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Lauzi


先說答案。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說的是聖王治理天下所需要明白的“道”的動用之理,聖王去偽存真,去文取質,去巧取樸,復歸於道,用道之柔弱。



“反”,復歸的意思,指的是復歸於道。從何處“反”,從人道復歸天道。去人之智巧,去人之妄為。聖王去人復天,這就是“反者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道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聖王守至靜,反於大道,棄絕人道之強為妄作,以天道自然柔弱為用。

這裡的“弱”,說的是以人道觀之,天道至虛,故而視之至弱。其實天道自然無為,不強求萬物聽從自己,無恩而大恩生,無為而天地成,此為“弱者道之用”,聖王以道治天下,也應復歸於道,用道之柔弱。



一些解釋

《道德經》中,有些字,在一些語境中,指的是以人道觀之的狀態,並不是他天然的狀態。

比如說“弱”在這一句中,便是以人道觀之,天道無為之用為弱,人道有為之用為強,然而,天道之弱為長生之道,那些不合天道的人道之強實際上是早亡之道。

再比如說《道德經》中常說的“無為”,同樣是以人道觀之,天道至靜,無人之為。然而無為之為,是真正的自然之為,那些不合天道的人道之有為,實際上是妄為。



《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以妄人之道觀之,不可得天道之美,天道之善。


平凡2850


解釋道德經,無論怎麼解釋,都只是一種角度的解釋,未必是全貌,所以只做參考。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反”有兩層意思:物極必反和正言若反。

物極必反,當一件事物轉化到極致,就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正言若反,很多事情和我們以為的事情正好是相反的。我們以為強大的可能是弱小的,以為愛情是索取,卻不知愛情是付出。很多事情老天爺都把我們的思維設計成相反的。

“弱”弱有軟的意思,也有“謙下”之意。

柔弱勝剛強,這裡柔和弱都是可以活動的,彈性韌性很好,不易折斷。所以可以理解為活物,在易經中叫做“交易”。而剛強,很脆,易斷。所以可以理解為死物,在易經中叫做“不易”。靈活就是按照道的規律運動,所以是道之動。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為人處世,首先要善下,才能轉化交易,才能和光同塵,才能達到真正的目的。所以是按照道的規律運用。


冰雪將釋


這句話語出《道德經》第四十章。可以是詩歌,也可以說是格言。反者道之動,弱者之用。是老子用來闡述道的一種特徵。這句話非常經典,可以讓我們看透人性。我從三個角度分析一下:

第一:反者,道之動。這裡的“反”應該有兩層意思,一種是相反,反面。老子看到了萬事萬物對立面的存在,同時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另一種是:通“返”返回迴歸的意思。第16章講: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整部道德經從字面上共有200多種辯證相反的關係。比如:有與無,生與死,強與弱,陰和陽,雌和雄,損和益,勝與敗,利與害,美與惡,正和奇,靜與躁,貴賤,榮辱,剛柔,禍福,吉凶,大小,高低,長短,難易,前後,智愚,巧拙等等。

所以,反者,道之動。是頓悟道德經非常經典的一句話。

第二:弱者,道之用。平時人們常常強調剛強的一面,認為這是積極向上,具有正面意義,是一種正能量。而老子卻看重它的反面意義,認為柔弱勝剛強。木強則折,兵強則滅,堅強處下,柔弱處上,,柔勝剛,弱勝強,守柔曰強。在我們日常,只有處事柔弱,不爭,謙下,才能成大事。達到:無為而無不為。

第三:我們現實中,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也許你看到的弱,恰恰是一種強。你看到的惡,極有可能是一種大善。我體會很多,一直以來你覺得很大度的人,竟然是特別小氣,他們正是因為小氣而怕別人說,才刻意表現為大度。很多這樣的案例。我們在生活中慢慢頓悟。

我是自哲學創始人,感謝您點擊右上角關注我!





