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鏟亦非斧,揭祕「愛斯基摩人」的祖傳寶刀—烏盧刀

每天一條視頻,每天一項技能!


非鏟亦非斧,揭秘“愛斯基摩人”的祖傳寶刀—烏盧刀

這看著有點不像傳統意義上的刀,更像是一把鏟子,或者斧頭?

然而,它就是一把刀,而且是一把有著悠久歷史的刀!

非鏟亦非斧,揭秘“愛斯基摩人”的祖傳寶刀—烏盧刀

目前已發現的最早的Uluit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亞洲曾有這麼一個部落,他們不遠萬里地從亞洲遷徒至北極圈內,在東、西伯利亞至格陵蘭島海峽之間的廣袤土地上定居至今。北美土著阿爾岡琴族印第安人稱他們為“愛斯基摩人”(該詞有貶義),意思是吃生肉的人。但其實這個部落有自己的名字自稱為“因紐特人”,這名字在他們語言裡是“人”的意思,意寓“真正的人”或“超人”,自豪感洋溢其中。

非鏟亦非斧,揭秘“愛斯基摩人”的祖傳寶刀—烏盧刀

ulu是因紐特人女性傳統使用的萬能刀。這些多功能刀具用於剝皮和清潔動物,切割小孩頭髮,切割食物以及必要時用於修建冰屋的冰雪塊。

非鏟亦非斧,揭秘“愛斯基摩人”的祖傳寶刀—烏盧刀

但久而久之,男人們也開始使用這種刀具。在北極嚴酷的寒冷氣候,因紐特人並不習慣在盤子裡切肉,而是喜歡愛用烏盧刀就地取食,直接將狩獵捕殺的海豹、海象、鯨魚、馴鹿等野獸剝皮開膛,用烏盧刀一塊塊地割下能一口吞下的肉片,再將生肉片直接放進嘴裡咬住咀嚼吞下。而且這烏盧刀鋒利靈活,完全是為切割肉片而誕生的多用途刀具,也能方便往懷裡攜帶遠行。

非鏟亦非斧,揭秘“愛斯基摩人”的祖傳寶刀—烏盧刀

直到現在,很多因紐特人仍保持著生食獸肉的飲食習慣。

雖然對於他們這種生猛的飲食習慣我們不太能接受,但是,作為切割的刀具卻因為其具有較高的實用性,普遍受歡迎,並應用於世界很多地區的日常生活中。

非鏟亦非斧,揭秘“愛斯基摩人”的祖傳寶刀—烏盧刀

非鏟亦非斧,揭秘“愛斯基摩人”的祖傳寶刀—烏盧刀

非鏟亦非斧,揭秘“愛斯基摩人”的祖傳寶刀—烏盧刀

簡直是切肉神器!

烏盧刀的刀身呈半月形,象徵著生育能力與女性。在實用性方面,半月形的刀片也非常出色,不管是割開未經風乾的獸皮,還是切割肉塊、刮掉皮上的碎肉、挖雪、鏟冰、剔骨等,這全都難不到烏盧刀。

非鏟亦非斧,揭秘“愛斯基摩人”的祖傳寶刀—烏盧刀

烏盧刀的刀柄設計也確值得人們關注,其構造便於抓握近距離操作,即便戴著禦寒大手套也能緊緊握牢。

非鏟亦非斧,揭秘“愛斯基摩人”的祖傳寶刀—烏盧刀

最初,烏盧刀刀身總是以天然銅或者以隕鐵為材料製作。後來,俄羅斯和歐洲捕鯨獵人以及皮草商人的出現,使得因紐特人可以用獸皮、獸肉來換取高品質鋼材製作刀具。

至於刀柄部分,它們則取材於因紐特人狩獵所獵到或是釣到的戰利品,如鹿角、海象牙、鯨魚骨、獨角鯨角等。

發展至今,烏盧刀已經不僅是備受歡迎的實用刀具,更具有收藏價值。

非鏟亦非斧,揭秘“愛斯基摩人”的祖傳寶刀—烏盧刀

非鏟亦非斧,揭秘“愛斯基摩人”的祖傳寶刀—烏盧刀

非鏟亦非斧,揭秘“愛斯基摩人”的祖傳寶刀—烏盧刀

非鏟亦非斧,揭秘“愛斯基摩人”的祖傳寶刀—烏盧刀

非鏟亦非斧,揭秘“愛斯基摩人”的祖傳寶刀—烏盧刀

非鏟亦非斧,揭秘“愛斯基摩人”的祖傳寶刀—烏盧刀

猛戳查看手工烏盧刀

視頻載自YouTube頻道@Girl in the Woods,

感謝PSK.COM公社社員辛苦編譯,轉發是最好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