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對自己下狠手的人,都不會過的太差

本文選自中信書院好書快聽欄目。好書快聽旨在用最短的時間,讓你吸收一本書的精華。

本期分享的書是《反脆弱》

敢對自己下狠手的人,都不會過的太差

《反脆弱》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著中信出版社2014年1月

本書是《黑天鵝》的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又一著作,幫你瞭解這個不確定時代的生存法則,讓你不僅不被意外事件傷害,反而能從中獲益

不確定時代指的是什麼呢?

先來聽聽一隻火雞的故事吧。有一隻火雞,養尊處優地生活了1000天,每天都好吃好喝的,什麼也不用幹。屠夫一直很精心地照顧它,這讓火雞堅信屠夫對自己很好,這種信念與日俱增,直到感恩節來臨,屠夫把這隻火雞做成了烤雞。火雞從來沒意識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人們的盤中餐。被宰殺對於火雞來說就是個不確定事件,事情並不在它的預測當中。而這個不確定事件的無法預測就是不確定時代的最大特點。這些不確定事件,就是塔勒布說的“黑天鵝”事件

身處不確定時代,我們其實很脆弱。生活中,你也會遇到很多預想不到的事兒,這種不確定性會導致意外、混亂與挫敗感,甚至有些事會帶來很嚴重的後果,讓你防不勝防。你總希望能幸運地逃脫最壞的結果,但人算不如天算,一旦攤上了壞事,就可能像那隻火雞一樣不堪一擊。誰也不希望自己成為那隻火雞。那應該怎麼辦?有人說,提高防範意識。

敢對自己下狠手的人,都不會過的太差

但是你要知道,所謂的黑天鵝事件就是,它到底會不會發生,什麼時候發生,這些都是根本不可預測的。

《反脆弱》就是要改變你的習慣性想法,通過預測來控制風險是不現實的,那應該怎麼辦?書中提出的對策是:具備反脆弱性。也就是說,本書講的是,雖然我們身處不確定時代,但只要你具備了反脆弱性,你就可以從不確定中獲益。

全文提綱

第一個內容

為什麼說“黑天鵝事件”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很嚴重的後果?

第二個內容

具備反脆弱性的事物為什麼能從這類“黑天鵝事件”中受益?

第三個內容

我們要怎樣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反脆弱性呢?

01

為什麼“黑天鵝事件”的危害這麼大?

人們每天生活的這個世界是日復一日逐步演進的,還是由一系列不確定事件推動著演進的?可能大部分人會選擇前者。但是這個答案是錯的。還記得我們開頭講的那隻火雞嗎?其實,我們這個世界是由不確定事件主導的突變推動的,就像火雞遇到的不確定事件一樣。一個個意外事件對歷史進程產生的影響,比逐步演進產生的影響大得多。

塔勒布說,這些不確定事件發生的次數,遠遠高於我們的認知,只是因為我們太習慣於日復一日的生活,所以忽略了不確定事件的存在。

比如,大家本來在好好工作,突然一架飛機撞到了世貿大廈,9·11發生了,這是大家都沒法想象的意外事件;再比如,本來其樂融融的一家三口,孩子卻突然得了重病,需要花費鉅額醫藥費,讓整個家庭陷入到了生存的窘境當中,這也是難以想象的意外。對於普通人來說,這種天災人禍好像只是出現在新聞報道中,距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很遠。但這樣的事情,在全世界的各個角落,每天都在發生。

敢對自己下狠手的人,都不會過的太差

9·11事件

所以,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黑天鵝事件不可預測,一旦發生影響重大。為什麼黑天鵝事件殺傷力如此之大?這其中的玄機就在於不對稱性。什麼叫不對稱性?我們先來聽一個猶太文學中的故事,你就會明白了。

故事說的是,有個國王,他的兒子不懂事惹怒了他,國王氣極了說要用大石頭砸死兒子。可冷靜下來後,他又覺得捨不得了,畢竟是親生兒子呀。但俗話說君無戲言,國王必須說一不二,否則有損王室的威嚴。那怎麼辦呢?國王的智囊團想出了一個好主意。石頭還是那個石頭,但是他們把原來的一整塊大石頭,切成了1000塊小石頭。這1000塊小石子加在一起,跟原來那塊大石頭重量是一樣的,區別在於,如果朝王子頭上扔1000塊小石頭,王子不會死,但是往他身上扔一塊大石頭,他就必死無疑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1塊大石頭造成的傷害,比加起來同等重量的1000塊小石頭的1000倍要多得多。這就是不對稱性。石頭對人的傷害肯定是隨著重量的增加而增加的,但重量增加1倍,傷害增加的可不只一倍,而是更多。這就是黑天鵝事件要命的原因。在所有黑天鵝事件中,都存在這種不對稱性。也就是說,黑天鵝事件造成的傷害程度,遠高於一系列溫和事件加在一起造成的傷害。