自哲學


《道德經》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一章也不太好理解,字數少,字用的簡單,它的含義就多,所以很難把握。

“反”字,不太好理解,但這句話既然是個排比句,我們就先理解“弱”字。弱,柔弱,老子說過“柔弱勝剛強”,又說“柔弱者生之徒”。結合下文“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此處的“弱者”,當側重於“生”的意義。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那麼在這從無到有,從有到萬物的過程中,是誰在推動,是誰在發揮作用?是道。道的推動和作用的發揮又是以什麼形式體現在物上呢?一為“反”,一為“弱”也。

老子崇尚柔弱,因為柔弱代表了旺盛的生命力。生命剛開始時,正是生命力最強的時候,而這個時候的生命特徵就是柔弱。“物壯則老”,事物成長到強硬了,也就老了,行將就木了。

所以事物在初生時的“柔弱”狀態,能夠得到“道”最大的扶持力度,表現為“柔弱勝剛強”、“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等等。因此道的功用,就在物之“弱”時得到了最顯著的體現。

“道之動”,道之運行。那麼道的運行,又體現在哪裡呢?體現在物之“反”。有正才有反。何謂正?中正不變也;何謂反?往復變化也。有運動和變化,就能在其中呈現出道的運行規律,所以道的運行,就體現在萬物圍繞著“正”的生滅往復變化之中。

萬物生而離其母,為反;滅而歸其根,仍然為反。相對於中正的水平面來說,魚兒無論躍起還是落下,往還是復,都是在做反向運動。中正則不易不變,而有反覆者、有運行變化者,盡皆為“反”。故而以中正為基,“反”之一字,足以概括任何往復變化。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為何會禍福相依,而無休止?因為我們普遍認知的禍或福,均非“正”,皆為“反”,故而會不斷地發生往復變化。以至於到現在我們認為“變化才是唯一的不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沒有真正的好,也沒有真正的不好”,因為我們失去那個“正”已經太久了。

子出於母,故母為正,其子為反;末出於根,故根為正,其末為反;有出於無,故無為正,其有為反;高出於下,故下為正,其高為反。陰陽負抱而成為一個具體事物,正反相牽而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故而母子成國,根末成樹,無有成萬物,高下成空谷。

然而子民不守衛建設自己的國家,子女不返哺照顧自己的母親,則國、家難立;樹不落葉、末不返根,則大樹難存;生而不滅、有不返無,則萬物難續;其高無度、其長無窮,則空谷難成。所以萬物芸芸,仍然各自復歸於其根。

表現出來就是:子民在外守衛,但不能無限去擴張;葉子往上生長,但不能無限去擴展;樹幹往高生長,也同樣不能無限去增長。因為有一個“力”在把它們“抱”回來,緊緊圍繞自己的根本而不遠離。偏離根本過遠的,則“返”之。表現出來就是:高者抑之,有餘者損之,亭者毒之,勇於敢者殺之,強梁者死之,皆歸於——遠者返之。

老子所謂“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這個張弓之力,正是負抱之力。“萬物負陰而抱陽”,弓一拉開,就同時有一個向上的力,一個向下的力,二者一為“負”,一為“抱”,合力而成一個整體。

於大樹這一個整體來說,根為本,葉為末,葉落可再生,根毀則樹亡。因此老子讓我們要把握住本,而不去捨本逐末;要把握住重,而不去棄重求輕;要把握住靜,而不去無靜而躁。因為末依於本,輕依於重,躁依於靜,所以不要去逐末而傷根本。

守根,固本,而“食母”,則為“正”。為“正”者,方能不易,不反,而長久,如此方能“久視長生”。老子推崇的“復歸於嬰兒”狀態,不正是一個離母體最為接近的狀態麼?如此方能得以“食母”,方能得以長生。“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不正是要成就一個“母”的狀態麼?培育他人,成就他人,而己得以長久。

子始出於母時,是為“弱”;末始出於根時,是為“弱”;有始出於無時,是為“弱”;高始出於下時,是為“弱”。所以事物在“弱”小的時候,道對它的扶持作用是最大的,因為天下萬物都起源於這個很弱小的“有”。

在前未起於後時,是為“無”;在高未出於下時,是為“無”;在有未生於無時,是為“無”,所以“有”都來源於這個“無”。故而高以下為基,無為有之本,末由根而生,道為天地母,生天下萬物。


道家大師兄


黑格爾曾說中國語文不宜思辯,又自誇德語義深蘊富,能契悟妙道,並舉Aufheben以相反兩意融為一字為例。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編》中認為黑格爾“不知漢語,不必責也。”譏其“無知而掉以輕心,發為高論,又老師鉅子之常態慣技,無足怪也。”錢氏以為,吾國漢字,一字多意,在使用中,大抵有三種情形:一者並行分訓,再者背出或岐出分訓,三者背出分訓之同時合訓,足與Aufheben齊功比美,當使黑格爾自慚失言。

比如《老子》四十章“反者,道之動”之“反”,有兩義。一、正反之反,違反。二、往反(返)之反,回反(返)。此處《老子》妙用“反”字,其意涵括違反與往返,是背出分訓,同時又同時合訓。

道的運動方式,或相反相成,對立轉化,或物極必反,回到本原,二者兼而有之。前者如“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等,後者如“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如“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大順,即合於正,合於道,正道,與反為違反,於正道為回返。否定、乃至否定之否定,一言以蔽之:反!

