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的發展歷史是什麼樣的?

凌小波


大家好我是無錫,這是我的簡歷~

我地處江蘇省南部、太湖之濱,北臨長江,南接浙江、安徽兩省,西鄰常州市,東靠蘇州市。西距南京183公里,東距上海128公里。著名的貫通中國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我的地形為平原地帶,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渠流縱橫,河網密佈,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我的總面積為465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為1632.70平方公里,下轄江陰、宜興二個市(縣)和錫山、惠山、崇安、北塘、南長、濱湖和新區七個區。我是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之一。19世紀中期,我和九江、長沙、蕪湖合稱為“中國四大米市”。

你們喜歡我嗎~


薄荷說


無錫, 沒有北上廣那樣的淘金神話,她比較低調;沒有西藏新疆那樣的神秘遙遠,她比較接地氣;無錫在中國是唯一的存在,關於她的故事,太多太多.......

無錫的成長經歷



商末

公元前11世紀末,周太王的長子泰伯為讓王位於三弟季歷,偕二弟仲雍,東奔江南,定居梅里(現無錫梅村),築城立國,自號“勾吳”。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

越滅吳,無錫屬越國。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滅越,無錫屬楚國。

秦統一中國

秦始皇統一六國,派王翦駐守無錫縣。新始建國元年(9年)改名為有錫縣,東漢建武元年(25年)復置無錫縣。

唐代

無錫屬江南道的江南東道。

宋代

無錫屬於兩浙路常州,南宋時兩浙路分為東西,無錫隸屬於兩浙西路常州。

元元貞元年(1295年)

升無錫為州,屬江浙行中書省常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

又降州為縣,屬中書省常州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

分無錫為無錫、金匱兩縣,同城而治,均屬常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

錫、金兩縣合併複稱無錫縣,屬蘇常道。民國16年(1927年),廢蘇常道,無錫縣直屬江蘇省。

民國23~26年(1934~1937年)

為無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地。民國38年(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分無錫為無錫市、無錫縣,市、縣同城,無錫市屬蘇南人民行政公署。

1958年6月

基本形成了4區格局,即崇安、南長、北塘3城區和1個郊區。1958年8月25日,蘇州專區的無錫縣劃歸無錫市領導。

1983年3 月

實行市管縣體制,原屬蘇州地區的無錫縣、江陰縣與原屬鎮江地區的宜興縣劃為無錫市管轄。

1987年起

先後撤銷江陰、宜興縣,改設江陰(1987年4月)、宜興市(1988年3月)。1988年在馬山鎮包括馬圩地區設立馬山區。1995年6月,撤銷無錫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錫山市。

2000年12月

撤銷錫山市,設立錫山區和惠山區;撤銷馬山區,將馬山區的行政區域和錫山市的部分鎮(9個)併入無錫市郊區,並將郊區更名為濱湖區。

2015年10月

撤銷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合併設立梁溪區;同意設立無錫市新吳區,將錫山區的鴻山街道和濱湖區的江溪、旺莊、碩放、梅村、新安街道劃歸新吳區管轄。

無錫的簡歷


英文名:Wuxi

別名:錫城、梁溪、金匱、太湖明珠

出生於: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

電話區號:國際:(+86)510,國內:0510

車牌代碼:蘇B

語言:吳語、普通話、英語、錫普話…

性格:氣候溫和溼潤,極端最高氣溫42.3℃,極端最低氣溫-13℃,一天之類四季隨意切換。

家庭情況

父 母:中華人民共和國

子 女:梁溪區、錫山區、惠山區、濱湖區、新吳區、江陰、宜興

住 址:江蘇省東南部、太湖流域東岸

經濟情況:2015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8518.3億元,2015年無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61元。

日常出門方式:無錫站、無錫東站站、無錫新區站、惠山站、蘇南碩放國際機場

無錫的面積



無錫市共轄2市5區,總面積約4787.6平方公里。

相當於

▼▼

2.4個深圳(深圳面積1996.8平方公里)

3個廈門(廈門面積1699.39平方公里)

4.4個香港(香港面積1104.43平方公里)

6.6個新加坡(新加坡面積719.1平方公里)

3個倫敦(倫敦面積1577.3平方公里)

6個紐約(紐約土地面積789平方公里)

8個首爾(首爾面積605.77平方公里)

45.4個巴黎(巴黎面積105.4平方公里)

......

