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忠誠、嚴紀律、立政德」專題報導」生命的豐碑——追記優秀基層黨員幹部柳西周(中篇)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报道」生命的丰碑——追记优秀基层党员干部柳西周(中篇)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报道」生命的丰碑——追记优秀基层党员干部柳西周(中篇)

工作中的柳西周(右)

1986年,19歲的柳西周擔任土橋行政村青年書記,當年入黨,2004年至今擔任茶棚行政村兩委委員。忙工作的時間多了,顧家的時間就少了。工作32年來,柳西周一心撲在工作上,在妻子劉鳳英眼裡,他就是一個“不顧家”的男人。有時,妻子向他抱怨說,村裡人和他在一起的時間都比她多,柳西周一直覺得對不起妻子,虧欠她太多。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报道」生命的丰碑——追记优秀基层党员干部柳西周(中篇)

柳西周的妻兒在他的遺像前

“他說,你不要發牢騷,你不是沒有首飾嗎?退休以後有退休金,我帶你出去旅遊,給你買個首飾項鍊啥的。”

——柳西周的妻子 劉鳳英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报道」生命的丰碑——追记优秀基层党员干部柳西周(中篇)

屋裡唯一的電器就是一臺用了二十多年的電視和破舊的電風扇

作為村幹部,柳西周每月的收入很低,還不夠他資助村民和日常開支。劉鳳英曾有過抱怨,希望他出去打工掙大錢,但柳西周總是選擇拒絕。

“他說,你這個說法我不贊同,我在這裡幹,有勁,我心裡踏實。”

——柳西周的妻子 劉鳳英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报道」生命的丰碑——追记优秀基层党员干部柳西周(中篇)「“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报道」生命的丰碑——追记优秀基层党员干部柳西周(中篇)

柳西周家的平房還是20多年前結婚時的婚房

勸他出去打工的不止劉鳳英一人,柳西周的好友柳懷聰在阜陽市一家金屬門窗廠工作,他多次勸柳西周跟他去打工,能掙到比村幹部多好幾倍的工資,但柳西周每次都婉言謝絕。

“他說,黨培養我這麼多年,現在村裡事情又這麼多,我放不下,太忙了,出不去。”

——界首市代橋鎮茶棚村村民 柳懷聰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报道」生命的丰碑——追记优秀基层党员干部柳西周(中篇)

2017年,村裡修路時,某建築公司負責人為感謝他協調解決問題,再三請他吃飯被拒後,要送給他兩條煙,柳西周笑著拒絕說,只要能保證工程質量,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报道」生命的丰碑——追记优秀基层党员干部柳西周(中篇)

幾年前,兩個女兒出嫁時,柳西周拿不出像樣的嫁妝,也堅決不收彩禮。四年前,兒子柳兆文考上了寧夏理工大學,卻因家庭拮据,上不起學。最後,柳兆文選擇了先去參軍,得到部隊補助後,再繼續大學學業。在兒子柳兆文眼裡,柳西周是個摳門的爸爸,但也是最大方的爸爸。

“家裡電風扇的線燒斷了,他說修修還能用,傢俱舊了他說又不是不能用;外人有啥困難,他就去送醫院或者借錢給他們。自己家裡這麼困難,還借錢給別人,真的不太理解。”

——柳西周的兒子 柳兆文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报道」生命的丰碑——追记优秀基层党员干部柳西周(中篇)

柳西周的父親柳懷榮今年76歲,至今還住在四面漏風的瓦房裡。有一次,老人找到柳西周,想讓他幫著申報貧困戶,卻未曾想被兒子當面拒絕。為此,老人責怪兒子“不孝”。但柳西周的一番話讓老人心服口服,很快打消了當初的念頭。

“他說,咱不是貧困戶、低保戶,咱不能享受這待遇。不符合政策的事咱不能幹。”

——柳西周的爸爸 柳懷榮

柳西周走了,留給家人永遠無法兌現的承諾。當看到柳西周病重和去世後數以千計的村民自發地前來看望、為他送別的情景時,在家人的眼裡,之前的一切不理解和埋怨都轉化為對柳西周深深的懷念。

“現在理解了,他生病時,很多老頭老太太拄著柺杖過來,攥著他的手說,我們怎麼不能替你死啊……”

——柳西周的兒子 柳兆文

記者手記

柳西周同志舍小家、顧大家,一心為公、兩袖清風,不愧是新時代基層共產黨員的楷模。向柳西周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不求個人名利、不計個人得失,始終堅守廉潔從政的思想防線和行為底線,樹立尚儉孝德、清正廉潔、無私奉獻的崇高境界。廣大黨員要始終把講政德擺在重要位置,做到強化黨性錘鍊,修好大德,強化宗旨意識、守好公德;強化廉潔自律,嚴好私德,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报道」生命的丰碑——追记优秀基层党员干部柳西周(中篇)「“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报道」生命的丰碑——追记优秀基层党员干部柳西周(中篇)

來源 | 安徽之聲記者 丁雨光

本文版權為安徽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廣播獨家所有,

未經許可,嚴禁使用。

“微信公眾號:安徽之聲,ID:ahxwzhgb”

O(∩_∩)O謝謝合作!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