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人有錢在世時不給子女分了,非要等自己離去再讓子女分財產,你認爲對嗎?

用戶95110445829


老人這麼做真是太明智了,活著時候不分錢,死了之後依法繼承,不偏不倚,晚年幸福。

我們必須要見到很多歷史的經驗的教訓,很多老年人在財產處理問題上存在很多毛病,也因此產生很多後果。

1、未死先分財產的,導致老人無人養,經常寄人籬下,像打乒乓球一樣被兒女推來推去,因為錢財全都分給兒女,自己身無分文,只能看兒女眼色生活,這是悲劇之一。

2、生前財產分配不均,兒女矛盾重重,人為製造家庭矛盾,破壞和諧的氛圍,古人講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些老人偏向兒子,把財產分給兒子而讓女兒養老,這樣是一定會產生矛盾的。

3、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老人只有有錢了,子女才不敢怠慢,自己才能自由的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有錢子女孫輩才願意上門,老人的晚年才會相對幸福。

4、有的老人時常在想要給兒女留點什麼,其實大可不必,老人過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對子女最大的安慰,有時候錢對子女不是最重要的,而對老人是最重要的。

老人去世,房子和地,子女願意怎麼分就怎麼分,至少還有繼承法,兩眼一閉,無憂無慮,這是最明智的。


韓東言


就你的問題我談談自己的看法:首先我肯定地說,老人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

老人還在世,也需要用錢,如過把錢都分給子女了,自己需要錢時,子女不願意拿出來,老人向誰求救啊,這是其一。

其二,老人在分給子女錢產時,不可能分配得很公平,如果子女中有人斤斤計較,還會跟老人鬧,最後是老人拿出自己的錢給子女,反而讓子女恨老人。到了晚年子女們還要推來讓去,沒有人贍養老人。

上述兩種情況,現實生活中多的是,我們幾乎天天在網上可以看到子女們因為老人對錢產分配不公而吵架,可以天天看到因為分配不公,不願意贍養老人的。

老人自己掌握著自己的錢,晚年有病住院不需要向子女伸手,子女願意去醫院護理老人更好,假如子女不願意,或者因為忙,沒時間護理老人,老人完全可以在醫院請護工來護理。

老人自己掌握著自己的錢,晚年子女不贍養老人,老人住家可以請保姆管理家務,費用不需要子女承擔;住養老院,費用照樣不需要子女承擔。老人可以隨意安排自己的生活,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臉色行事,何樂而不為呢?

從客觀的角度講,我支持老人在世時有錢不分給子女,直接自己掌管。到最後一個老人去世後,子女們哪怕是為了老人的遺產,打得血裡撈骨頭,跟老人都沒有關係了。因為老人已經看不見了。免得老人在世時,因為錢的問題經常跟老人鬧,讓老人的晚年過得不安生。

總之,老人離世前還是捂緊自己的錢袋子比較好,這樣做看似無情,其實是對老人、對子女都好。

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歡迎大家一起交流探討!


牽住夕陽的手



謝邀。有些老人有錢在世時不給子女分了,非要等自己離去時再讓子女分財產,你認為對嗎?

老人的財產,由他們自己支配。至於怎麼處理,完全是他們自己說了算。只有好與不好,沒有對於不對。

老人有錢自己拿著,可以讓他們把保障攥在自己手裡,在有病之後,他們用自己的錢付費,覺得心安理得。如果把錢分了再給孩子們要,一是怕萬一拿不出來耽誤自己看病,二是覺得本來是自己的錢反而象用孩子們的錢一樣,張不開嘴了。

我的父母很早就給我們幾個人分了家,只是錢沒有分。他老了以後,我們只管伺候,不用拿錢,還時不時的給我們買點東西。他們百年之後,我們弟兄將其遺產清理了一下,大致分了一下,沒鬧矛盾,覺得也是挺好的。

如果兄弟姐妹不和,老人在生前將財產分割清楚比較好。老人分配,即使不公,孩子們也沒得話說。如果等到百年之後由孩子們自己劃分,往往會引起矛盾,發生衝突,鬧的兄弟姐妹不和氣。

最好的辦法就是老人把存款和財物以及具體分配方案用遺囑方式固定下來,百年之後由本族人士按遺囑進行分配,省的兄弟姐妹你爭我搶,把家鬧的四分五裂。


民諺民俗民間故事


這個問題很現實。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妨說兩個與老人財產有關的故事:

一個故事是威廉·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的《李爾王》。故事敘述了年事已高的李爾王情緒低落,意欲把國土分給三個女兒,在分封的時候,他讓每個女兒都說說對他的愛戴,藉此安慰自己的心。大女兒和二女兒竭盡全力的讚美國王,只有第三個女兒考妮狄婭表達了自己的樸實而真摯的感情。口蜜腹劍的大女兒高納里爾和二女兒里根贏得李爾王的寵信而瓜分國土,小女兒考狄利婭卻因不願阿諛奉承而一無所得。前來求婚的法蘭西國王慧眼識人,娶考狄利婭為皇后。李爾王離位,李爾的女兒立刻變臉虐待他,大女兒和二女兒居然不給其棲身之地,當年的國王只好到荒郊野外露宿。考狄利婭為救父親,率軍隊攻入,父女團圓。但結局卻因戰事不利,考狄利婭被殺死,李爾王守著心愛的小女兒的屍體悲痛地死去。