你沒看錯!無錫面積≈深圳+廈門+香港這下有概念了吧?無錫真的有那麼大!!!

無錫的顏色

有人說,無錫是靜謐藍色的;

有人說,無錫是炫目黃色的;

有人說,無錫是溫柔粉色的;

有人說,無錫是迷人紫色的;

有人說,無錫是火熱紅色的;

有人說,無錫是綠色的;

但是我最愛的,是無錫的青磚綠瓦。

無錫的四時五刻

無錫的早晨,霞光從東邊漫延,直到把這個城市鋪滿;無錫的傍晚,一輪紅日緩緩落入水中。吵鬧了一整天的城市歸於平靜無錫的夜晚,比白天還鬧騰。車水馬龍、燈紅酒綠。如果說白天的無錫是古典的,那麼華燈初上的無錫則是現代的。

無錫走出去的名人

無錫籍兩院院士已多達84人,而至2015年,宜興市已有23位兩院院士,名列全國縣級市榜首。


而無錫也是著名的“俊男美女”生產地,這些年,從無錫走出來的名人,每一個都是熠熠巨星!

無錫的顏值

無錫是個著名的旅遊城市,特色景點多如牛毛,就5A風景區也有這麼多


三國水滸城景區,

無錫靈山大佛景區,

無錫黿頭渚景區,

以及更多美景幾乎都在這裡。

無錫的美味

無論你是男是女,無論是剛剛出生的寶寶還是已經踏入花甲之年的伯伯婆婆,無論是億萬富豪還是初出茅廬的窮小夥,無錫都歡迎你來!來了就是無錫人!

無錫的廚藝,不吹牛,上幾道菜,讓你們自己感受一下!


無錫的小吃


這就是無錫,全中國只有一個!

我驕傲,因為這是我們的家鄉。


凌小波


無錫簡歷

中文名:無錫英文名:Wuhsi(洋氣嗎)別名:梁溪、金匱、小上海出生於:商朝末年

年齡:3000多歲

性格:低調,勤奮,含蓄

資產:8070.18億元(2013年底)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監護人:中國江蘇省地理位置:江南面積:4787.61平方公里人口:648.41萬人電話區號:0510郵編:214000車牌代碼:蘇B

語言:吳語

家庭地址:無錫市濱湖區新金匱路1號

家庭結構家庭成員:市轄區(崇安、北塘、南長、濱湖、錫山、惠山)

2個縣級市(江陰、宜興)

家庭榮譽

太多了,版面有限,僅列部分。太湖明珠、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主要發祥地、全國十大經濟活力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福布斯大陸最佳商業城市、中國大陸創新能力最強城市、中國最佳商務城市、國家生態城市、國際花園城市。

成長經歷

公元前11世紀末,周太王的長子泰伯為讓王位於三弟季歷,偕二弟仲雍,東奔江南,定居梅里(現無錫梅村),築城立國,自號“勾吳”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滅吳,無錫屬越國。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滅越,無錫屬楚國。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置會稽郡,無錫屬之。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無錫縣,屬會稽郡。

元元貞元年(1295年)升無錫為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無錫為無錫、金匱兩縣,同城而治。

民國23~26年(1934~1937年),為無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地。

1953年建江蘇省,無錫市為省轄市。

1981年,無錫市列為全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

1983年3 月,實行市管縣體制,無錫縣、江陰縣、宜興縣劃為無錫市管轄。

1984年,國務院批准無錫市為首批“較大的市”之一。

1987年-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先後撤銷江陰、宜興縣,改設江陰市、宜興市。

2000年12月,撤銷錫山市,設立錫山區和惠山區;撤銷馬山區,將馬山區的行政區域和錫山市的部分鎮(9個)併入無錫市郊區,並將郊區更名為濱湖區。

無錫大人物

自古到今,無錫地區人傑地靈,人才輩出。無錫籍兩院院士已有84人(截至2012年底),被稱為“院士之鄉”。

華建敏 無錫人

現任中共中央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

吳新雄 江陰人

現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能源局局長

周小川 宜興人

現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古代:徐霞客、李綱、邵寶(唐伯虎老師)、倪瓚(元四家之一)、顧愷之、顧憲成、 高攀龍、華蘅芳、徐壽(中國第一艘輪船)、薛福成

