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学校沿革

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于北京,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原校址在北京市玉泉路中共中央党校内。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的创办始于1958年。1958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代表院党组向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呈交报告,建议试办一所大学。聂荣臻于5月21日给中央书记处提交报告:“中国科学院拟办一所大学,我认为是可行的。昨与恩来同志面谈时,他也很赞成。”6月2日,经中央书记处讨论,邓小平批示:“书记处会议批准这个报告,决定成立这个大学。”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审核同意。6月8日,举行第一次筹备会议。郭沫若认为,学校名字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技大学成立, 任命郭沫若为校长。 1959年开学典礼,郭沫若做了精彩的演讲,要求“不仅要创建校园,而且要创建校风,将来还要创建学派”。在郭沫若热心倡导下,中国科大逐渐形成了“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优良校风。

在建校第二年,中国科技大学就被列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全国重点大学。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70年迁至安徽省合肥市。该校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这所由老一辈科学家和开国元勋们共同缔造的新型理工科研究型大学,如今已是全国首批“211工程”和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二、校名赏析

1、关于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在诗歌创作、历史学和甲骨文研究方面成就斐然。建国后任政务院副总理、全国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有《郭沫若文集》38卷。1958年至1978年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赏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名采用郭沫若先生的手书,全文八个大字,这在匾额题写中并不多见。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郭沫若的字很适宜在牌匾中出现,不胜枚举。郭沫若以深厚的学养,崇高的声望,大气的书法获得世人尊重。

校名“中”字和“科”字的竖画皆为悬针,用笔饱满,有千钧之势。“技”字和“大”字的捺画均为反捺,而无雷同,“技”的捺画顺承上一笔而来,起笔较尖;“大”字的捺画则起笔较圆。两个“学”字各有各得面目。此八字均为简体,暗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求新的办学宗旨。其点摇曳之工,裁成之妙,状若凤翥龙蟠,气韵连贯,八法具备,位置天然,俨然有龙虎之气。书写时不见矫揉造作,而体现出字的雄浑厚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