比如喝葡萄酒,一個能喝酒的人,如果每天喝1瓶葡萄酒、連喝7天,可能並不會出什麼問題。但是如果他第一次就喝了7瓶葡萄酒,在剩下的6天不管喝多少水,可能都救不了自己。說到底,規模放大了損失。這就是日常生活中隱藏的不對稱性。

敢對自己下狠手的人,都不會過的太差

這就是本書的第一個重點:不對稱性會放大風險。因為不對稱性,黑天鵝事件對脆弱性事物的傷害程度,遠高於一系列溫和事件造成的傷害。對於脆弱的事物來說,根本抵抗不了這種不對稱性的傷害。

02

培養反脆弱性的重要性

具有反脆弱性,不僅能幫你戰勝不確定,還能讓你從中獲益。通俗地講就是所處的環境越不確定、越混亂、越是隨機、越有壓力,具有反脆弱特性的事物反而會表現得越堅強、越好。也就是說,越強的衝擊,帶來的不是更大的傷害,而是更大的益處。

那麼,反脆弱性為什麼能從不確定性中受益?我們先來看人體中出現的反脆弱的例子。

每個人的身體,就是具有反脆弱性的。

還記得疫苗的發明嗎?疫苗不是藥,其實是病毒,時不時給你的身體注射小劑量的某種病毒,你的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呢?慢慢地,你的身體會產生抗體,對抗這些病毒。其實,給你的身體注射病毒,就好比把你的身體放在了不確定的環境中。只要每一次注射的病毒計量不是很多,這些有害物質反而會讓你的身體獲得免疫能力。這就是藥理學家們所說的“毒物興奮效應”

敢對自己下狠手的人,都不會過的太差

疫苗之所以會發揮作用,就是利用了人體在面對壓力時,激發出的冗餘能力。一點點病毒可以看作是外界刺激,面對這些小小的刺激,人體出現了過度反應。什麼是過度反應?打個比方,其實人體只需要分泌一耳勺的保護物質,就可以保護身體不受病毒威脅,但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太強大了,結果是分泌出了一湯勺的保護物質,這樣,你就得到了冗餘的能力。當你的身體碰到很厲害真的病毒時,這些冗餘能力就派上用場了,就像“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它們會幫你打敗致命病毒。

所以,有害的東西並不是全無益處,平時我們接受一點點衝擊,對人體反而是有好處的,因為這些衝擊帶來的不確定,會激發人體調動自身機能,對抗這種衝擊。一點衝擊沒有,反而不是一件好事。現代醫學表明,人們之所以會患糖尿病和阿爾茨海默病,似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飲食太規律了,沒有隨機性。而一旦哪一天飲食不規律了,人體承受不了偶爾捱餓的壓力,就容易生病了。比起那些養在溫室裡的花朵,路邊的野花生命力更頑強,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脆弱的事物不喜歡波動和變化,只喜歡待在安全的環境中。而反脆弱的事物卻是越挫越勇,環境越是不確定,它們反而越強大。

其實,人體只是大自然冗餘法則的一個縮影,大自然應對各種意外和不確定的方法就是“層層冗餘”,也就是在系統的不同層級都有備份。想想,你為什麼會有兩個腎、兩個肺呢?除了器官,我們的神經系統和動脈系統也有額外的容量。自然選擇給了我們很多看起來用不著的冗餘備份,很多人覺得冗餘是一種浪費,當然如果不發生意外的話,它看起來好像是一種浪費,但是一旦發生意外,這種浪費就變得非常有價值。

敢對自己下狠手的人,都不會過的太差

再進一步探究,具備反脆弱性的事物不但能夠承受衝擊,還能在不確定環境中受益,正是因為它自身也具有不對稱性,也就是說,衝擊增加一倍,益處並不是增加了一倍,而是更多。

我們再來舉個例子,在健身時,假如你選擇了舉重這個鍛鍊項目,那麼你一次舉起100磅帶來的好處要比分兩次、每次舉起50磅帶來的益處更多。因為與舉起50磅相比,舉起100磅,重量增加了一倍,你對抗壓力的能力卻不只增加了一倍,而是更多,同時也帶來了更好的鍛鍊效果。

