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书法精湛,各有千秋

今天,适逢五四青年节,北京大学迎来了120周年校庆。1898年,北京大学诞生,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书法精湛,各有千秋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对北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北大思想的活跃、新思潮的传播和学术的繁荣。多年来,北大的历任校长也以博学多长著称,对推动北大教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书法也造诣精湛,令人称赞。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书法精湛,各有千秋

孙家鼐: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书法精湛,各有千秋

许景澄:京师大学堂第二任校长,不仅重视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更在外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曾被清政府任命为驻法、德、奥、荷4国公使,1890年改任驻俄、德、奥、荷4国公使。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书法精湛,各有千秋

张百熙:京师大学堂第三任校长,清末大臣,著名教育家,历任吏部尚书、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等职。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书法精湛,各有千秋

张亨嘉:京师大学堂第四任校长,就职时,他与学生朝服行礼,礼毕,张致辞曰:“诸生听训:诸生为国求学,努力自爱。”只14个字,堪称最短的演说。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书法精湛,各有千秋

李家驹:1906年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大力推行教育改革,组织大规模的运动会并亲自参赛获得第三名,轰动一时。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书法精湛,各有千秋

朱益藩:1907年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南书房行走,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的师傅”即末代帝师,还是江西历史上出任全国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总督的第一人。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书法精湛,各有千秋

刘廷琛:1908年任京师大学堂第七任校长,曾于宣统元年向溥仪进讲,是我国近代开创分科教学第一人。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书法精湛,各有千秋

劳乃宣:1911年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重视教育,主张普及等韵字母之学,推行汉语简字拼音,曾奏设简字学堂于南京,并长期从事于古代数学研究。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书法精湛,各有千秋

严复: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任首任校长,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书法精湛,各有千秋

章士钊:严复辞职后,章士钊任北京大学校长,1917年,受邀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院教授,讲授逻辑学。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书法精湛,各有千秋

何燏时:早年赴日留学,是第一个在日本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后,任京师大学堂工科监督、北京大学校长。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书法精湛,各有千秋

蔡元培: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书法精湛,各有千秋

蒋梦麟: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一生致力于教育工作,认为教育的长远之计在于“取中国之国粹,调和世界近世之精神:定标准,立问题”,以培养“科学之精神”、“社会之自觉”为目标。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书法精湛,各有千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