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一場求醫之路,卻讓央視《新聞聯播》特別關注陝西這所高校?

年過古稀的老人,語言不通的青年,風華正茂的師生,他們看似沒有交集,卻在一次求醫之路上偶然相逢,或許說,是善良讓他們相遇,而這次相遇也更好的搭起了民族團結的橋樑。也正是因為這次不同尋常的求醫之路,讓來自新疆的維吾爾族老人麥提尼亞孜和兒子託合提買買提及

西安理工大學的師生群體被央視《新聞聯播》報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請往下看。

揭秘!一場求醫之路,卻讓央視《新聞聯播》特別關注陝西這所高校?

語言不通,求醫遇阻

2017年5月,73歲的維吾爾族老人麥提尼亞孜和兒子託合提買買提從新疆墨玉縣到西安看病,因為患上了食管氣管瘻,麥提尼亞孜老人進食困難,儘管在新疆多家醫院都去看過,可病依舊治不好。後來,新疆和田的醫院為他推薦了西京醫院。於是,麥提尼亞孜老人和兒子便輾轉60多個小時到了西安。下了火車,兒子買買提便把寫有“西京醫院”的字條給了出租車司機,而後到達目的地。本以為一切都很順利,奈何卻被阻在了“語言關”。由於父子倆人不懂漢語,站在醫院門口不知該怎麼辦,這時,買買提想起之前在西安工作過的朋友告訴他說西京醫院附近有一所大學,可以找到維吾爾族學生幫忙,所以當買買提安頓好父親後,開始去找學校。“很多漢字我不認識,但我認識‘大’和‘學’這兩個字,當我確定我看到的是一所大學之後,我知道這裡一定會有新疆學生求學。”

揭秘!一場求醫之路,卻讓央視《新聞聯播》特別關注陝西這所高校?

買買提走到的地方是西安理工大學,他站在校門口快5個小時也沒等到1個維吾爾族學生。下午5點,就在買買提絕望的準備離開時,學校保安叫來了曾在新疆生活工作多年、懂維吾爾語的同事——西安理工大學保衛處邢向陽,邢向陽是西安理工大學保衛處的工作人員,在瞭解情況後,邢向陽知道了事情原委,原來買買提是想找位維吾爾族大學生給他們當翻譯,也知道了買買提父親要治病的情況,於是在向當地派出所確認身份後,他立即陪同買買提去了第四軍醫大學附屬醫院西京醫院。語言的差異也在此刻不是一堵牆,而變成了一座連接民族團結的橋,兩端都是溫情。

援手眾多,滿滿溫情

揭秘!一場求醫之路,卻讓央視《新聞聯播》特別關注陝西這所高校?

當晚,邢向陽便幫著父子倆聯繫醫院。“從那天晚上一直到老人住進醫院,近10天時間,我成了老人的專職翻譯。”看急診、掛專家號、辦住院手續、發動學校的新疆同學,組成志願者翻譯隊......邢向陽儘自己所能幫助著父子兩人。除了西安理工大學師生群體的熱心幫助,西京醫院也伸出援手,在瞭解情況後,立即開通綠色通道,組織骨幹醫生會診,為老人實施手術治療。

揭秘!一場求醫之路,卻讓央視《新聞聯播》特別關注陝西這所高校?

近一個月治療期間,邢向陽帶領本校17名新疆籍學生組成志願服務隊,24小時輪流到醫院充當翻譯,照料老人的飲食起居,協助檢查、手術等。在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和師生們的悉心陪護下,老人身體逐漸康復,出院前,麥提尼亞孜父子特意製作了三面錦旗,向邢向陽和西安理工大學、西京醫院等師生群體表示感謝。隨後,邢向陽等師生專程送老人去乘機,麥提尼亞孜老人在臨走前感慨:“師生們和醫生對我很照顧,我親身感受到了內地人的熱情、樂於助人,這種民族團結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老人也表示,他要把新疆學生在西安的優異表現帶回去,把感人的故事帶回去,向更多的鄉親們傳播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深厚感情。

與人為善,敢於擔當

揭秘!一場求醫之路,卻讓央視《新聞聯播》特別關注陝西這所高校?

西安理工大學邢向陽等師生群體救助維吾爾族老人的事蹟也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陝西日報》、陝西電視臺《新聞聯播》等中省媒體也對這一感人事蹟進行了報道;被人民網、中青網、鳳凰網、中國文明網等多家網站轉載,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身在異鄉,面對語言不通的難關,邢向陽等師生群體在他人困難之際,勇於伸出援手、熱心助人的感人行為讓人為之動容,而這種大愛的精神更是值得當代大學生學習。因此,為表彰他們的先進事蹟,中共陝西省委高教工委也授予邢向陽等師生群體“陝西省助人為樂先進集體”榮譽稱號,並獎勵邢向陽1萬元。邢向陽當場表示將錢捐助給學校的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他說“我覺得這些少數民族學生更需要這些錢!”而他們的善舉也點燃了民族團結的火焰,如此熱烈,如此耀眼。

揭秘!一場求醫之路,卻讓央視《新聞聯播》特別關注陝西這所高校?

邢向陽的善舉不但代表了每一位西安理工大學人的情懷,更反映了西安理工大學民族生教育的成果。而後,西安理工大學將繼續發揚“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學校精神,秉承“祖國、榮譽、責任”的校訓,為全面建設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國內一流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注:文章部分素材來自西安理工大學學工部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