無論在自然和人生的領域,任何事情發展到極端,就有一種趨向,朝反方向的另一極端移動。這是老子思想的一個主題,也是儒家闡釋《易經》的一個主題。儒道兩家在此找到了共同語言。千百年來,人們深信這個理論,“反者道之動”,“日中則昃,月盈則食。”簡言之,物極必反。因此,即使處絕境,猶抱希望,居安處,亦思危難。甚至可以說,這是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精神源泉。

反者,道之動。這是講道的運動方式。弱者,道之用。這是講道的運動特徵。《老子》思想的特色是處下不爭,柔弱自持,知其雄,守其雌,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剛。道的運用不是以強迫、暴烈的方式進行,而是以柔弱、無為為特徵。恰如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因為道既相反相成、循環往復,又用之以弱,所以,天下萬物生於“有”,而“有”生於“無”。有無相生,而有以無為用。


莫安排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句話出自於《老子》一書中,可謂是道家的經典語錄,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看待這句話呢?

先來看看譯文:循環往復的運動變化,是道的運動,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萬物產生於看得見的有形質,有形質又產生於不可見的無形質。

這句話看似矛盾,又充滿哲學,其實很多事物的本身就是一個循環系統,比如太陽今天傍晚落山了,第二天早上又會從東方升起,長此以往,循環不斷。

再比如說,海水受熱蒸發成雲,雲會往高原地區飄去(熱脹冷縮原理),然後匯聚成雨雪,下在高原上成冰雪,再慢慢的融化,經過小溪、湖泊、江河等流到海里,這就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

這種運動可以成為道的運動,而道在此間扮演的角色又是微妙的,比如雲朵可能沒飛到高原,就成雨水降下來了,那些水可能還沒流到海洋,就已經蒸發了。

但是道在這裡面是一個比較統籌的角色,它代表著一個規律,儘管中間可能會有一些偏差,但事物的運動還是按照這個規律走的。

道在宇宙中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天下萬物產生於看得見的有形質,有形質又產生於不可見的無形質。事物的發展它可能產生於某種條件,也可能產生於某個想法。

就像我們做某件事情,我們可以依據現有的裝備(條件)去決定做什麼樣的事情,也可以想著要做什麼樣的事情,再去湊足這個條件。

打個簡單的比方,週末我們本來沒有什麼事情,突然瞥見了前段時間某個朋友送的話劇演出票,於是決定去看話劇,這個就叫先有條件再定想法。

另外一種情況則是,近段時間很想看某場電影,於是去買電影票,去看電影。這個就叫先定想法再湊條件。所以這兩句雖然很矛盾的話,放到現實裡,還真的很適應。


戲曲說


《道德經》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反者道之動。道本來無所謂動或者不動,反或者不反。但是我們畢竟是人,人是有主觀、有立場的。所以我們現在,是站在 人的立場來做學問,而不是為學問而學問。中國人的學問都是為 人生而學問,為人要生活,為人要生存發展,為人的站天地而來 做學問,老子就站在人的立場來看自然。 我們都認為死就是生的反,但是會有人會講,生是死的反, 會嗎?大概不會吧?生就叫來,死就叫去,因為那是不同的空 間。所以我們一般人的正反,他有一個,大家不約而同的,共同的認知,死就是生的反,禍是福的反,無就是有的反,從生到死,從福到禍,從有到無,都是一個反字。

我們要知道反,其實有三個意思,第一,就是返回原點, 返回;第二,是發展到反面,任何事情發展到最後一定是到了反 面;第三,相輔相成,你看車輪,上面是向前,下面是向後,向 前向後是同時發生,同時作用的。 動就是運行,所以反者道之動。我們可以解釋說,道的動 變是自然循環,是返本歸源,一下子回到本源,一下子又回到根 源,然後又繼續向外面發展,反覆循環,週而復始,才能夠做到生生不息。

