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披著P2P理財外衣的非法集資平台投資時一定要遠離!

最近網貸行業持續出現暴雷,據不完全統計,近段時間僅7月前半個月涉及到清盤停業及問題的平臺就達到了131家,這也讓整個網貸行業暴發了一場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信任危機,平臺大規模的清退以及投資人的恐慌,行業大規模的洗牌下,越來越多的P2P理財平臺最真實的一面開始浮現。

那些披著P2P理財外衣的非法集資平臺投資時一定要遠離!

隨著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速度的加快,讓一些不法分子有機會渾水摸魚,掛羊頭賣狗肉,打著“金融創新”的旗號行非法集資之實。然而有些時候,由於一些原因非法集資的行為起初是很難被發現的,畢竟資金去向、資金用途、借款人的身份信息等都很容易造假。再加上有很多的投資人經受不住高息、高返的誘惑,甚至有時候明知這是有問題的已然會抱著僥倖的心裡走進去。

據瞭解,在眾多非法集資的案例中,高息、高返誘惑是最常見的招數。有專家指出,根據現今市場環境比較,當P2P網貸平臺的年化收益超過20%的,基本都是需要遠離的高風險平臺,同時也極有可能存在著資金池的情況。

那些披著P2P理財外衣的非法集資平臺投資時一定要遠離!

因此投資人就需要去學會如何去辨識P2P理財平臺非法集資、詐騙行為呢?

那麼首先就要先了解那些非法集資等騙局的平臺都會有哪些特徵:

1、未經相關部門依法批准便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

2、集資平臺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短信、微信等途徑向社會大眾公開宣傳;

3、集資方會承諾百分百會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給付回報等誘惑;

4、具有社會性,只有向社會公眾集資才能算是非法集資,如果僅限於親朋好友及單位內部集資就並非是非法集資。

那些披著P2P理財外衣的非法集資平臺投資時一定要遠離!

對於近些年來所知曉的非法集資案來看,通常其手段都不是非常的高明,大多都只是充分利用了投資人急於通過投資來獲取高收益,然後通過編造一些故事來誘騙投資人入圈,因此只要投資人能夠保持高度警惕,不貪不嗔不痴,審慎投資,就能防患於未然。

然後就是規避自我,對那些有著潛在問題以及問題已經非常明顯的平臺就需要儘可能的保持距離。如今隨著監管趨嚴,P2P理財平臺的合規性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銀行資金存管、處置存量資管業務、信息披露情況、各種資質證書等都是平臺合規性的體現。如果碰到合規程度並不是很完善的,那就是需要看平臺合規意願和合規進程,無論一個網貸機構的規模有多大、資產業務質量如何,其合規意願和進程都是合規的重要表現,只有這樣的平臺才是值得信賴的。

那些披著P2P理財外衣的非法集資平臺投資時一定要遠離!

還有有許多投資人並不是很瞭解P2P網貸行業,於是就跟風投資了一些有著國資、上市、銀行等背景的P2P網貸平臺,但最終也可能會導致資金出現損失。雖然擁有這些背景的平臺都有著一定的增信作用,但也不排除有些平臺打著虛假背景的可能,在加上即便是有這些背景,如果經營不善依然有暴雷的可能,因此不要太過於相信平臺的背景,也不可過於追求高收益,才能有效避免踩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