敢對自己下狠手的人,都不會過的太差

說到這裡,我們已經解開了反脆弱事物的奧秘了,反脆弱為什麼會起作用呢?就像人體本身有自我再生的機制一樣,反脆弱的事物會對外界壓力和傷害做出過度反應,產生額外的冗餘能力,最後實現了肌體的自我再生機制。並且,這種能力具有不對稱性,壓力增加一倍,益處會增加更多。這也正是反脆弱事物能夠在不確定時代受益的原因。

這樣看來,日常生活中的“挫折”和“逆境”,雖然是一種傷害,但它們就像疫苗一樣,用好了也可以激發你的過度反應,讓你產生強於常人的動力和意志力,也就是俗話說的磨鍊了你的意志。於是你從挫折中獲得了一種額外的能力,這是經歷了挫折帶來的創傷後成長。尼采說“殺不死我的會讓我更強大”,就是這個意思。

03

怎樣發揮反脆弱性?

既然反脆弱性這麼重要,那麼,我們要怎樣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反脆弱性呢?

接下來我們就分三步來為你介紹,培養反脆弱性的步驟。

第一步是,降低風險,爭取最大限度的安全。

第二步是,積極進取,爭取最大限度的投機。

第三步是,理性試錯,增加正面黑天鵝事件的概率。

降低風險,爭取最大限度的安全

這裡說的降低風險,並不是我們通常所指的,去買低風險的理財產品那麼簡單。面對風險,傳統的做法是加強預防措施,研究怎麼規避意外的發生

比如古埃及人防範洪水,是根據記錄河水氾濫時候的最高水位來安排防洪措施。日本在建造大型建築時,也是以歷史上發生過最強烈的地震作為預防標準。在金融領域,人們判斷未來金融業可能出現的最糟糕情況時,也是參考歷史上最糟糕的經濟衰退、最不利的利率波動和最高的失業率等因素。

敢對自己下狠手的人,都不會過的太差

其實這些傳統做法,都是為了預防意外,提前把所有的漏洞補上。但是,還記得上一期我們講的不確定時代的特徵嗎?意外根本是無法預測的,能夠預測的就不叫意外了。無論你做什麼樣的準備,在意外面前你總是會遇到更意外的事情,每一次最糟糕的意外也總是打破歷史紀錄。

所以,阻止最糟糕的事情發生,這並不是降低風險的有效措施。塔勒布的忠告是,

承認最糟糕的事情必然會發生,然後去考慮怎麼應對這個糟糕事件,這樣才能爭取最大限度的安全。

我們舉個理財的具體例子來說明,怎樣降低風險。如果你想用手上的流動資金來理財,要怎麼選擇不同風險的理財產品呢?風險低的賺得也少,賺得多的風險也高。有人會說,不如把所有存款都買那些“中等”風險的理財產品好了,這樣風險發生概率要比高風險的理財產品低多了,而且也能比低風險的理財產品賺多一點。你有沒有發現,這樣做的問題在哪裡?

敢對自己下狠手的人,都不會過的太差

這種策略看上去好像在風險與收益間找到了平衡,但其實這完全違背了反脆弱原則。因為,一旦你買的這個所謂中等風險的理財產品投資失敗了,你的損失就是100%的,這實際上是一種更高風險。這就不是我們說的最大限度的爭取安全,而是一種僥倖心理。相當於把所有雞蛋放到了一個籃子裡,脆弱性很高,所有雞蛋機會都是一樣的,要麼都好,要麼都壞。而壞的結果是你無法承受的。

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要屬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美國許多投資銀行為了賺取暴利,採用20倍甚至30倍的槓桿操作。假設一個銀行自身資產為30億,30倍槓桿就是900億。也就是說,這個銀行以30億資產為抵押去借900億的資金用於投資。如果他的投資盈利5%,那麼這家銀行就會獲得45億的利潤,相當於銀行自身資產150%的暴利。但是反過來,假如投資虧損5%,那麼銀行不僅會賠光自己的全部資產,還會欠下15億的債。這種策略是極端脆弱的。

敢對自己下狠手的人,都不會過的太差

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無數銀行在這種情況下破產了。能夠進入投行的人絕不是傻子,之所以他們會做出這麼高風險的決策,就是因為在利益面前忘記了降低風險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約束自己,儘量規避風險確實很重要。要減少讓自己暴露在致命風險當中的概率,比如高收入但很危險的工作,還是不要去做了。

