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無僅有的「紙片炸彈」:日本本土遭遇的首次空襲,竟來自中國

絕無僅有的“紙片炸彈”:日本本土遭遇的首次空襲,竟來自中國​ 隨著南京於1937年12月被日軍攻陷,抗戰局面越來越艱難。中國空軍在經歷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之後,損失殆盡。即使如此,國民政府當局依然實施了一項空襲日本本土的計劃。中國空軍飛躍東海,用“紙片炸彈”成功在日本九州的長崎,佐世保軍港和八幡等城市實施了一場宣傳示威性的人道主義空襲,堪稱日本本土有史以來遭遇的首次空襲,在國際引起巨大反響。 1937年12月國民政府首都南京被日軍攻陷---------

>>人道遠征計劃<<

---------早在抗戰初期,蔣介石就有了轟炸日本本土的想法。1936年末,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本部制定1937年度的《國防作戰計劃》時,就明確提出了轟炸日本本土,爭奪制空權。但由於國民政府對中國空軍的飛機數量、特性以及飛行員的能力都不甚瞭解,加之前線更加需要爭奪制空權和對敵戰術轟炸支援,遠征日本的作戰計劃便暫時擱置下來。1937年底,蘇聯空軍的支援使中國空軍士氣大振,但地面戰線節節敗退。國內外有不少人認為,抗戰已無勝利的希望,主張放棄抵抗向日本投降。為挽回頹勢,蔣介石覺得需要有一次重大軍事行動,來鼓舞民眾的抗日士氣。遠征日本的計劃,再次被提上日程。中、蘇飛行員在漢口機場。


絕無僅有的“紙片炸彈”:日本本土遭遇的首次空襲,竟來自中國


從左至右為:卡莫寧 B.B(航空機械師)、中國飛行員、列別傑夫 A.A、翻譯1938年3月,遵照蔣介石的指令,中國空軍重新制定了《空軍對敵國內地襲擊計劃》,準備以寧波、諸暨兩機場為出發基地,於1938年5中旬,空襲日本九州的長崎、佐世保軍港和八幡等城市。佐世保軍港是日本海軍的一個重要基地,八幡擁有日本主要的鋼鐵企業,對這兩地進行襲擊,可以對日軍起到很大的震懾作用。當時中國空軍擁有的遠程轟炸機,包括:意大利薩伏亞、美國道格拉斯、德國亨克爾、伏爾悌V11、諾斯羅普2EC和美國馬丁139WC等各種輕重轟炸機。由於日本西南部的九州距離中國東海海岸近1000公里,往返2000多公里,因此僅有美國馬丁139WC重型轟炸機能擔此重任。抗戰初期面對強大的日本航空兵,中國空軍駕駛著落後的飛機英勇反擊,中國飛行員的壽命平均不超過6個月1935年,中國向美國定製了9架馬丁轟炸機,直至1937年8月才全部運抵中國。馬丁139WC是B-10B 重型轟炸機的外銷型號,也是當時中國空軍裝備的最先進的飛機,與美軍裝備的不同之處,只是發動機排氣管位稍有改動。但由於馬丁機的數量有限,僅靠幾架飛機投彈轟炸,無法起到震懾的效果,還有可能遭到日本大規模的轟炸報復。


絕無僅有的“紙片炸彈”:日本本土遭遇的首次空襲,竟來自中國

於是,國民政府當局決定,派出兩架馬丁轟炸機用宣傳單代替炸彈,在日本本土拋灑,以啟發日本民眾反戰的情緒,並造成國際影響,也顯示出我全民抗戰的決心。時任航空委員會秘書長的宋美齡將這一次遠征日本本土稱作是人道遠征。蔣介石核准《空軍對敵國內地襲擊計劃》之後,中國空軍進入了準備階段。由於中國空軍飛機沒有遠程通信和導航設備,且中國飛行員的技術有限,更沒有跨海作戰經驗,執行轟炸任務的人選一直懸而未決。畢竟當時中國政府財力有限,每一架轟炸機對於中國空軍來說都是相當珍貴的。

--------->>為了榮譽主動請戰<

1938年初,由於原中國空軍第二大隊第14中隊飛機損失殆盡,便將原來由美、英、法、荷等國的多名志願飛行員組成的外援隊改為直屬空軍司令部的國際第14中隊,馬丁139WC轟炸機就屬於該中隊管轄。由於馬丁139WC轟炸機及相關資料都掌握在第14中隊外籍人員手中,蔣介石外籍顧問端納建議派美籍飛行員李爾德上尉擔當人道遠征駕機任務。但沒想到,李爾德獅子大開口,要求10萬美元作為酬勞。


