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生之死:保護好自己的善意,惡魔其實一直在人間!

01 震驚

“做人要分清善惡,把你溫暖的手和悲憫的心,獻給善良的人。千萬別信惡人會變好,你即使對他仁至義盡,他本性也不會改變。”

這是寫下《農夫與蛇》的古希臘奴隸伊索,站在古老而落後的公元前6世紀,發出的震耳欲聾的吶喊。

2600多年過去了,吶喊一再響起,悲劇一再重現。

這兩天,一段讓人震驚的視頻,攪動網絡,也牽動人心。

北京一家餐廳裡,兩名年齡相仿的年輕男子相對而坐,低頭點菜。

突然,黑衣男子猛地起身,掏出兇器捅向餐桌對面的白衣男子。

中科院研究生之死:保護好自己的善意,惡魔其實一直在人間!

毫無防備的白衣男子手捂心口倒地,黑衣男子又轉身,對著白衣男子連刺數刀後,高舉雙手歡呼逃離現場。

接二連三的新聞報道,指向這樣的真相:“這又是一起現實版農夫與蛇的故事。”

就在事發前幾分鐘,被同學形容為“陽光自信、熱忱善良的”中科院研究生謝某,剛在朋友圈發了條開心的消息:

“他的高中老友周某,從千里之外的重慶來京拜訪他,他請周到飯店小聚。”

朋友圈發出幾分鐘後,謝某就在驚慌錯愕中,被老友一刀刀捅死在血泊中,再也沒有醒來。

25歲,謝某命殞。若未遇害,他將在一年後,從中科院碩士研究生畢業。

高中同班且互為舍友時,周某和謝某均成績優異,大學又就讀在相同城市。在謝某父親謝中華的回憶裡,謝對周“熱情而誠心”。

誰也想不到,周某竟然對謝某懷恨至此。

02 動機

6月14日,得知周某自家鄉重慶來京,謝某約其在校外的“文軍閣魚頭館”一聚。

下午6時19分,老友相見,謝某為周某拍照,上傳到高中的舍友群。照片中的周某,被夕日同窗評價為“成熟男人”“商務風”。

中科院研究生之死:保護好自己的善意,惡魔其實一直在人間!

謝某被刺殺前,謝某為周某拍照並上傳到高中舍友群(謝某家屬供圖)

飯店工作人員的印象中,二人從進門到入座,都說笑自然,無任何反常。

當時,謝某的中科院同學正在鄰桌用餐。他們結賬離去時,是6時30分左右,謝某正在點菜,突然間,周某拔刀起身。

晚7時,謝某父親謝中華接到謝某導師陳鋒的電話:“馬上來北京,孩子出事了。”

作為轎貨車司機,謝中華常年工作在路上。妻子羅玲負責押車,也算是一種陪伴。

電話打來時,謝中華正駕車在河南平頂山高速上。緊張中,他將轎貨車停在服務區,追問陳鋒究竟發生了什麼。得到的回答是:謝某已離開人世。

趕到北京後,羅玲看了監控視頻,瞬間暈厥。

中科院研究生之死:保護好自己的善意,惡魔其實一直在人間!

監控視頻

謝某的表兄透露,警方通知的初步調查結果是:周某十分清楚地供認,謝某曾在兩年前高中舍友的春節聚會上,對他說過“一些話”,讓他“很不舒服”。

因為勤勉努力的謝某聽聞周某因沉迷網遊,多科成績被掛,勉強本科畢業,勸說周某戒掉網遊,重振旗鼓。

不料,周認為謝如是相勸,是看不起他,當場就和謝吵起來,差點動手。

這兩年來,周某對此懷恨在心,每每想起謝同學的話,“就覺得很不舒服”。於是,就有了開頭,老友千里來會卻以兇案結束的悲劇。

03 周某、謝某其人

周某就讀重慶市重點高中,考試成績一直是年級前三,被視作以北大清華為目標的“學霸”。

周則性格有點內向,但爭強好勝。不僅學習上要強,就連打遊戲、打架,也要做到最好。

2012年高考時,周發揮失常,成績比平時低了40分,只考上了四川大學金融系。

但僅半年,同學們就聽說,周決定退學復讀。二次高考,他仍未實現北清“野心”。

不過,終以本碩連讀的資格,被西安交通大學錄取。

在西交大,如果有一門課不及格將被終止在實驗班的學習。

大三上學期,周意外掛科。保研隨即被取消,分流至普通班,其後,周將實驗班同學“拉黑”,碰面時亦會“逃走”。

如果說,兩次高考,打碎了周某的北大清華夢,那麼這次意外的學業轉變,大概使周徹底喪失了高中時期所擁有的驕傲。2017年本科畢業後,周沒有考研,選擇工作。

不同於周某,高考時謝某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錄取,謝某幾乎完全是其反面。

謝某“開朗、樂觀、勤勉、熱心”。謝不僅自己生活得積極、陽光,對待親朋師友,都十分熱心。

謝的表兄的評價是:“他看不得別人心情低落,別人稍有消極時,總會忍不住去鼓勵人家。”

中科院研究生之死:保護好自己的善意,惡魔其實一直在人間!