積極進取,爭取最大限度的投機

這裡面就要用到反脆弱性事物的本質屬性,不對稱性。怎麼理解呢?我們還是先看一個例子。

有位古希臘哲學家叫泰勒斯,因為掙錢不多,別人常諷刺他說:“有能力的人從商,沒能力的人研究哲學。”他聽了很不高興。於是有一天,他做了一件驚人的事:他決定租用他所在城市所有橄欖油壓榨機的季節性使用權。也就是說,他跟橄欖油壓榨機擁有者約定,在來年春天,不管市場行情怎樣,他都會租用這些壓榨機,到時候擁有者就不能再把這些壓榨機租給別人了。並且就算是橄欖大豐收,壓榨機特別搶手,租金也不能上漲。

泰勒斯這邊呢,會先預付租金給擁有者。實際上,這就是最早的期貨交易。這樣,泰勒斯就以比較低的租金租下了來年春天壓榨機的使用權。沒想到他運氣太好了,第二年橄欖大豐收,橄欖油壓榨機的需求量飆升。他高價轉租壓榨機,從中賺了一大筆錢。賺了錢之後,他又回到了哲學的老本行。

敢對自己下狠手的人,都不會過的太差

泰勒斯為什麼會成功賺到錢呢?有人說,那是因為泰勒斯掌握天文學知識,他預測到當年橄欖一定大豐收。這樣的解釋掩蓋了問題的關鍵,其實泰勒斯的聰明之處在於他很好地利用了因果之間的不對稱性,怎麼理解呢?玄機就在泰勒斯和壓榨機擁有者簽訂的那份合同。

在那份合同當中,泰勒斯要預付租金,來買壓榨機的使用權。我們看,泰勒斯的付出是一定的,不管第二年的行情怎樣,他都只用付出一點點租金就可以了,而他的可能收益卻是無限的。如果行情好,他可以提高租金,再租給別人,享受溢價。行情不好的話,他可以以較低的租金出租,可能收回成本,也可能小賠一點點。

看到沒有?泰勒斯如果有損失,這個數額是有限的,是他可以預見的,也就是說只要他預付的租金控制在他能承受的範圍內,就算賠了也不至於讓他傾家蕩產,而他一旦賺了,卻沒有上限,租金翻好幾番都有可能。這就是有利因素大於不利因素。泰勒斯成功地製造了不對稱效應:付出的代價非常非常小,而潛在收益卻要大得多

敢對自己下狠手的人,都不會過的太差

反觀出租一方呢?壓榨機擁有者的收益是固定的,不管到時候行情怎麼樣,他們只能拿到合同中規定的那點租金,雖然看似沒損失,但也沒有太多收益。而如果來年行情好的話,市場實際租金高出合同約定的租金,差價其實就是他們的損失。看來這筆買賣還是泰勒斯划算。

泰勒斯製造的這種不對稱性具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改變一點,另一端的收益會放大很多。這就是我們說的積極進取,做到最大限度的投機。不過這種投機策略一定要跟我們剛才講的第一步結合著用,也就是先做好降低風險的措施,再去爭取最大限度的投機。因為即便投機失敗,它的損失也是可控的。把降低風險和積極投機這兩步結合起來,就是作者所講的槓鈴策略。

你可以在頭腦中想象槓鈴的樣子,中間一個槓軸,兩端加重。在槓鈴策略中,兩端代表了我們針對極端情況採取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端的態度是積極的,爭取最大限度的投機;另一端的態度是保守的,爭取最大限度的安全。

敢對自己下狠手的人,都不會過的太差

我們說槓鈴的兩端,要麼是最大限度的投機,要麼是最大限度的保守,不存在中間策略。槓鈴策略就是這兩種態度的組合運用。注意,是同時運用這兩種完全性相反的策略。

在生活中,我們如何應用槓鈴策略呢?

比如,還是拿買理財產品來說。為了爭取最大限度的安全,你可以把90%的存款存銀行,剩下10%的存款拿去投資。為了最大限度的投機,你應該把這部分錢拿去買風險最高的理財產品。這樣,你的損失風險僅來自於這10%的投資,而且你知道,你的損失最多隻有10%,但你的收益是沒有上限的。這就是槓鈴策略。

理性試錯,增加正面黑天鵝事件的概率

前面我們講的都是負面的黑天鵝事件,其實還有正面的黑天鵝事件,比如像天降橫財這樣不常發生的好事情,這種事情雖然也是無法預測的,但我們能不能增加它們發生的概率呢?方法就是嘗試理性試錯

