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跳低於每分鐘50次有危害嗎?

八百里流沙河


一般來說,健康人的心跳應在每分鐘60次至100次,若心跳低於每分鐘60次應歸屬於緩慢性心律失常的範疇。緩慢性心律失常有很多種類型,主要是根據各自的臨床表現及心電圖來診斷,並且其有沒有症狀及症狀嚴不嚴重與血流動力學密切相關,常見的類型有以下幾種:

1、竇性心動過緩:如果心率在每分鐘50-60次之間,一般沒有不適症狀。若心率不足每分鐘50次,可能會出現頭暈、身體乏力等症狀。心電圖上顯示是竇性心律,心率在每分鐘40到60次之間。

2、房室傳導阻滯:它的症狀不僅僅與患者的心臟疾病及心臟的功能有關,還與阻滯的部位及程度有很大的關係。Ⅰ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多自己感覺沒有什麼不舒服的症狀。Ⅱ度房室傳導阻滯偶爾會出現心悸、乏力、頭暈、胸悶、氣短甚至暈厥等症狀。Ⅲ度房室傳導阻滯症狀比較明顯,乏力、 暈厥,嚴重者甚至會發生猝死。

3、病態竇房結綜合徵:該病起病比較隱匿,病程一般較長,發展也比較緩慢。早期可沒有任何症狀或者間斷出現症狀。後期可有眩暈、記憶力差,甚至出現暈厥或者猝死,危及患者生命。

至於緩慢性心律失常有沒有危害,危害大不大應因人而異。若是心臟本身或者藥物的原因導致的,比如心肌炎、風溼性心臟病、高血鉀及應用洋地黃類的藥物等,應高度重視,積極治療原發的疾病。除此之外,這種現象在健康人中也可出現,像運動員、重體力勞動者,老年人或睡眠狀態,如果沒有症狀,一般是不需要治療的,也不必太擔心它的危害。注意觀察即可。

本期答主:陳泳淼,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人的心跳低於每分鐘50次是不是有危害,要看心跳慢的原因和人當時的狀態,最主要的是循環狀況(醫學上說是“血流動力學”狀態)。也就是說,看什麼原因引起的心跳慢;還有心跳慢的時候,有沒有缺血的症狀發作,血壓(血液循環)能不能維持正常。


如果沒有心臟病,心臟的結構和功能都正常,安靜的時候心跳慢而勻齊,沒有不適的感覺,活動時心跳能夠很快地快上去,快的時候能到80次/分以上,心電圖也是竇性心律,而且是長期如此,那就沒什麼問題。這樣的人一般喜歡耐力運動,比如長跑、游泳。這樣的心跳慢,在運動員、飛行員里居多,還有一些人是家族遺傳。

但是,如果原來心跳挺快的、或者不慢,突然慢下來;或者心跳慢,活動的時候也快不起來;或者心跳慢,人覺得不舒服,頭暈、乏力、胸悶憋氣、甚至血壓降低;或者慢而不齊,那都可能是疾病狀態,要引起重視。有些疾病會表現出心跳減慢的。比如心臟下壁的心肌缺血、梗死,比如心臟的竇房結、房室結(管起搏、管傳導的部位)發生了病變,比如高血鉀、比如腦壓增高,還有其他很多可以使心跳減慢的情況和疾病。這樣的心跳慢就會有危害,因為存在疾病,因為不能滿足全身臟器的供血,會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出現了這些情況,就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簡單計算心率:下面能看清楚的方格(心電圖紙上都有),每格的長度等於200毫秒(1秒=1000毫秒),每5格時長等於1秒。如果兩次跳動的間隔超過1200毫秒(6格),那心率就在每分鐘50次以下。

緩慢性心律失常心電圖: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那得分情況。正常人的心跳大概會是60-100次/分,當然會有點浮動,這是統計學數據發現的。那是不是說低於60次/分,或者高於100次/分就不正常了呢?未必。得分情況。


比如說,低於50次/分是不是不正常?會有危害?