反者道之動,我們可以從現實面來看,人越來越老, 東西越來越舊,事情越來越糟,這是事實。但是這個還是我們很難 去了解的東西,所以老子再加上另外一句話,叫做弱者道之用。 就是老子告訴我們,一個人自處柔 弱,是道的動變,這是最有效的運用。 直的是無法直接變成彎的。你看鋼鐵直直 的,怎麼彎都彎不了,所以你要把它加 熱,讓它柔軟,這樣它就很容易按照你所 需要的形狀去彎曲。同樣,你很剛強的時 候,是改變不了的,你要讓它柔弱,它才 容易按照你所需要的形狀,去做改變。反 過來說,一個人如果始終站在剛強那一面,不自處以柔弱,就無 法循環往復。從道的作用來看,道沒有自己,道是虛的,道是柔的,道是弱的,所以它才能夠生萬有,天地不自生,所以天地生 萬物,這就叫做弱者道之用。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曾仕強微信公眾號!


曾仕強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此句話乃老子的至理名言。若想完整理解其含義,我以為應整段解讀。

在老子《道德經》中,此段話原文為: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我在《老子略談·逼近本原》一書中,對老子的此段話,大義直解如下:

所以尊貴需要低賤支撐,高大得有低下保障。高級領導對從屬常自貶身段,體現的不就是這個道理?大家還不明白嗎!車子房子,只會越買越上癮。珠寶美玉,如無佔有慾望,不過是石頭一塊。反向或對立面的存在,才是宇宙(道)運行的終極動力;最微小的物質內部,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時空之中的萬物,是從無中創生而來,但無,並非"空無",因為即便是真空之中,一樣充斥著最微小的物質、信息和能量。

以上理解,純屬個人意見,供大家參考。


劉怯之


點擊“關注”,一起探討!!!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四十章)

新風堂堂主 2017-04-27 17:34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四十章)

——鄉人淺學,孤陋寡聞,不敢罔言,惟有拜讀!

反 者 道 之 動 , 弱 者 道 之 用 。天 下 萬 物 生 於 有 , 有 生 於 無 。

簡簡單單一句話,陰陽概念躍然紙上。

相反的力量,反倒是道的活力、動力源泉;失敗、挫折是道的另一種作用。

失敗乃成功之母,沒有失敗,何來成功?只有經歷了失敗,才能找到問題所在,為了之後的更大成功避免損失,少走彎路。

世界不可能永遠是光明的,黑暗就在不遠處。不經歷黑暗,怎麼理解陽光明媚的愜意?

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對手的競爭、客戶的不滿意,便是我們讓企業更加成功的動力;一兩次生意的失利,暫時性的挫折,便是我們反思、提高的一種工具。不要害怕挫折,暫時的困難也許可以得到更好的結果。更加不要害怕反對意見,只有聽取、重視反對意見,並且接受了並改進,才能更好的發展。

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很多的人為什麼死的經驗上?就是因為只看到成功的一面,而忽略了對於失敗的重視、反思、預防。

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黑的。馬雲說“今天很困難,明天很困難,後天很光明,但是大多數人死在了明天晚上”。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事業亦是如此,只有不斷的推倒先前的成功,才能不斷的成功,否則就只有失敗,真的只有“無”了。而不是有無相生,生生不息。


新風堂堂主




從失道到得道的這個過程,為反。失道的人,終生沉溺在一堆垃圾裡面,全身髒兮兮的。而終於有人從這堆垃圾裡面走出來,開始聞道然後入道。入道需要丟棄垃圾,接下來就要不停的扔垃圾。扔到最後,連裝垃圾的都扔掉了。這樣就是虛極了。入了虛境,繼而入道,入道篤守之,最終得道。這個向回反的過程,就是道之動。

反回到道那裡就會發現,所有的垃圾都沒有了。什麼都沒有,沒有東西可用,顯得又柔又弱。那麼即便得道了,又如何的經世致用呢?用道的永不停息的生生之根。



看不見摸不著,所以天下萬物生於有, 有生於無。怎麼說呢,慢慢體會吧。

歡迎志同道合的朋友關注我,一起交流學習進步,讓我們一起見證偉大中國時代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