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探花陳慶之: 書童領兵七千竟擊敗三十萬大軍, 又打下32座城池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不乏不世出的名將,這些人建功立業,以軍功定國成就了一個有一個的歷史佳話。但是這些著名的將領,要麼是久經戰陣,要麼是家學淵源,所以才能諳熟並法,得以上陣排兵。但南北朝時期還真就出了一個著名的軍事將領不在此列。此人叫做陳慶之,此人的出身極其卑微,但是卻創造了以八千兵擊敗數十倍於己的軍隊,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的軍事奇蹟。就連毛主席讀到《陳慶之傳》時,也十分欣賞陳慶之的軍事才能,批註道:“再讀此傳,為之神往”。

白馬探花陳慶之: 書童領兵七千竟擊敗三十萬大軍, 又打下32座城池

陳慶之是南北朝時期人,在蕭衍還沒有稱帝的時候是蕭衍的書童。他的出身很卑微,甚至歷史上都沒有確切的記載,只從梁武帝褒獎他的詔書中發現了一句“本非將種,又非豪家”,側面可以說明陳慶之的出身實在太過普通。後來蕭衍稱帝,建立南朝梁政權,是為梁武帝。蕭衍稱帝之後,將他的書童陳慶之任命為主書,從此陳慶之對蕭衍心懷感激,自然而然的忠心耿耿。但是到陳慶之真正領兵作戰已經是他四十一歲的時候,就是普通六年。這一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亂不成,在彭城投降南朝梁,並請求梁武帝派兵接應。梁武帝以陳慶之為武威將軍,與胡龍牙、成景俊率梁軍前去接應。從未帶過兵的陳慶之沒有讓梁武帝失望,順利的完成了這個任務,從此真正的走上了軍旅生涯,開啟了一代猛將之路。回軍之後,陳慶之任宣猛將軍、文德主帥,並再次率2000人送豫章王蕭綜入鎮徐州。但是此次出征卻並不順利,因為這一次他所護送的蕭綜正預謀著叛逃!到達徐州未出半年,蕭綜就投降了北魏,群龍無首的梁軍頓時就潰不成兵了。而此時的魏軍又乘勝追擊,奪回了之前被佔的城池不說,還讓梁軍損失了十之七八。但是,在這樣的全面戰敗中,陳慶之卻斬關夜退,所轄部下竟全部生還!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

白馬探花陳慶之: 書童領兵七千竟擊敗三十萬大軍, 又打下32座城池

自此之後,陳慶之威名大噪,殺伐不斷,戰功累累。後又在渦陽一戰中大宿敵魏軍,更加鞏固了陳慶之軍事奇才的地位,但這還不是他人生最輝煌的時候,最精彩的階段發生在其北伐北魏時期。

北魏後期,朝政腐敗,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激化,朝野上下動盪不堪。除此之外還有皇室之間相互廝殺,魏北海王元顥以本朝大亂為由降梁,並請梁朝出兵助其篡奪皇位稱帝。出於政治上的考量,梁帝便派陳慶之率兵7000人護送元顥北歸上洛陽稱帝。就是在這樣一件看起來不經意的一件小事上,卻又一次鑄就了陳慶之的大名。由於出兵不久後,元顥中途於睢陽城南稱帝不再前進,並且命陳慶之繼續督軍西上攻滎陽,並且授予陳慶之使持節、鎮北將軍、護軍、前軍大都督。

白馬探花陳慶之: 書童領兵七千竟擊敗三十萬大軍, 又打下32座城池

雖然此時的陳慶之手裡只有7000餘眾,但是還是義無反顧的走向了戰場,此事也能看出一個優秀軍事家過硬的心理素質。陳慶之作戰時,身穿白袍,所以常被人稱為“白袍將軍”。率領著手下七千白袍軍的陳慶之,第一仗遇到的就是個硬茬子:魏將丘大千率眾7萬分築九城,以抵禦梁軍。陳慶之率軍進攻,一日之內攻佔三城,迫使丘大千投降。此時剛剛稱帝不久的元顥十分高興,賺了個開門大吉不說,還是以一敵十大獲全勝。高興之餘,又進封陳慶之衛將軍、徐州刺史、武都公。緊接著,魏軍又增派兩萬御林軍圍攻,又被陳慶之大敗,再戰再捷!

經此兩役,陳慶之率領梁軍大舉進攻,但迎接梁軍的卻是30萬人馬駐紮滎陽。要知道此時陳慶之手下卻依然是從梁軍帶來的當初那七千白袍軍,以七千人敵對30萬,實力相差實在是懸殊。於是陳慶之親自擂鼓攻城,只是一次擊鼓,梁軍便全部都登上了城牆。滎陽之戰,陳慶之收繳滎陽的儲備,牛馬谷帛都不可勝計。旋即進攻虎牢,魏將爾朱世隆不敢戰,棄城而逃,梁軍俘魏東中郎將辛纂。

白馬探花陳慶之: 書童領兵七千竟擊敗三十萬大軍, 又打下32座城池

之後的陳慶之又進擊大梁、梁國,全部都攻佔下來。梁武帝聞訊後,親書詔書進行嘉勉。甚至進軍沿途的童謠都有“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之說,可見當時陳慶之卓越的軍事功績對社會的影響至深。陳慶之以七千之眾從銍縣至洛陽,前後作戰47次,攻城32座,全部佔領,可謂所向無敵。後來又攻入洛陽,元顥入主洛陽宮,改元並且大赦天下。陳慶之被封為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食邑增加到萬戶,一時位極人臣。

白馬探花陳慶之: 書童領兵七千竟擊敗三十萬大軍, 又打下32座城池

但是命運卻也不總是一帆風順,後來元顥兵敗,陳慶之只好帶領手下的人馬開始向南梁撤退。但是在途經蒿高時遇到了山洪暴發,正在渡河的軍隊被洪水吞沒。只有陳慶之本人倖免於難,但是手裡的兵將卻一個都不剩。但此時群狼環伺,敵人在到處搜捕陳慶之慾報大仇,陳慶之只好化妝為一個僧人,才得以順利逃到豫州,最終才輾轉返回南梁。回到南梁,蕭衍對陳慶之大加封賞,升陳慶之為右衛將軍,永興侯,封邑一千五百戶。

白馬探花陳慶之: 書童領兵七千竟擊敗三十萬大軍, 又打下32座城池

陳慶之在歷史上的地位可以說是少有人能比的,就軍事成就來說,與白起、孫臏等人相比也是不遑多讓。但是由於史學家、文學家對於陳慶之事蹟發掘的較少,使得很多人對這個人物的生平事蹟並不熟悉。反倒是日本作家田中芳樹寫了一部小說叫做《奔流》,主人公就是陳慶之,在小說中是用兵天才和不敗名將。一箇中國古代的歷史人物中國人自己對其所知甚少,日本人卻為他寫了一本書,實在是慚愧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