾益氣的食物,如山藥、黃大豆、鵪鶉肉、香菇、大棗、桂圓。以熱食為主,熬粥或是煲湯可以更加補氣。少吃耗氣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蘿蔔等。

調味清淡,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動氣;生冷的食物也要少吃,容易傷氣;油膩的食物會造成脾胃的負擔,吃得太多也不好。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充足的睡眠,夏季適當午睡。可以做些輕體力的運動,避免用力過猛或過度出汗。出汗時及時擦乾,以免著涼感冒。每個節氣都會有各自的特點和注意事項,順應自然做好節氣的調理也能補氣。

2、如果寶寶氣虛嚴重怎麼辦?

氣虛也容易引起反覆咳嗽、便秘、鼻炎等慢性症狀,生活上的護理可能不足以很好地調理氣虛體質,需要更積極,主動地調理。推拿和穴位貼的調理方式是非常適合孩子的。

推拿,運用各種手法刺激穴位,使經絡疏通、氣血流通,從而改善小兒機體的內環境。如果能夠配合使用穴位貼,將縮短調理週期,早日補足孩子的陽氣,增強免疫力。

穴位貼,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可通過皮膚吸收有效成分,發揮明顯的作用效應。成分不直接入口,減少了胃腸刺激、肝腎代謝的環節,孩子配合度高,父母在家就可輕鬆完成,更容易堅持下來。

足貼,推拿,配合生活護理,能夠很大程度上調理氣虛體質,不足孩子的氣。

氣是用一種象徵的方法來描述人體最基本的物質,氣虛時,氣的作用可能會發生異常,出現多種症狀。但只要分辨清楚,抓住體質的根本來調理,大多數症狀都能迎刃而解。

開頭提到的那個寶寶,雖然出現了很多症狀,但歸結到一點,就是氣虛。

溫煦作用不足--冬天怕冷,容易感冒

推動作用不足--痰排不出,便秘

固攝作用不足--流口水、愛出汗

防禦作用不足--上了幼兒園就老生病

轉化作用不足--吃得少也積食,不長肉

中醫按照氣虛體質給寶寶調理,就能解決根本問題。

不會吧……症狀這麼多,只是因為氣虛?早這樣調理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