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虧是福的典型,他在殿試之前被要求值班,不曾想卻因此成了狀元

從人性的角度上來說,人都是貪圖小便宜的,對於吃虧從潛意識上就非常牴觸,可往往有時候吃虧也不一定是壞事,雖然現在表面上吃虧了,可在吃虧的後面說不定就跟著福氣了,所以中國有句古話:吃虧是福。這不,清朝就有一個舉人,因為一次“吃虧”陰差陽錯的狀元及第。

吃虧是福的典型,他在殿試之前被要求值班,不曾想卻因此成了狀元

這個看似吃了大虧的狀元名叫畢沅,江蘇人。乾隆22年,他以舉人的身上入職軍機章京,在這個號稱小軍機的機構中負責記載工作。由於畢沅當時只是個舉人的身份,為了能夠有更好的發展,他決定再參加會試。當時小軍機中與畢沅一同參加會試的人還有他的同事諸重光和童鳳三。

吃虧是福的典型,他在殿試之前被要求值班,不曾想卻因此成了狀元

會試結束以後,三人像往常以後又回到了小軍機中處理公務。後來會試發榜時,三個人都中了貢士,皆有了參加殿試的資格,可就在殿試的前一天發生了一件改變畢沅一生的事。殿試前一天晚上,原本是由諸重光值班,可是諸重光為了殿試做準備不想值班,他對畢沅說道:“今天你幫我值班吧!”畢沅不解,問道:“為什麼?”諸重光說道:“要想考中狀元,書法是前提,我們三人之中就你書法最差,即使你去了也得不到狀元,所以不如把複習的機會給我們。”畢沅雖然很不情願,可他想想諸重光說的也對,他們三人之中自己書法確實是最差的那一個,於是,他答應了值班的要求。就這樣,諸重光和童鳳三兩人回去為殿試做準備了。

吃虧是福的典型,他在殿試之前被要求值班,不曾想卻因此成了狀元

兩個人走後,畢沅接到了陝甘總督黃廷桂的一份奏書,奏書上的內容是關於屯田的建議。畢沅閒著無事,就將奏書拿著閱讀了起來。到了殿試時,由於新疆剛剛平定不久,為了發展那裡的民生,乾隆皇帝出了一則關於屯田的題目,這可把這些整日研讀四書五經的學子給難倒了。雖說難倒了其他學子,可對於畢沅來說卻不一樣了,前面說到他剛好在殿試前一天看到了關於屯田的奏書。於是,他將自己看到的奏書,再加上自己個人的見解,很好的完成了考卷。

吃虧是福的典型,他在殿試之前被要求值班,不曾想卻因此成了狀元

到了考官評卷時,畢沅因為字寫的不太好,被評了第四名。到了乾隆皇帝觀看這些考卷時,前三名的回答都沒有讓他滿意的,看到畢沅的考卷時,即使在書法上稍遜於前三名,乾隆皇帝仍對畢沅大加讚賞,當即欽點畢沅為狀元。至於自詡書法比畢沅強的諸重光則是考了個榜眼。所以說啊,吃虧不一定是壞事,將心態放寬,說不定好運就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