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超跌+低估值,這一板塊成反彈「急先鋒」,機構遊資已入場!

反彈大幕徐徐拉開,在此之前除了之前強調過的《我不是藥神》引發傳媒反彈、芯片領漲外,還有什麼概念值得重視?

簡單談談,為什麼反彈除了做成長股,還能考慮銀保板塊反彈潛力。

第一,"去槓桿"變為"穩槓桿",市場流動性有了較大鬆動,對兩市反彈,尤其是金融股反彈,構成較大幫助。

嚴厲的"去槓桿"政策一直是壓制大盤走勢的關鍵因素。近期央行發佈的《2018年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當中,貨幣政策的思路生變,其中核心表述為"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而在上一期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當中為"穩增長、去槓桿、防風險"。市場仔細對比之後發現,央媽當下貨幣政策針對性有所調整,已經不再提"去槓桿"了。

當前宏觀槓桿逐漸趨於穩定,去槓桿壓力降低,對比之前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穩槓桿"成2018年以來主基調,即"去槓桿"實際上變成了"穩槓桿"。

由於近期內外部衝擊較大,貨幣環境相對寬鬆,十年期國債利率快速下行,再次擊穿3.5%下行,收益率的下行有助於股票市場估值水平的提升,從歷史來看,過去四次十年期國債收率擊穿3.5%下行後申萬小盤指數估值水平均出現過不同程度提升。

嚴重超跌+低估值,這一板塊成反彈“急先鋒”,機構遊資已入場!

此外,本週解禁規模明顯降低,進入8月後,單月解禁規模較上半年均明顯降低,預計解禁減持壓力將會明顯降低。對大盤反彈同樣有好處。

第二,券商板塊不但估值水平低,而且短期有利好刺激,可能成為反彈龍頭。

證監會週日發文,已會同有關部門上報《關於進一步放開外國人A股證券賬戶開立政策的請示》,已獲國務院原則同意。此次主要是放開以下兩類人員在境內開立A股證券賬戶:

一是在境內工作的外國人;

二是A股上市公司中在境外工作並參與股權激勵的外籍員工。

儘管該舉措不會引發增量大幅流入,但構成券商反彈的利好消息契機。

當前券商估值位於2016年熔斷、2015年熊市後的新低,從美國投行估值和ROE擬合結果來看,5%的ROE對應PB即在1倍上下,恰恰符合目前國內券商的整體估值水平。當前中信證券估值1.3倍,華泰、廣發在1.2倍,接近歷史最低。

明顯低估的情況下,券商股近期出現明顯股東增持動作跡象。

7月3日晚間,華泰證券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當天已在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25萬股。

5月31日,山西證券公告,控股股東山西金控通過二級市場增持了104.09萬股,並計劃未來6個月內合計增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000萬股。

因此整體來看,券商板塊強勢反彈條件已經出現。

第三,保險股整體估值也低+中期業績增速仍然維持高位,投資潛力較為突出。

截至5月,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累計原保費同比增速依次為:20%、18%,3%、9%,保費繼續維持較快增長態勢。

目前A股四大上市險企的市盈率都很低,僅在10倍到20倍之間,而各家上市險企今年第一季度的淨利潤同比增速卻遠高於10%,由此看來,保險股的業績及市盈率之間的差距,還是給股價上漲留存了一定的空間。

第四,券商板塊近期遊資流入炒作反彈跡象明顯,保險板塊更是成為市場企穩先鋒板塊。

嚴重超跌+低估值,這一板塊成反彈“急先鋒”,機構遊資已入場!

嚴重超跌+低估值,這一板塊成反彈“急先鋒”,機構遊資已入場!

可以看到,保險板塊已逆勢企穩,券商龍頭方正證券已出現明顯逆勢拉抬動作,本輪指數企穩反彈,銀保或再成反彈先鋒!

從策略上來看:

重點跟蹤上證50核心保險股,以及遊資機構共同參與的二線券商股,可考慮留意:

方正證券、山西證券、中國平安、新華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