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鬧出事的「普特會」

摘要:本來好好的普特會招致美國齊聲叫罵,特朗普主動認錯鬧笑話;鮑威爾國會聽證第二天重申此前聽證立場,美聯儲褐皮書顯示製造商擔憂關稅影響,但經濟仍以適度增長的速度擴張,消息仍然提振美元漲幅;英國6月通脹低於預期,意料之外的數據導致加息預期驟降,英鎊大幅度下跌。

【要聞回顧】

①普京舉行了與特朗普歷史性的會晤。兩人一對一的私聊,原來只安排了半個小時,但最後整整聊了兩個多小時。特朗普最捅馬蜂窩的一句話,就是在普京的記者會上,他說:沒有理由認為( 干預選舉)就是俄羅斯干的,而且,普京極為堅決有力地否認了。

從赫爾辛基回到華盛頓後,特朗普澄清他當時其實把wouldn't說成了would,以至於大家把他的意思弄擰了。他當時想說的意思是:我沒有看到有任何理由,來證明(干預美國大選的)不是俄羅斯;但最後卻說成了:我沒看到俄羅斯這麼做的任何理由。

差點鬧出事的“普特會”

②美聯儲週三發佈褐皮書報告稱,所有地區的製造商都對關稅表示擔憂。並且許多地區報告稱,由於新的貿易政策導致物價上漲和供應中斷。”不過,美國經濟繼續以適度增長的速度擴張。

③英國6月CPI同比增速持平於上月,核心CPI則從5月份的2.1%降至1.9%,創2017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英國CPI數據過後,市場對英國8月加息25個基點的機率預期降至69%。

【解讀】

普特會

不容易呀,幾天前普特會舉行小編就一直納悶著這兩人得承受多大壓力才強行見個面。

特朗普和普京見面能想到最慌的應該還是歐盟吧,以前美國罩著歐洲當上老大的位置;現在特朗普上臺後不爽歐洲不止從美國身上賺錢,軍事還要他們保護,結果就出現了貿易、北約這些么蛾子,其實民粹主義體現在行為上的不同參考奧巴馬在任時期的美國做法還是顯而易見的。

歐洲一看美國這做法不對,就去和俄羅斯緩和關係了,德國和俄羅斯合作建天然氣管道,然後普京又去邀請特朗普會面了,特朗普邊罵歐洲不厚道也屁顛顛的跑去赴會了,這三方的博弈還真是戲劇性的一出好戲。

---------------------------------------------

美元

昨天美聯儲發佈的褐皮書和鮑威爾第二天國會證詞以及特朗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的言論整體對美元指數的提振作用還是存在,其中共同點還是圍繞美國的經濟問題。

美國經濟勢頭強勁的原因很多,比如高油價將會拉動美國能源行業的投資、稅改政策導致的企業支出擴大,甚至包括未來的基建計劃對美國經濟前景都存在趨勢性向好的基礎。

由於經濟表現穩健、通脹率溫和增長推升利率,利率的上漲意味著投資者更高的回報,美元資產吸引力上漲,促使美元指數中期偏向於表現強勁的趨勢。

差點鬧出事的“普特會”

其實特朗普以及其幕僚對經濟的強勁信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後續特朗普政府的立法政策都確實給了美國經濟延續表現強勁的前景。為什麼小編著重複很多次提示11月中期選舉重要性,就是因為這可能影響到特朗普政府後續的立法進程,從而對美國經濟造成影響。

另外注意貿易關稅等的問題。通過貿易爭端對非美國家造成經濟增長的放緩,不要認為美國經濟好就美元一定強,匯率的變化一定要考慮相對性的問題,若非美國家經濟基本面一樣表現強勁,美元一樣不會表現強勢,可參考去年歐元大幅上行的原因,所以如今美強歐弱的理由是並不難以理解的。

---------------------------------------------

英鎊

昨天英國通脹數據的表現一度讓小編有點費解

,因為按理說受油價升高的影響,通脹表現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

通過市場消息來看,6月汽車相關的能源價格上漲2.2%這點是對的,但鞋服價格大跌2.1%,具體原因難以探究,可能世界盃期間英國人都花錢去買啤酒了吧。

歐盟至今沒有對脫歐白皮做出回應,疊加英國國內政局混亂,數據表現不佳,英鎊雪上加霜,顯然現在市場會對其變得更為謹慎。

目前英鎊方向難以明確,可以留意謹記1.30這個關口,如果跌破或將進一步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