第一:如果是一個運動員,比如說我們的國足,或者籃球運動員,平素鍛鍊強度很大,身體各個器官組織都需要更多血液和氧氣供應,而供血供氧的主要器官就是我們的心臟,任務多了,工人是不是就得多幹活?是的,所以運動員的心臟也會多幹活多鍛鍊,普通人的心臟一次性泵血可能就60-70ml,但一個專業運動員的心臟可能一次性就泵血80-90ml,總之就會比普通人偏多。既然他搏出量多了許多,那麼心跳就沒必要跳那麼快了,省點力氣。有研究認為:在滿足機體需要的前提下,心跳越慢,活的越長。當然,這個所謂的“越慢”是有限度的,必須能滿足基本需要,否則你跳個10次/分,肯定死翹翹了。

正因為如此,專業運動員的心跳可能會是50次/分左右,有可能低於50次,但不會太低。每一次的心跳都是強勁有力的,這是健康的表現,不會有問題。


第二:如果你不是專業運動員,平素也不怎麼鍛鍊,而你的心率只有50次/分,甚至更低,那你就要警惕了,會不會是有心臟的疾病?比如心律失常?我們說的竇性心動過緩,或者房室傳導阻滯等等。這種病理情況下,心率也會慢的,為什麼?因為心臟的竇房結每發放一次衝動,就會傳遞給其他組織,導致心臟跳動,如果有一兩次傳到不到位,或者人家不配合心臟跳動,那麼心率可能就會變慢了。心率太慢,容易導致缺血,試想一下,我們運動的時候,心跳都是很快的,這就說明運動的時候需血需氧增多,所以心臟拼了命跳動。但如果是有疾病,導致心跳慢,那就麻煩了,可能稍微動一下都會出現頭暈、黑蒙、胸悶等缺血缺氧的症狀,這種情況必須去心內科處理。

先做一個普通的心電圖,如果沒發現問題,那就做一個動態心電圖。所謂的動態心電圖就是揹著一個心電圖盒子24h,24h內連續監測我們的心電活動,這樣能儘量多地發現我們的問題,否則單憑一次簡單的心電圖不容易發現什麼。


就像熊貓醫生我,平素有鍛鍊身體,心率基本也就維持在60次/分,而我身邊一個胖子同事,平時吃得多動的少,前段時間體檢,心率90多,這就是明顯的區別了。


所以,運動是健康之源,一點不假。另外,如果你不是一個愛運動的人,而心率又很慢,記得去做心電圖,排除疾病。


熊貓醫館


心率慢一點其實沒什麼壞處。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心率慢一點,對心臟本身是有好處的。

心臟的舒張時間相對比較長,能夠得到更好的血流供應。心率慢,心臟負擔小,耗氧量也減少。兩方面結合,心臟可以得到更充分的休息。特別是對於冠心病、心衰等有心臟疾病的患者,這樣的好處尤為明顯。心臟病的發作次數可以顯著減少。

心臟跳動速度的快慢靠什麼來調節呢?主要通過植物神經系統和血液內的化學信號兩種途徑來控制。當身體開始運動,耗氧量顯著增加的時候,就會調動心臟加速工作,增加泵血量,同時加快呼吸,以滿足身體的需要。當身體不需要那麼多氧氣的時候,心臟自然就會慢下來,爭取休息的機會。

那麼心率到底可以低到什麼程度呢?

每分鐘心跳數只要能夠滿足當時身體對氧氣消耗的需要量就足夠了。一般認為心率在50次/分以上都是比較安全的。有一部分人可以低至45次/分,也沒有任何症狀。事實上,動態心電圖顯示,人在深夜熟睡的時候,心率可以低至40次/分。 如果發現比這個更低的心率,可能就有事了。

心動過緩會發生什麼事呢?最明顯的症狀都在腦部,表現為頭昏、眼花、甚至暈厥。健康人一般不會出現這種事,雖然他們平時心率比較慢,但是稍微一活動,心率就會根據需要增加。心臟竇房結有問題的患者,心率不能根據需求加快,可能就需要安裝起搏器了。

結論

健康人如果心率如果在40-50次之間,沒有特殊不舒服的症狀,稍微一運動心率就可以加快,就沒有任何危害。

如果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心率低於50就要提高警惕。要檢查排除竇房結功能的問題。如果是服藥引起,引起心率減慢的藥物也要減量。頑固不能糾正的心動過緩,特別是引起反覆暈厥的,應該安裝起搏器。


