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適逢五四青年節,北京大學迎來了120週年校慶。1898年,北京大學誕生,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其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國立高等教育的開端,1912年改名為北京大學。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幷包”,對北大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進了北大思想的活躍、新思潮的傳播和學術的繁榮。多年來,北大的歷任校長也以博學多長著稱,對推動北大教育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其書法也造詣精湛,令人稱讚。
孫家鼐: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受命為京師大學堂首任管理學務大臣,1900年後任文淵閣大學士、學務大臣等。
許景澄:京師大學堂第二任校長,不僅重視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更在外交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曾被清政府任命為駐法、德、奧、荷4國公使,1890年改任駐俄、德、奧、荷4國公使。
張百熙:京師大學堂第三任校長,清末大臣,著名教育家,歷任吏部尚書、京師大學堂管學大臣等職。
張亨嘉:京師大學堂第四任校長,就職時,他與學生朝服行禮,禮畢,張致辭曰:“諸生聽訓:諸生為國求學,努力自愛。”只14個字,堪稱最短的演說。
李家駒:1906年任京師大學堂總監督,大力推行教育改革,組織大規模的運動會並親自參賽獲得第三名,轟動一時。
朱益藩:1907年任京師大學堂總監督、南書房行走,是“中國最後一位皇帝的師傅”即末代帝師,還是江西曆史上出任全國最高學府京師大學堂總督的第一人。
劉廷琛:1908年任京師大學堂第七任校長,曾於宣統元年向溥儀進講,是我國近代開創分科教學第一人。
勞乃宣:1911年任京師大學堂總監督,重視教育,主張普及等韻字母之學,推行漢語簡字拼音,曾奏設簡字學堂於南京,並長期從事於古代數學研究。
嚴復:1912年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校,任首任校長,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對後世的翻譯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是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章士釗:嚴復辭職後,章士釗任北京大學校長,1917年,受邀任北京大學文科研究院教授,講授邏輯學。
何燏時:早年赴日留學,是第一個在日本大學畢業的中國留學生。回國後,任京師大學堂工科監督、北京大學校長。
蔡元培: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
蔣夢麟:是北京大學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一生致力於教育工作,認為教育的長遠之計在於“取中國之國粹,調和世界近世之精神:定標準,立問題”,以培養“科學之精神”、“社會之自覺”為目標。
閱讀更多 周不二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