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症状这么多,只是因为气虚?早这样调理就好了!

一天,遇到个宝妈,她说宝宝有好多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

宝宝的情况是这样的:三岁半,爱流口水、出汗。冬天怕冷,容易感冒咳嗽,总是有痰排不出,特别是上了幼儿园更容易生病了。平时吃得不多也会积食,老便秘,不长肉。

“其实,宝宝就一个问题:气虚!”

“不会吧……症状这么多,就是因为气虚吗?”

确实是这样。现在的宝宝气虚的特别多,有的家长知道宝宝气虚,但又半知半解,不太明白什么是气虚。今天咱们就说说什么是气虚。

一、简简单单认识“气”

中医用气来象征人体最基本的物质,就像物理学将原子视为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一样,是具有最原始动力和能量的物质。

人体的气是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共同结合而成。

这样说起来,可能还是有点笼统,但咱们可以从气的五大作用来理解。

1、温煦——维持体温稳定

气的第一个作用是:温煦。

人的体温恒定在37℃左右,在冬天不会太低,在夏天也不会过高,外界的环境的影响,身体也能够调节,这就是气的温煦作用,就像太阳温暖身体,或者文火蒸煮汤水一样。如果火太大,就容易烧干汤水;火太小,汤水就煮不开。

气虚会怎样?

气虚时,好比火比较小,宝宝容易怕冷,尤其在冬天容易受寒而感冒。

2、推动——推动身体运转

气的第二个作用是:推动。

推动什么呢?

推动血液,促进血液循环;推动食物,促进胃肠蠕动;推动气体,促进气血交换;推动淋巴液、组织液,平衡体内液体,对机体起到防御作用。

气虚会怎样?

如果气虚,推动力不足,血液不畅会淤血,肠胃蠕动不畅会便秘,津液不畅成为痰湿。宝宝有痰排不出,便秘也就是气虚的表现。

3、固摄——固护气血流动

气的第三个作用是:固摄。

固摄是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

刚刚不是说气有推动作用吗?推动了气血,同时还要收得住、兜得住。

气虚会怎样?

气虚是血液或津液跑到身体管腔以外来了。比如女性的白带异常,男性的滑精,还有小孩无原因的出汗多,2岁以上还爱流口水等等。

4、防御——免疫力保护

气的第四个作用是:防御。

每个人每天都要接触成千上万的细菌,大多数并不得病,这就是气的防御作用。

气虚会怎样?

两个宝宝生长在同样的环境,接触了同样携带病原体的人,其中一个宝宝生病了,而另一个宝宝没有生病,生病的宝宝气虚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气虚的宝宝很容易被传染,尤其是上了幼儿园之后,生病特别频繁,比同龄的孩子更容易生病。

5、转化——吸收运化营养

气的第五个作用是:转化。

将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就是转化功能。

常听人说,以前的孩子好带,粗茶淡饭就能养活,还很健康,现在的孩子娇惯得很,可能吃山珍海味都不一定能消化吸收。

气虚会怎样?

气虚的宝宝吃的多,也转化不成营养,不长胖,或者吃得少,却消化不了,容易积食。

二、气虚如何调理?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孩子气虚一开始是由脾胃虚引起的,问题出现后并没有很好地控制或改善,经过一定时间地积累和发展,变成了体质的问题,叫气虚体质。

轻度的气虚症状可以通过饮食或生活护理来调理,但是如果已经变成了体质问题,单靠护理可能就不够了。

1、日常的护理

气虚体质的宝宝饮食可选用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黄大豆、鹌鹑肉、香菇、大枣、桂圆。以热食为主,熬粥或是煲汤可以更加补气。少吃耗气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

调味清淡,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动气;生冷的食物也要少吃,容易伤气;油腻的食物会造成脾胃的负担,吃得太多也不好。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充足的睡眠,夏季适当午睡。可以做些轻体力的运动,避免用力过猛或过度出汗。出汗时及时擦干,以免着凉感冒。每个节气都会有各自的特点和注意事项,顺应自然做好节气的调理也能补气。

2、如果宝宝气虚严重怎么办?

气虚也容易引起反复咳嗽、便秘、鼻炎等慢性症状,生活上的护理可能不足以很好地调理气虚体质,需要更积极,主动地调理。推拿和穴位贴的调理方式是非常适合孩子的。

推拿,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疏通、气血流通,从而改善小儿机体的内环境。如果能够配合使用穴位贴,将缩短调理周期,早日补足孩子的阳气,增强免疫力。

穴位贴,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可通过皮肤吸收有效成分,发挥明显的作用效应。成分不直接入口,减少了胃肠刺激、肝肾代谢的环节,孩子配合度高,父母在家就可轻松完成,更容易坚持下来。

足贴,推拿,配合生活护理,能够很大程度上调理气虚体质,不足孩子的气。

气是用一种象征的方法来描述人体最基本的物质,气虚时,气的作用可能会发生异常,出现多种症状。但只要分辨清楚,抓住体质的根本来调理,大多数症状都能迎刃而解。

开头提到的那个宝宝,虽然出现了很多症状,但归结到一点,就是气虚。

温煦作用不足--冬天怕冷,容易感冒

推动作用不足--痰排不出,便秘

固摄作用不足--流口水、爱出汗

防御作用不足--上了幼儿园就老生病

转化作用不足--吃得少也积食,不长肉

中医按照气虚体质给宝宝调理,就能解决根本问题。

不会吧……症状这么多,只是因为气虚?早这样调理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