關注鄭醫生百嗑,瞭解更多常見多發病的知識。


鄭醫生百嗑


心跳低於每分鐘50次,是否有危害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的正常心率是60次~100次/分,這個低於50次的心跳到底危害大不大需要區分是否是病理性質的,是否有造成心跳慢相關的黑蒙、暈厥等症狀。

對於一些中青年人,特別是運動員,可因為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時可出現心率慢,可以出現心率低於50次的情況,但可以沒有任何臨床症狀。包括一些人睡眠時偶然出現心跳低於50次/分的情況,也不見得有太大問題。對於這部分人群,隨訪心率即可,不一定需要特殊處理。如果有症狀可以用藥物提高心率,必要時起搏器治療。


而對於一些由於竇房結出現器質性病變 或因器質性心臟病如心肌炎等造成的嚴重心跳過慢,常還伴有傳導阻滯的情況,多會造成腦部等臟器的灌注不足,會出現黑蒙、暈厥等症狀。如果造成心跳慢的因素是可逆的,可以通過藥物或臨時起搏器對症處理,主要是病因治療,如果是病態竇房結綜合徵等不可逆因素造成的,又伴有對應的黑蒙暈厥等症狀,一般是需要永久起搏器治療的。

總之,心跳低於50次是否造成嚴重的危害,主要還要看慢的程度(如白天平均心率<40次肯定有問題),還有是否造成腦部等臟器灌注不足的情況,如果有,可能就需要起搏器治療。


醫患家


王醫生自己的心跳最慢才40次,當然是在深睡眠中通過動態心電圖監測到的。

王醫生在臨床遇到太多朋友心跳都低於50次。

我們也知道好多運動員的心跳每分鐘不足50次。

那麼有危害嗎?反正王醫生面對這個心跳,沒有害怕,也沒有處理。

我的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稱之為心率;

我們心臟跳動的節律,也就是是否整齊,稱之為心律。


我們正常人的心律,應該是竇性心律,如果不是竇性心律,不管心率多少次,都屬於異常。

我們今天重點說說心率低於50次。

第一、心率受年齡、運動、溫度、喝咖啡濃茶、緊張等等因素影響。課本上寫到心率正常60-100次/分,可是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您並沒有提供這些信息,我們無法準確判斷,我們只能認為是在休息狀態下的心率,不受外界因素干擾的情況下,心率低於50次。

可以見於正常人,尤其運動員或身體素質稍微好的人,或有一部分人天生心率就慢。


第二、慢一點相對好

實驗證明心跳每分鐘100次以上者死亡率遠遠高於心跳較慢者。隨心跳次數加快,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趨勢,有研究顯示,老年人心率每增快5次/分,心梗與猝死的風險增加14%。

我們臨床治療心絞痛或心衰時,我們的理想心率是休息時55次,也是低於60次的。

但這些都是大於50次呀,是的,都是大於50次。

對於50次以下,我們必須要具體看到人,才敢肯定是否有危險。

1、有危險:如果因為心率慢而引起頭暈、黑矇、無力、甚至暈厥,那自然有危險。如果平時很快八九十次,突然慢了,也有危險。

2、無危險:如果休息時,尤其睡眠中心率慢於50次,且活動後能夠快起來,比如根據自己的年齡以及體質可以快到150-170,年輕人活運動員可以更快,這部分人也沒有問題。

3、進一步判斷:需要行動態心電圖檢查,觀察平均心率及最慢最快心率,還要排除其它心臟病。

所以,如果您身體不錯,基礎心率又慢,且沒有心臟病,那麼即使休息時心率慢於50次,也沒有多大風險,因為臨床實踐中有很多健康人這樣。

如果有症狀,或身體一般,或不放心,一定要去做一個動態心電圖進一步評估。


心血管王醫生


人的心跳低於每分鐘50次有危害嗎?