謝某生前照片

家境貧寒下,謝某從未接受過父母的幫助。而據西電北京校友會,為減輕家庭負擔,謝在大學4年,均在學校露天泳池作兼職安全員,工資50元一天。

到中科院讀研後,雖每月可領取相關補助,但因身負2.6萬元助學貸款,謝生活極為簡單。

中科院研究生之死:保護好自己的善意,惡魔其實一直在人間!

入讀中科院時的謝某(受訪者供圖)

04 勸惡人從善,是好人最易犯的錯

惡人最根深蒂固的觀念是,所有的不遂我願,皆因離我最近的那個人在搗亂。

2016年1月,澳大利亞一個叫傑西卡的印尼女子,把最好的閨蜜毒死。

下毒的緣由,是傑西卡曾交往一名吸毒且暴力嚴重的男友。

閨蜜看到她在這段感情裡不斷沉淪,就多次勸說傑西卡:

“離開那個渣男,走出這段孽緣,活出自信尊嚴…”

傑西卡不聽,認為閨蜜挑撥離間,看不得自己幸福,就和閨蜜鬧翻。

後來,男友和傑西卡分手。

而無法走出失戀痛苦的傑西卡,認為是閨蜜的“咒語”造就了這樣的局面,就對她下了毒手。

可笑麼?恐怖麼?匪夷所思麼?

在惡人的字典裡,自己如此不幸,都是好人惹的禍;自己命運悲慘,都怨好人施了魔。

勸惡人從善,無疑於惹火燒身,引狼入室,東郭先生救下狼。

中科院研究生之死:保護好自己的善意,惡魔其實一直在人間!

日本暢銷作家東野奎吾在小說《惡意》中,闡述這樣一個觀點:

“好人再多的善良和仗義,也填不滿壞人內心的黑洞和惡意。”

《惡意》中,正直善良暢銷小說家的日高邦彥,就像中科院的研究生謝雕一樣,對老同學野野口修不計回報地幫助。

在野野口修甘做校園暴力的幫兇時,日高邦彥拯救他;

在野野口修想當作家時,日高邦彥幫助他。

……

但日高的善良,從來就不曾感化野野。

因為日高見證了自己所有的不堪,因為日高對比自己所有的不幸,野野費盡心力策劃一場完美的謀殺。

殺死了昔日同窗好友,還給他清白的一生潑上髒水……

文中有段文字,每讀一遍都讓人不寒而慄:

“你明明是我最親密的朋友,

明明你是那麼善良,

明明你知道我猥瑣的過去還幫我保密,

明明你一直在幫我實現理想…

可是我就是恨你。

我恨你搶先實現了理想,

我恨你優越的生活,

我恨我曾看不起的你,

有了光明的前途…

我也恨自己的懦弱,

恨自己運氣不夠才能不夠,

恨自己還沒來得及成功就得了癌症…

我把我對自己的恨一併給你,全都用來恨你。”

這就是惡人最典型的內心獨白。

惡人的心中只有怨和仇恨,沒有愛和感謝。

中科院研究生之死:保護好自己的善意,惡魔其實一直在人間!

05好人不能盲目

這世界終究是好人多,總有好人在,這是正確而樸素的信念。

這世界惡人不會滅跡,惡人很難變好,這是冷靜而清醒的認知。

從杭州保姆縱火案中,被僱主相助卻將其一家四口燒死的保姆莫煥晶…

到東京江歌案中被仗義的江歌勸說停止騷擾,卻把江歌殺死的陳世峰…

不都是被好人相助相勸,卻最終將好人殺害的惡人嗎?

可面對惡人,善良的人們應該怎麼做?不要聖母心氾濫,把自己當救世主。

遇見惡人,不當英雄,不試圖感化,不盲目接納,不一味幫扶。

不管親人朋友,好人都該牢記:升米恩鬥米仇,大恩往往生大仇。遭遇惡人,必須斷舍離。

如果迫不得已非要和惡人過招,那就有足夠的把握讓其一招致命,或者身披比他更硬的鎧甲,手捏致他死地的七寸。

否則,能躲就躲,能跑就跑,能不見就不見,能絕交就絕交。

三十六計,走,永遠是上計。不要過多參與別人的人生。

不管面對好人還是惡人,同學還是戰友,父母還是孩子,你再優秀再有能力,也不要過多地參與他們的人生,事事處處替他們做決定。

讓一個人學會對他自己負責,承擔他所作所為帶來的榮光或惡果,是對生命本身的尊重。

割肉喂狼的事兒,一次就可能要了性命。

中科院研究生之死:保護好自己的善意,惡魔其實一直在人間!

大家要記住,不是我寧願你不善良,而是你的善良,必須建立在保護自己的基礎上之上。

惡人自有天收,保護好自己,一個家才免受悽苦。

本文轉發自:火星試驗室、閒時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