近代、當代榮德生、榮毅仁、秦邦憲(博古)、徐悲鴻、瞎子阿炳、錢鍾書、錢偉長、錢穆、姚桐斌、孫冶方、何振梁、丁俊暉、蔡振華、俞敏洪、華建敏、周小川、吳新雄、你懂的

無錫的風景

太湖

靈山大佛

中心城區CBD

古運河

黿頭渚櫻花林

蠡湖

錫山

無錫大劇院

摩天輪

無錫的美食

無錫醬排骨

梁溪脆鱔

肉釀麵筋

無錫小籠

紅湯麵

梅花糕

太湖三白

玉蘭餅

三鮮餛飩

水蜜桃

無錫獨特的文化

無錫泥人

錫繡

宜興紫砂壺

錫劇

留青竹刻

二胡

無錫豪茶

無錫評曲

無錫的“豪宅”

蠡園

寄暢園

東林書院

惠山古鎮

梅園

欽使第(薛福成故居)

如果這就是你愛的無錫

請收好簡歷並傳遞下去!


最美城市研究


說句無錫市,還真的有一點尷尬。他沒有什麼太過耀眼的經歷。沒有什麼一夜暴富的神話。但如果說這裡不好,完全是否定的。相反,無錫有很多,耀眼的地方。


歷史

無錫是江南文明發源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可謂是歷史悠久,文化淵源流長。

人文

無錫這塊人傑地靈的寶地。很多少數民族都在這裡繁衍生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匯聚。形成了獨特的無錫。這裡還出過大家耳熟能詳的,文學大家,錢鍾書先生,不知道有多少人為她的文筆而傾倒。他和楊絳的愛情也讓人感覺完美無瑕。

說到無錫的美食,真的特別特別的多,無錫菜口味比較偏甜。符合大部分中國人的口味。


明天在幹嘛


無錫,簡稱“錫”,古稱梁溪、金匱,江蘇省地級市,被譽為“太湖明珠”。無錫位於江蘇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平原、江南腹地,太湖流域。北倚長江,南濱太湖,東接蘇州,西連常州,構成蘇錫常都市圈[1],是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央軍委無錫聯勤保障中心駐地。京杭大運河從無錫穿過,作為中國大運河的一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無錫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黿頭渚、靈山大佛、無錫中視影視基地(三國城、水滸城、唐城)、梅園、蠡園、惠山古鎮、盪口古鎮、東林書院、崇安寺、南禪寺等景點。“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就是郭沫若用來形容無錫太湖風景的


無錫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無錫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是蘇南模式的發祥地。無錫文化屬吳越文化,無錫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1]


十萬個知識點


無錫近現代工商業發達,改革開放前的發展史可以百度,作為改革開放後的歷史親歷者可以通過自身的體會談一談無錫近些年的發展。

改革之初,無錫作為全國鄉鎮企業發展橋頭堡的身份大力發展鄉鎮,造就了無錫縣全國百強縣第一的輝煌,九十年代末隨著國有企業改制,鄉鎮企業基本都轉制給個人。而新加坡產業園的落戶無錫更是給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後被蘇州爭取過去)。由於蘇南背靠上海,所以外資企業很多,這其中以日資,臺資為主,藉助外資的力量,地方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雜家小記


這是一個璀璨的太湖明珠。它的面積大概是在4628平方公里。除了無錫以外,他也被別人叫做金匱和梁溪,這是一個環境優美的小城。是江南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文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的商朝。這是一個擁有著悠久文化的名城。如今它坐落在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群中,熠熠生輝。



京杭大運河從無錫穿城而過,它是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城市。做一個璀璨的明日之星,它的地理位置可以用:北倚長江,南濱太湖,東接蘇州,西連常州這句話來形容。然而這並不能概括無錫的優勢,無錫除了它特有的交通優勢以外,後來在不斷的發展中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很多特色美食和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