這得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首先看你是什麼情況下每分鐘50次心跳,不好一句話說明有危害或無危害。

正常人安靜時每分鐘心跳70~80次,一般不超過每分鐘60~100次。不過心跳快慢和其它因素有關,因年齡,情緒和工作等情況而變化,如兒童心跳每分鐘120~130次,隨年齡增長而緩慢,勞動和劇烈運動,以及情緒變化能使心跳加快,長期重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能使心跳次數減慢到50~60次,各種心臟病等能引起心律失常。你屬於哪類情況可對症而論。


如果是成年人,安靜時每分鐘心跳50次,已經低於正常人了,從醫學上說叫心動過緩,最低還有每分鐘心跳45次的。你最好去醫院做做檢查,聽聽醫生給你的治療方案。

個人看法(因不知道你具體是什麼情況),假如說,你一直就心跳次數不高,先天性的,就是說,工作勞動挺有勁,吃香喝辣都有味,精神愉快心舒暢,血壓血糖沒有事。那恭喜你,你的身體真棒!如果,心跳每分鐘50次,經常的心慌憋悶不得勁,上下樓梯就喘氣,心肌缺血不擱事,渾身不是正經勁。那麼,不好意思,大概是有心臟方面的毛病了。建議你去醫院查一下,有問題早發現早治療,祝你早日康復!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首先低於50次是低於正常普通人的心跳,是屬於心動過緩的表現。但對於一些特殊群體的人員也會出現低於50次的心跳。首先要看ECG的正常與否。再者就是看患者的自覺症狀。其實這兩方面就已經明確闡述了心跳與射血量的關係。ECG不表現出其他的問題,只侷限於單純的竇房結心動過緩也很規則,平常和運動狀態下根本沒有任何不適自覺症狀。這種狀況屬於正常現象不必要擔心。

如果是竇房結心動過緩ECG有持續的延長或者是偶發的異波現象或者是預激的現象,我們必須要注意及時進行治療。

竇房結心動過緩心動過快和心動過緩同時存在也是病態的,也需要進行治療。


健十商城


這個問題應該辯證的來看,如果一個不運動的人心率維持在50次以下,說明此人心臟功能低下,是有一定的危害,應該去醫院做個檢查。如果是一個經常運動的人,特別是參加馬拉松比賽的,或者是個健身達人,心率在50以下屬於正常的。很多運動員,譬如足球運動員,游泳健將,馬拉松運動員,自行車運動員的心率都是很低的。

我是50後的馬拉松運動員,每天跑步十公里以上,每月的跑量在400~600公里之間,每年要參加幾次全程馬拉松比賽,所以我的心率也是非常低。每次在上海瑞金醫院做體檢時,心電圖醫生總說我的心率太低,只有四十多跳,非常危險,要我做心臟特別檢查,當我告訴醫生我是一名跑者,經常參加運動,就認可我的心率那麼低了。我曾經做過心率測試,早上醒來,在床上心率是最低的,只有36次,平時靜止坐著站著心率在45次左右,慢走心率在72次,快走心率在95次,慢跑(730~700配速)心率在110~130次,中速跑(630~600配速)心率在145~160次,快速跑(530配速)心率在170~180次。

總得來說,經常運動的人心率在50以下是沒有危害的,對於運動很少或者根本不運動的人,心率在50以下可能會有一定的危害。


敢迎潮頭放聲笑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正常成人心率每分鐘60——100次(嬰幼兒80——120次),也就是說年輕人一般心律快 ,中老年心律逐漸減緩。身體強壯的運動員心率也是慢的,有的就在每分鐘50幾次這都屬正常心律(這是因為他們長期鍛鍊身體,心臟功能良好,心臟慢跳就能正常供血) ,但是如果是中老年人, 以前心率正常範圍,最近感覺心率變慢(50次以下),並伴有頭暈、無力、心慌這就是不正常情況了,應該及時就醫。另外還有平常有基礎病的人(比如貧血、低血壓、糖尿病、心臟疾患等),他們本身全身狀況不是很好 ,特別是心臟病人持續出現心率變慢(50次以下),那就必須要引起重視了,特別是伴隨有頭昏、乏力、胸悶、心律不齊等一系列異常症狀,那就說明心臟功能已出現問題,必須及時去醫院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