2007年,有一位叫斯德姆的船長,在海底發現了一艘二百年前的沉船,這艘沉船的價值居然高達10億美金。難道這位船長是撞大運撞到這隻沉船的嗎?並不是。他早就知道這艘船的來歷,據記載這是一艘西班牙護衛艦,搭載了很多財寶。1804年英國人在葡萄牙阿爾加維附近擊沉了這艘船。為了找到這艘沉船,斯德姆船長就用了理性試錯的方式。

敢對自己下狠手的人,都不會過的太差

他先在地圖上把可能出現沉船的海域畫出一個個小方格,然後進行分析,在每個格中標註出沉船出現的概率,然後按照概率從高到低安排搜索的優先順序。制訂好搜索計劃後,他就開始對每個小方格進行地毯式搜索,確保每個最高概率的小方格沒有沉船之後才轉移到下一個較低概率的海域。就這樣,他一個小方塊一個小方塊地找,逐漸縮小搜索範圍,那麼他每一次在搜索下一個領域的時候,發現沉船的概率都會增加一點。斯德姆就是用這樣的方法找到了很多海底的寶藏,包括那艘沉船。

當然,試錯並不是漫無目的地隨便犯錯,這樣是在白白浪費你的時間,所謂理性試錯,是想辦法用最低的成本在最高的概率中進行嘗試,這樣的試錯就會變得有價值,正確的道路就會慢慢被你試出來。這種方法,能夠讓你在不確定時代增加更多主動權。

好,明白了什麼是理性試錯,我們看看如何在生活中運用這個方法。

比如,在十幾年前,還沒有幾家網站的時候,你發現了商機想要開一個網上鞋店,應該怎麼做呢?通常的方法是,先拿下幾家品牌商的代理權,然後從這些品牌商那裡訂貨,再搞定物流和支付系統。但等你把這些都準備好的時候,你才發現,萬一沒人買鞋怎麼辦呢?畢竟鞋跟手機啊書啊是不同的,鞋是分尺碼的,如果大家都覺得只有親自試穿之後才能放心購買,沒人敢在網上買鞋,你不就只能坐等賠錢了?這是直接違背槓鈴策略的,風險太高。

敢對自己下狠手的人,都不會過的太差

所以,對於開網店,最可能出現問題的地方在於用戶的購買需求。這就是你要進行試錯的地方,你要提前判斷一下會不會有人真的在網上買鞋。怎麼驗證呢?方法很簡單,只要到周圍的鞋店拍一些照片,然後放到網上,如果用戶感興趣了,從你這兒下單了,你再到鞋店把這雙鞋買下來,給客戶郵過去,然後看看對方的反饋。再多試一段時間看有沒有更多的人買。如果真的反饋很差,或者根本沒人會買,你可以再嘗試賣其他的產品。

你只花了兩週時間,卻成功驗證了一個你本來需要花兩個月才能完成的事。雖然會失敗,可是你的損失很小,而且,你沒有成本,不需要任何存貨。這就是理性試錯的好處。

其實,錯誤本身也是一種冗餘,他們都是你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一個個備份文件,繞過這些坑,你就可以增加在不確定性事件發生時獲益的概率。

觀點總結

首先,“黑天鵝事件”不常發生,但是一發生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是因為

黑天鵝事件中的不對稱性會放大風險

黑天鵝事件對脆弱性事物的傷害程度,遠高於一系列溫和事件造成的傷害。脆弱的事物根本抵抗不了這種不對稱性帶來的傷害。

其次培養反脆弱性很重要

反脆弱性為什麼會幫助你在不確定性中受益?原因是,就像你的肌體本身有自我再生的機制一樣,在隨機性、波動性、不確定性的環境下,反脆弱性會激發肌體對外界壓力和傷害做出過度反應,產生額外的冗餘能力,這也讓具有反脆弱性的事物具有了不對稱性,也就是說,衝擊增加一倍,益處並不是增加了一倍,而是更多。這也正是反脆弱性的本質。

第三,要學會在生活中使用反脆弱性

第一步是要做到降低風險,爭取最大限度的安全。第二步是要積極進取,爭取最大限度的投機。這兩步結合在一起就是槓鈴策略。一方面最大限度減少不利因素帶來的傷害,然後利用不對稱性,讓有利因素大於不利因素,讓你決策正確所得到的利益總是大於決策錯誤所受到的傷害。從長遠來看,你就會從不確定性中受益。

最後我們講到第三步,理性試錯,想辦法用最低的成本在最高的概率中進行嘗試,增加正面黑天鵝事件的概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