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推雲端AI晶片「崑崙」,稱業內算力最高

7月4日,在第二屆百度AI開發者大會(Baidu Create 2018)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帶來了一個又一個的驚喜。除了正式量產L4級無人駕駛巴士“阿波龍”之外,李彥宏正式發佈百度大腦3.0,包括計算、平臺、生態的全線佈局。

百度推云端AI芯片“昆仑”,称业内算力最高

同時,百度推出了中國第一款雲端全功能AI芯片“崑崙”。

百度推云端AI芯片“昆仑”,称业内算力最高

“崑崙”芯片參數亮眼

李彥宏表示,“崑崙”是中國百度雲在大規模AI運算實踐中催生出的芯片,基於百度8年的CPU、GPU和FPGA的AI加速器的研發,20多次迭代而生,性能提升了近30倍,算是迄今為止業內設計算力最高的AI芯片(100+瓦特功耗下提供260Tops性能),可高效地同時滿足訓練和推斷的需求。

據瞭解,百度AI芯片“崑崙”除了常用深度學習算法等雲端需求,還能適配諸如自然語言處理,大規模語音識別,自動駕駛,大規模推薦等具體終端場景的計算需求。

百度推云端AI芯片“昆仑”,称业内算力最高

主要參數方面, “崑崙”為14nm 三星工藝,具備260Tops性能、512GB/s內存帶寬、功耗100+瓦特,由幾萬個小核心構成。"崑崙"中包含訓練芯片崑崙818-300,推理芯片崑崙818-100。

基於這樣的參數,百度方面認為,“崑崙”擁有高性能、高性價比和易用三大特點:

1、高效:針對語音、NLP、圖像等專門優化;

2、低成本:同等性能下成本降低10倍;

3、易用:支持 PaddlePaddle 等多個深度學習框架;編程靈活度高;靈活支持訓練和預測。

打消業界顧慮:陸奇走了,我們依舊AI

李彥宏表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在我們的發展過程當中,對於高端芯片而言,其實一直依賴進口,這是我們這一代IT人心中永遠的痛。”

自2011年起,為了深度學習運算的需要,百度大規模地對AI技術進行投入,開始基於FPGA研發AI加速器,並同期開始使用GPU。在過去幾年中,百度對FPGA和GPU都進行了大規模部署。

架構方面,百度先後成立了AI深度學習研究院、人工智能實驗室,上線知識圖譜、智能醫療、度秘機器人,開放語音識別技術,在搜索、自動駕駛、多模態(視覺、語音、自然語言、數據、多元語義知識)深度語義理解等領域形成護城河。

2017年,陸奇出任百度總裁,百度AI投入進一步增大。今年5月,陸奇離開百度,一度讓業界對百度AI方向有一些質疑。此次百度AI開發者大會的成績,或可打消業界對於百度是否會繼續發力AI的擔憂。

中國著名計算機專家,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認為,中興事件發生後,各界都十分關注發展我國芯片產業,許多互聯網企業和傳統電子企業紛紛表示,要大力投入資金和隊伍發展芯片事業,這種積極性應當肯定。“百度可以發揮他們在AI方面的積累的技術優勢,而且做出的芯片可以首先在它自己的AI平臺及其應用上得到應用,通過應用可以推動芯片的發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倪光南也表示,芯片的成功,需要有生態的支持,這方面百度有較好的條件。

本文綜合自每日經濟新聞、經濟觀察網、證券時報、環球網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