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騎手疑因不帶垃圾下樓被差評-騎手因此打算起訴顧客 外賣平台:顧客稱給差評系因騎手態度惡劣

晨報首席記者 葉松麗

“7月17日晚上6點左右,那是我當天最後一單,時間有點晚,我晚上還有別的事,還沒有吃飯,連換身乾淨衣服的時間都沒有。她把門開一條縫,接過我送上門的水果,說‘把這兩包垃圾帶下去,謝謝!’我猶豫了幾秒鐘,拒絕了。結果,我一轉身,她就給了我一個差評,說我服務態度惡劣。”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星期,餓了麼的外賣騎手小田在敘述這件事時,情緒還是難以平靜下來。

“你知道,一個差評對我影響有多大,直接拉低了我這個月的排名,而我的收入都是跟這個排名掛鉤的。”小田說:“我們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力所能及的額外服務,但我們並沒有義務替客戶帶垃圾,而且對方的語氣非常冷漠。”

對於這個差評,小田向公司發起了申訴,並表示如果申訴不成功,可能會考慮起訴這名顧客。

然而,對於小田的申訴,餓了麼方面在與顧客溝通後,得到的反映卻是:“給差評的原因不是騎手沒有幫忙倒垃圾,而是態度惡劣”;“用戶說,騎手用很鄙視的眼神看著她,嘴裡還不知道說些什麼”。

外賣騎手: 請我幫忙卻用命令口吻

“那個女的其實很年輕,大概二十五六歲的樣子。那天,她跟絕大多數顧客一樣,把門拉開一條縫,僅能伸出一個頭來,接過我送上門的外賣。”小田說,外賣是半個西瓜和其他水果,東西不多。在這個場景下,通常是顧客說:“謝謝,辛苦了”,然後他回覆說“不用謝”,交易結束。

可是,這一次,女顧客接過外賣後,讓小田替她把兩塑料袋垃圾帶下樓去。

“其實兩袋垃圾也不多,就是常見的那種黑色垃圾袋,大約這麼多。”小田伸出兩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比劃出西瓜那麼大一個圓圈,“看起來垃圾也不重,但是她命令我的語氣不對!”

小田認為,請別人幫忙,至少語氣應該好一點,基本的和顏悅色要有的,要讓人願意效勞,畢竟帶垃圾不是外賣騎手的義務:“但是,當時我聽她的語氣,就是命令,覺得帶垃圾下樓是我應盡的義務。雖然她說了‘謝謝’兩個字,但語氣裡的那種冷漠感和距離感,讓我猶豫了三秒鐘以上。”

猶豫了幾秒鐘後,小田拒絕幫那名女顧客帶垃圾下樓。小田說,他只說了兩個字“不帶”,但聲音不大,然後就離開了。

記者瞭解到,的確有顧客在下單時就備註:“如果替我把垃圾帶下樓,會給好評的哦!”小田說,在他看來,這是一句潛臺詞:“換句話說,如果不替他們帶垃圾,就沒有好評,甚至差評。”

最終,這個女顧客給小田的服務態度點了“差評”,小田說他是有預感的。如果讓他重新選一次,也許他還是不會替那名年輕的女顧客帶垃圾下樓,因為“她連對別人最基本的尊重都沒有”!

得到那個窩心的差評之後,他就開始向平臺申訴,但是至今沒有結果:“如果平臺判我申訴不成功,我就會起訴這個顧客。我必須認真理論理論,否則我們這個行業就亂套了,因為帶垃圾不是我們的義務。我較真不完全是為了我個人。”

外賣平臺: 顧客稱騎手很鄙視地看她

7月19日中午,記者向餓了麼瞭解外賣騎手小田的遭遇。餓了麼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他們要先核實一下情況。當天傍晚下班前,記者再次找餓了麼瞭解情況,工作人員表示:“我們沒有硬性規定,是否幫顧客帶垃圾下樓,看騎手自願。如果騎手覺得差評不合理,可以向平臺發起申訴,我們會進行核實,一般3個工作日內會有結果。”

7月21日中午,記者再次向餓了麼瞭解小田的申訴情況。餓了麼方面表示,他們沒有打通用戶的電話,目前只是小田的一面之詞。

當天下午,餓了麼工作人員給記者發來回覆:“我們已與用戶取得溝通,根據用戶反映,給差評的原因不是騎手沒有幫忙倒垃圾,而是態度惡劣。對此服務場景,餓了麼的配送服務規範中已對服務態度做了明確規定:騎手可以拒絕用戶的要求,但應保持態度友好。餓了麼鼓勵外賣騎手為消費者提供力所能及的額外服務,消費者的滿意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

