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看懂了 Michael Wolf 拍的《中國肖像》?

文 | 柴柴

對於1997年至1998年 Michael Wolf 拍的《中國肖像》,很多人的評價就一個字:潮,從媒體標題就可見一斑,比如“其實你媽 , 最潮”、“德國攝影師‘坐在中國’,拍了一組潮爆朋友圈的90年代中國肖像照”、“珍貴的影像!德國攝影師鏡頭下的90年代中國時髦”......對這組肖像僅以一“潮”字就概括了,未免太膚淺了。

還有人說,《中國肖像 》裡的人物可能是你的小姨,是你的二叔,是你第一個去南方賺錢的表哥......這也只是溫情憶舊的表面描述。

甚至有人憤怒表示,這代表不了中國人形象,完全是一種羞辱,從照片的背後,能看出拍攝者的嘲諷和傲慢。對這種愚蠢論調,柴柴不怕得罪人,只能說呵呵。

1972年,意大利著名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受周恩來總理之邀,來中國拍攝了一紀錄片《中國》。1974年,《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惡毒的用心 卑劣的手法》文章(在這,就不引用文章內容了,點擊藍字,可閱讀完整內容),開始對《中國》進行批判。此後,在長達三十年時間內,此片成為禁片。

沒想到,現今不少人的腦子還停留在40多年前,還是文革時的思維,真是腦殘得很!

到這,可能有人不耐煩了,你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一口一個膚淺、表面、愚蠢,你倒是整個不膚淺、不表面、不愚蠢的啊。別急,往下看。

你真的看懂了 Michael Wolf 拍的《中國肖像》?

農夫去跳舞,1914,桑德攝

約翰·伯格稱,在奧古斯特·桑德拍的“農夫去跳舞”這張作品中(上圖),包含的描述性信息之豐富,可媲美描寫大師左拉筆下的篇章。同樣,柴柴認為《中國肖像》裡信息之豐富,可相比桑德作品。

你真的看懂了 Michael Wolf 拍的《中國肖像》?

圖一

你真的看懂了 Michael Wolf 拍的《中國肖像》?

圖二

在此,柴柴選擇《中國肖像》裡的兩張作品(上圖),試著淺顯地解讀解讀。話說,一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柴柴的解讀不合你意,就當這是柴柴眼裡《中國肖像》,您呢隨意。

文章開頭特別寫明瞭《中國肖像》的拍攝時間是1997年至1998年,這是什麼年月?這是鄧小平南巡談話剛過去五年,中國經濟真正開始騰飛,農民大量湧入城市成為農民工,農村開始出現留守老人的年月。這是這組作品拍攝時的大背景。想真正理解這組作品,這是需要首先了解和不容忽視的。

圖一一映入眼簾,大家第一感覺是?突兀和不適。三男人穿著西裝襯衣皮鞋,有兩位打著領帶。閉眼一想,這身裝束應該是很帥的,但睜眼一看,毫無美感。問題出在哪?問題就出在西裝本身,以及西裝跟環境、肢體不契合不匹配。

按照約翰·伯格的說法,西裝出現於19世紀最後30年,是歐洲專業領導階層所穿的服裝。改革開放後,西裝才在中國的流行,但也多出現在城市,農村鮮見。

三個男人穿著西裝襯衣、鞋底粘著泥土出現在山村田野,說明他們的身份是介於城市農村之間的,那種不適感就來自於此。

穿著西裝表明,這三男人是進城務過工的,接觸了城市的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思想。但西裝過於肥大,穿著的錯誤(釦子扣錯),又說明他們在城市是處於邊緣地位的,根本沒有也無法深入融入城市;

約翰·伯格在解讀“農民去跳舞”時寫到:“事實上,照片中的靜止狀態或許比在現實生活中更能明確地解釋‘為何這些西裝,不但掩飾不了穿者的社會階級,卻相反地將階級揭露、強調無疑’的基本原因。原因是他們的衣服使他們變了形。穿著它們時,他們看起來好像身體結構有缺陷似的。......我們看到的軀體是粗糙的、笨拙的、野獸似的,而且不雅的得無可救藥。”

這三個男人西裝包裹下的肢體變形更明顯,更粗糙,更不雅,只能說明他們骨子裡還是農民,身體是農民的身體,這一屬性靠一套西裝是改變不了的。

他們嘴裡叼著煙,雙手插兜,神態木然又傲氣,說明他們對現今的狀況是滿意又茫然。這身裝束走在農村,明顯讓他們感覺良好,但眼神雙手又說明,他們對外界充滿疑慮警惕,自我保護意識很強,可說是城市生活後遺症。

“工人階級則將統治他們的階級的某些標準轉變成他們自己的——農夫們在這一點上的想法比工人還要簡單、單純些——這裡所指的標準是優雅的行為和裁縫上的技巧。同時,他們接受這些標準,認同並遵循這些與他們的傳統或日常經驗完全無關的標準,使他們在比他們高階層的人的面前,被認為是次等人,是笨拙及粗野的。事實上可以說他們屈從於文化霸權。”約翰·伯格在解讀“農夫去跳舞”時如此寫到。

在這裡,三個農民工為了生活前途,有無奈屈從於這種文化霸權一面,但更多的是主動靠攏,但由於自己骨子裡是農民,這種靠攏結果是可悲可笑的。

有人會說,既然融入不了城市,為何不退回農村?無論是從農村承載力,還是時代發展,又或則個人意願,這都是不可能的。大勢不可違。

現在不是經常有人說,回不去的鄉村,進不了的城市。20多年前,Michael Wolf 就用圖片做了生動的註解。

這三個農民還有選擇的權利,還能往外走,對於他們上一輩來說,連這種選擇的權利都徹底喪失,只能窮死在農村了。

看看圖二,儘管改革開放已過去20年,兩位老人還穿著老式服裝、解放膠鞋,住著老式破敗的農房,身邊無兒無女。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們還生活在以前,已被滾滾向前的時代甩下,沒機會也無力改變自己命運。

這難道不是現在農村衰敗,大量出現空心村,只見留守老人的提前預告!

羅蘭·巴特說,照片具有顛覆性,不是在照片嚇人,讓人看了容顏失色的時候,甚至不是在照片譴責了什麼的時候,而是在照片發人深省的時候。

誠哉斯言!

更多關於攝影的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攝影周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