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夜宿涵江龍津社,土地公氣的臉都紅了……

相傳清朝乾隆皇帝,喜歡遊覽,並多次出巡江南。他有時龍車風輦,浩浩蕩蕩,公開出遊;有時卻只帶心腹,逍遙自在,微服而遊。傳說乾隆皇帝曾微服遊過涵江,還夜宿鋪尾龍津社!

乾隆夜宿涵江龍津社,土地公氣的臉都紅了……

話說乾隆帶著幾個心腹,東遊西蕩,黃昏時到涵江,方覺肚飢。於是就走進驛道旁一家賣稀飯的小店。要了一碗稀飯和四碟萊。吃得津津有味,讚不絕口。乾隆心想:朕在宮中,吃透世上山珍海味,未曾吃過這幾種比山珍海味還利口的菜。於是,興致勃勃地問:“店家,此四碟名曰何菜?如此好吃!”店主見這四碟黃蘿蔔、鹹豆腐、醃楊梅和騰瓜片都是平民百姓常用的菜,想必是這客人未曾吃過,就要實言相告。其妻忙攔住。因為她聽客官出言,並非本地人,如果說出這是莆田窮人吃的菜名,顯得不夠雅氣。於是,靈機一動,隨口答道: “客官,此乃興化名菜,名曰:黃鐘,鐵印,金棒槌,鱟扇。”乾隆聽了讚道:平生初嘗四名菜。”

乾隆夜宿涵江龍津社,土地公氣的臉都紅了……

傳說,乾隆飽食農家飯後,步出小店,見天色已晚,若要告知府縣,暴露身份,恐有不便。聽說鄰近鋪尾村有南宋狀元莆田人陳文龍書匾的“龍津社”,順便前往一觀。乾隆一行數人來到社前抬頭見“龍津”二字,凝練道勁,生氣藹然,乃陳狀元所書。 觀畢,進入里社內,乾隆就睡在鐘下的青石板上,並順手把社內的泥塑土地公拿來當枕頭。聽說皇帝佬是真龍天子,土地公受乾隆龍頭之壓,整夜敢怒而不敢言,雖氣得面紅耳赤,但又毫無辦法。天亮後,乾隆就把土地公送還原處。土地公終因血氣難消,成為紅面。此後,龍津社紅面土地公便與眾不同了。據說乾隆睡過的那塊石板,就是盛夏,社內蚊子紛飛唯有那塊石板,人睡上去不但冰涼 ,而且沒有一隻蚊蟲。

乾隆夜宿涵江龍津社,土地公氣的臉都紅了……

後來,乾隆回宮後,還念念不忘這四大名菜,下旨御膳房照做四盤供他佐飯。御廚聽了不以為然,心想江南盛產魚蝦蟹,不外是煎、炸、燉花樣翻新,巧立名目騙騙皇帝佬。於是,精心煮出捲筒黃魚、魚葺鮮盒、髮菜蝦球和油炸龍蝦四盤大菜。乾隆一看牛頭不對馬嘴,氣得一腳踢翻膳桌,咬牙揮揮手,侍衛便將御廚推出午門斬了。

乾隆夜宿涵江龍津社,土地公氣的臉都紅了……

這一來,御膳房亂成熱鍋上的螞蟻,逃命都來不及。後來有人急中生智,買通黃門官,趁傳旨機會,特地付託見到知府,派人找到涵江買來黃蘿蔔、鹹豆腐、醃楊梅和騰瓜片四樣農家小菜。誰知乾隆嚐了正宗風味四大名菜,又鹹又酸咽不下口。御廚奏說:“萬歲! 民間傳說,四大名菜有潔闢,食前須忌油戒葷,熬到腸枯舌幹才食之有味。”乾隆想想,那天他一路遊蕩,熬到口渴,肚餓難當,飢不擇食,吃了自然利口。於是恍然大悟,揮手撤桌,不再責怪御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