記者追問,顧客說騎手態度差是指哪一點?餓了麼方面表示,用戶說,騎手用很鄙視的眼神看著她,嘴裡還不知道說些什麼。如果騎手明確說時間不夠不帶,就不會給差評。

記者也曾想主動聯繫涉事顧客,聽一下雙方當事人的說法,客觀還原一下當時的具體情況,但因牽扯到顧客隱私,未能如願。

[律師說法] 主觀看法,舉證困難

對於外賣騎手因差評欲起訴顧客一事,上海里兆律師事務所趙強律師認為未必合適,畢竟外賣騎手受到的直接經濟損失,源於平臺公司的扣款,因此,發生的法律爭議應當在外賣騎手和公司之間處理。當然,如果真的進入司法程序,在特定情況下,顧客也可能會以證人身份參與到司法程序中。

在趙強律師看來,這起爭議中太多的糾紛都是主觀看法,比如外賣騎手覺得顧客給差評是因為他沒有帶垃圾; 而顧客給出差評的理由也很主觀,因為她覺得外賣騎手用很鄙視的眼神看著她,嘴裡還不知說什麼。

說到外賣騎手的權益保護,趙律師認為,可以考慮根據外賣騎手與平臺公司之間的法律文件,例如勞動合同、勞務協議、員工守則、款項結算規則文件、服務規範、申訴規則等等來綜合判斷。在具體個案中,可以結合法律規定、平臺規章制度和舉證規則等來判斷平臺的扣款是否合適。如果騎手認為扣款不合適,可以考慮通過勞動仲裁或者民事訴訟等司法程序來實施法律救濟。

[新聞背景]

差評對騎手

影響有多大

“有人說我們送外賣的,一個月都收入一萬多元,比白領掙得還多,說這話的人要是知道我們要掙一萬塊錢需要付出多少辛苦,就不會這麼說了。”小田說,由於他服務的地點在浦東曹路鎮,這裡的訂單量相對於高橋等地來說,要少很多,他通常週六週日忙一點,週一到週五,快遞量會少很多。

小田說,他每跑一單,能拿到6.5元,一半是顧客給的,一般是平臺給的,所以每一個顧客都是他們的半個老闆。

“您想想,我們一個月要有一萬元的收入,每天至少要掙300塊錢,得跑近50單。如果每小時跑5單,那至少得騎行10個小時。實際上,我們每天工作的時間長達14-15小時。前兩天的安比颱風,狂風暴雨,別人都窩在家裡,我們的訂單反而暴增,得馬不停蹄地跑。”小田說,實際上,並非所有跑單量多的騎手收入都高,“因為顧客一個差評,我們就要被減掉20個積分,對應等級就可能下降。我們的收入跟對應等級掛鉤,等級越高,係數越高。”

記者瞭解到,小田所在的“餓了麼”公司把騎手等級分成青銅、白銀、黃金、鉑金、鑽石和王者榮耀等6個等級,每個等級裡面又分4個子等級,實際上就是分成24個等級。每個等級之間的積分值相差不多。如果因為顧客的一個差評被扣20分,騎手也許就下降一個等級。

小田說,從白銀等級開始,平臺每單會另外給騎手獎勵的:白銀騎士每單獎勵0.1元,以此類推,每升一個等級,每單再加0.1元,到王者榮耀,每單就另加0.5元。“如果我是王者榮耀等級,那麼,我每單的收入就是7元。這是很難的。”他說,騎手們的積分都是一單單跑下來的,有效完成一單獲取1分,用戶給好評,得2分。但是,如果超時了,每單要扣4分;被差評了,每單扣20分;被投訴了,每單扣30分。

“所以,我們騎手非常在意差評。比如說,颱風安比期間,我們都力求準點送達。”小田說,送外賣這活不好乾,有時候菜湯晃出來了,他都是主動賠錢給顧客,“花錢買個安心,否則一轉身,人家給個差評,那就很不合算”。

“安比颱風那天,我們最擔心的是摔倒:萬一飯菜摔壞了,我們就得自己買下來,帶回去吃。”小田說:“如果是二三十元的餐點,他們還是可以承受的,如果是上百元的餐食,那一天就白乾了。”

小田說,一般情況下,他都不會拒絕顧客的要求:“比如說,顧客點一碗餛飩,我送到時,餛飩皮粘在一起了,顧客說:‘這怎麼吃?’我就自己買下來,萬一他把應該給店家的差評給到我們,那就因小失大了。”

但是,這一次幫忙帶垃圾的問題,他覺得有必要較真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