第二個是發生在身邊的故事。家鄉的鄰居是一個老醫生,育有四個男女,多年行醫,有一些積蓄,子女對他也還比較孝順。八十多歲時,大兒子要在縣城買商品房,缺十多萬元錢。於是就向父親要錢,說反正你的錢也用不完,到你百年以後總有餘下的,我正缺錢,你能不能先給我一些,我可以先寫借條,作為借你的。但老人沒有同意。理由是,我還沒死,也許今後還要用錢,你要錢用,可以先想別的辦法,如果有遺產,一樣可以還債。再說,還有其它弟妹,先給你錢人家怎麼看,怎麼能擺平?這事弄得父子關係有些僵。老頭死後,分遺產,大兒子說,我要錢的時候不給,現在我自己的錢還用不完呢,分錢有何用?我不領情。

所以我的觀點是:

一、從法律上講,老人的對自己的財產有完全的處分權。給不給子女,給多少,何時給,都是老人的權利。對於死後財產的分割,也有立遺囑的權力。當然,老人對財產的分割權利,是在老人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情況下行使的。

二、一般地說,老人活著的時候,財產不宜分給子女。有了財產,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自主地過自己需要的生活。老話說,爹有媽有,不如己有,老伴有,還要伸伸手。要買一些東西啦,要看醫生啦,自己手上沒錢,事事都跟子女要錢,子女再怎麼孝順,都不如自己有錢方便。再說,萬一子女不那麼孝順,就更不方便了。手上沒米,喚雞都不來。年老了,沒錢是萬萬不行的。所以,養老送終的錢,是必須留著的,生前,沒必要把財產分掉。作為有出息的子女,也不應該惦記著父母的養老的錢。

三,對於子女有困難,急需用錢的情況,父母也不應過分拘泥於生前不分財產,該幫助的也要幫助。為避免矛盾,可召集子女,在家人都在場的情況下,商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公平合理又實事求是去處理,在不損害老人利益的前提下,兼顧實際情況。

四,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老人會失去生活能力,比如,成了老年痴呆。處理上,也看到有人家在老人失能以前,把財產先分掉一部分的。留下的財產是透明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矛盾,省得大家都惦記著老人的錢。但今後老人所需的錢,包括生活、護理、醫療等,必須留足,而且如有不足,也必須經子女商定,有明確的來源和保證。

財產問題既十分敏感,又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處理好是一門學問,老年人的財產問題也是如此。但作為老年人,應當明確自己的權益所在,並捍衛它。兩手空空肯定不行。


卯酉鄉音


你看過牆頭記嗎?你一定沒看過才會這樣發問。

就說一去海外拼博了一輩子的老人,到年紀大了,有了點積蓄就葉落歸根,回來給兩兒子各建了套帶院子的寬敞的房屋,置辦了家業,兩院中間只隔一道牆。還替他們各討了媳婦,連兩家的孩子都帶大。兩混帳兒子,開始嫌父親人又老錢又沒。就商量要他在一個兒子住一個月,多一天都不成。一次弟弟過了時間還不來接,哥哥怕弟弟不接過去。就把父親扶到牆頭上。想你還能不接,但弟弟真的沒見來。

老頭在牆頭上坐上半天都沒見小兒子來接,很傷心,這時當年在海外的一老朋友路過把他接了下來。一打聽並替他想了一辦法,治治這兩不孝子。

一天,這老友,只當路過找老頭,對兩兒子漏了口風,說不該呀!你爸我熟,當年他有很多金塊的。置辦了這些應還遠遠沒用完。那一頭他教老頭在床底的木箱裡放兩三塊石頭,偶到半夜,神神秘秘地鼓搗一下弄出一點點動靜來。給孩子聽到到信以為真,那態度都來了個Ⅰ80度大轉彎,變著法子爭著好酒好肉伺候著老頭,直到終老,當兩不孝子打開箱子只看到了三石頭和一張老頭留下的字條。

所以舊社會有句話說,親生仔不如近身錢。不管仔孝與不孝,自己手頭闊綽些總比全交了出去要好,到時自己想刮痧都找不到個錢,反過來要去問晚輩要,看人臉色很不習慣!