絕無僅有的“紙片炸彈”:日本本土遭遇的首次空襲,竟來自中國


得知此事後,徐煥升覺得這是一次揚我國威、提升中國國民士氣的特殊任務,需要中國人自己完成。因此,他主動請戰,通過宋美齡推薦,最終蔣介石同意了。徐煥升自中央軍官學校第六期畢業後,被選入中央航空學校,第一期受訓,又後前往德國航空學校,意大利空軍專科學校深造6年,學成回國後任航空教官,蔣介石專機駕駛員。經過縝密部署,航空委員會決定把這個機密任務交給中國空軍新編的神鷹中隊的中隊長徐煥升上尉。徐煥升為了接管馬丁轟炸機,又不讓李爾德等外籍飛行員洩密,徐煥升頗費了一番周折。1938年3月,他利用日機來襲的虛假情報,將14中隊調往成都。降落後,便通過地面部隊的配合,將馬丁機控制起來。直至第二天外籍飛行員返回機場,他才出示了相關證明文件,並說明將由中國飛行員完成遠襲日本空襲任務。原以為即將獲得10萬美元豐厚酬金的外籍僱用飛行員們,聽到這個消息非常氣憤,一個名為吉鵬的飛行員直接掏出手槍向徐煥升射擊,但沒有擊中。衝突過後,外籍隊員們自覺失去了要價的條件,也只好接受遣送漢口的安排。


絕無僅有的“紙片炸彈”:日本本土遭遇的首次空襲,竟來自中國


航委會立即以作戰不利,軍紀渙散為由,解散了這支僱傭兵。第14隊重新恢復為純粹中國人的編制序列。為了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航委會又從第八大隊第19中隊以及中央航空學校調來數名優秀飛行員,參加集訓。最終,挑選了8名精英,包括徐煥升、佟彥博、蘇光華、劉榮光、蔣紹愚、雷天眷、吳積衝、陳光鬥,成立特別轟炸中隊。由徐煥升為正駕駛員,駕駛編號為1403的長機,佟彥博駕駛編號為1404的僚機,計劃在5月中旬選擇一個月夜執行遠征任務。

--------->>首抵日本本土<

5月正值長江流域的梅雨季節,氣候不利於當時僅靠目視飛行的中國空軍完成任務。徐煥升提前飛抵寧波觀察推測氣候變化。1938年5月19日下午2時,航委會接到徐煥升從寧波發來的電報,請示立即執行任務。特別轟炸中隊接到命令,立刻從漢口的王家墩機場起飛,先向南直飛避開長江沿岸日軍的耳目之後經由南昌、衢縣飛抵寧波櫟社機場。空軍第十四中隊的第3號馬丁139WC轟炸機,徐煥升遠征日本時的座機當晚23時30分許,徐煥升和佟彥博分別駕駛馬丁1403、1404號轟炸機,從寧波櫟社機場起飛,沿舟山群島南端避開日機防空警報系統,直指日本方向飛去。兩架馬丁轟炸機發來的電報描述:“雲太高,不見月光,完全在黑暗中飛行。


絕無僅有的“紙片炸彈”:日本本土遭遇的首次空襲,竟來自中國

凌晨兩點四十分,雲層出現裂縫,新月高懸,星光初朗,遍地燈光依稀可見。”在雲海中航行了近3個小時的徐煥升和戰友們終於到達目標上空。此時的日本列島還在沉睡當中,飛機降至3500米時一份份傳單像白色的雪花一樣,從艙板下的方形射擊孔投出,紛紛揚揚地飄向日本的領土。機上報務員向國內發報:“空中沒有阻攔,地面發出警報,燈火管制了,我機安全飛離。”由於油料有限,兩架馬丁轟炸機在日本本土盤旋半個多小時,把帶去的紙彈全部投完後,飛機掉頭向西南沿原路返回。此後的情況如航空委員會給蔣介石的報告中所說,“我機傳單散畢,任務完成,於7時20分抵浙江海岸,8時45分降落南昌機場。加油後於11時返漢口,人機無恙。”當日的漢口空軍基地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歡呼的群眾以及各國記者蜂擁而至,以迎接8名中國空軍勇士。5月22日,周恩來、王明、吳玉章代表中共中央和八路軍辦事處親自到國民空軍司令部,對凱旋的中國空軍人員進行慰問,並敬獻錦旗,上書“德威並重,智勇雙全”。周恩來還發表了講話,讚揚他們的成績和英勇行為,並與徐煥升和佟彥博合影留念。


絕無僅有的“紙片炸彈”:日本本土遭遇的首次空襲,竟來自中國

1938年5月,武漢各界向“人道遠征”歸來的徐煥升(右三)、佟彥博(左二)獻旗致敬這一次成功的空襲,雖然對日軍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也增強了中國人民抗日的決心,鼓舞了軍隊的士氣,但並沒有阻止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步伐。美國《華盛頓郵報》、蘇聯《莫斯科新聞》等,紛紛發表文章大讚中國空軍飛臨日本散發傳單的壯舉,日本政府可謂顏面掃地。二戰後,美國《生活》雜誌刊登了世界著名的12位飛行員的照片,徐煥升位列其中,照片上表明,徐煥升是先於美軍杜立特將軍轟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