小笙常談


不孝的孩子你就是死前不分,老人也不會好過,反過來孝順的孩子不管死前分不分錢,也會孝順。

老人在世是不能過早分錢,自己有錢花著也自由,但是一定要在頭腦清楚時把後世交代清楚,不能認為死後眼不見心不煩,這是極其不負責的行為。

天底下父母都一樣的,天底下兒女也都一樣的,極好和板壞畢竟是少數,但我們都是大多數中的一員,父母的財產永遠是兒女的,但兒女的財產可不是父母的哦,這一點要清楚,再孝順的兒女也不及父母對待兒女的十分之一,更何況久病床前無孝子呢,老人們一定要清醒哈。

弟兄姐妹在贍養老人方面不能斤斤計較,不要怕吃虧,為老人吃虧不算虧。自己到老的時候就會明白。有時候看的多了,總覺得會有報應。那些不孝敬老人的人很多沒有好結果。相反,那些對老人孝敬的家庭會和睦興旺,財源廣進。古人說吃虧是福,總覺得很有道理。

況且老人跟誰生活應該把錢給誰,一日三餐生活起居都需要有人照顧,每天有人陪伴就是很好的盡孝。其他子女應該心理平衡,你們天天圖清靜,老人不跟你們一起生活,省好多雜事。老人願意跟哪個子女說明相比之下這個子女比較順從他們的意願,生活比較滿意。老人願意把錢給他們,也是老人高興的一面和體現。


笑搞


財產永遠都要不死不分,可以立遺囑,但是活著的時候就把錢給子女分了,老了毫無價值了,把命運交給別人是個未知數,靠誰都不如靠自己,你存在的價值決定了周圍人對你的態度,沒有錢,屁都不是,親人之間有時候也是如此,想想看,你一個七老八十的糟老頭子老太太,兜裡還沒有錢,誰會管你啊?即便管,也是久病床前無孝子,這種例子太多了。如果晚年自己兜裡有錢,想買啥就買啥,想吃啥就吃啥,不用看別人臉色,也不用低聲下氣的跟子女張口要錢。爹媽家永遠都是子女家,子女家卻不一定是爹媽家,爹掙錢,兒要花,歡歡喜喜是一家,兒掙錢,爹要花,哭哭啼啼鬧分家。都長點記性吧







霸氣xiao豬豬


我雖然還不到50歲,孩子沒結婚,應該還不到考慮分財產的問題,但是,我的考慮是:如果有多餘的自己備用金以外的資金,我會早早給孩子。

或者讓他投資或者學習,都比放在我手裡強。

年齡越大,感覺需求小了,花錢地方少了不說,連冒險和奮鬥的念頭也基本沒有了。金錢放在手裡不流通如同紙一樣,我倒是願意早早給了孩子。

另外,中國應該醫療保障不健全,所以很多人都在唸叨,萬一年齡大生病如何如何。讓我說,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時候,給自己買個保險,另外就是多學習科學的保養自己的身體。

不要說病痛兒女沒有時間照顧,即便是有,痛苦難道不還是自己承受?

說句比較客觀的話,如果帶病生存,不疼苦還好,如果又痛苦又要拖累家人,我感覺這種活著,其實不如不活著。

這麼說,聽起來很殘忍,但是,我快50人了,如果讓我生病拖累人的活,我會感覺不如不活著。也許,早點擺脫我還能早點再投胎,要個健康身體。

50知天命,錢財不是用來看病和放著等你用的,錢財是用了才有價值的。

誰用更有價值?我認為是奮鬥中的年輕人,而不是老年人。

當然,家裡有多個子女的,會面臨分配財產公平的問題,這當然和父母的智慧有關。沒智慧的父母,當然教不出有頭腦的子女。


FA護膚專家


首先我認為老人最後給子女分財產是完全正確的,但問題是老人活的好好的,把房產過戶子女名下這個怎麼說?舉個例子,我鄰居老人有三個兒子,一個姑娘,姑娘是老大,老人退休也高工資,俗話說:姑娘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這個不錯,這位老人名下有一套房子,另有一些存款,這個姑娘平時也會動腦子,把父母哄的團團轉,老人也偏愛,姑娘覺得她就是這個家的老大,她說了算,而後,把父母名下的房子在和其他弟兄沒有商量的情況下,過戶在自己姑娘的名下,這一點說明一下這兩個老人腦子清晰,房子過戶在女孫子名下的,老人也是願意的。就那一段時間,這個家好緊張,其他幾個媳婦看情況不對也找著藉口跟老人要錢,老人一個一個臭罵,後來才知道老人的存款也被姑娘拿去買房了,正當這個時候,老人住院了,要做手術,但老人拿不出住院費怎麼辦?三個媳婦沒一個出錢的,最後老人給其他幾個弟兄說,這次住院多虧你姐姐,住院費都是你姐墊付的,三個兒子只有聽著不敢發言,現在,姑娘也裝著身體不好,很少回家看父母了,兩個老人就留給兒子了,老二老三也不管事,現在,有事情姑娘包括父母都給老大安排,兒子老大家天天為不知情父母過房子的事情吵架,但兒子不能不管啊,當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83667522


這說明老人其實怕哪個孩子只認錢不認人就再不和老人來往,這樣老人想念孩子也見不著,所以其實這是老人的無奈為難,源於對孩子的愛和不捨。否則就像熟人那樣,合則聚不合則散無所謂了。而現實中就有為了不養老拋棄老人逃避遠方的,所以不要責怪老人,想想理解老人的為難可憐,讓人心疼,因為確實有拿自己和孫輩來威脅老人的。

大多是狠心拋棄老人的孩子,幾乎很少狠心對待孩子的老人,所以其實老人心裡明白哪個孩子孝順,哪個孩子自私狠毒,但作為父母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愛都捨不得,所以這其實就是老人的無奈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