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問題頻發,根本原因在這!

最近一段時間,長春長生生物公司生產的“狂犬疫苗”和“百白破”疫苗出現問題,引發強烈的媒體關切和社會聲討。針對問題疫苗,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對涉事企業絕不姑息並嚴懲不貸。與此同時,各地衛生防疫和藥品監督部門也紛紛採取行動,加大疫苗檢驗、問題疫苗封存和補種等工作,避免問題疫苗導致進一步的負面影響。

疫苗問題頻發,根本原因在這!

“百白破”是嬰幼兒必打的一類疫苗,是由政府免費提供的公共服務。“狂犬疫苗”是需要個人自費的二類疫苗,用於防治致死率極高的“狂犬病”。這兩類疫苗如果被證明是無效的,而接種人及其家庭卻不知情,那麼後果會很嚴重。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會對問題疫苗感到義憤填膺,因為這在很大程度上觸及了每個人的“道德底線”。

疫苗問題頻頻爆發,根本原因在於產業鏈惡性競爭和監管失職。對於此次問題疫苗事件,我們有必要反思與之相關的整個產業鏈和監管體制存在的弊病,但是當務之急的是考慮盡最大限度地應對問題疫苗可能導致的負面影響。

疫苗問題頻發,根本原因在這!

疫苗的覆蓋面和流向廣,牽動著每一個家庭的心,因此需要高度重視此次問題疫苗事件可能誘發的社會風險。為此,政府監管部門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強工作。

首先,儘可能做到信息及時有效傳播,讓官方信息在輿論中發揮引領作用。在互聯網時代,加強信息溝通和傳播至關重要,通過及時有效地溝通贏得民眾的信任。非典和禽流感等防疫事件警醒我們,第一時間發聲並溝通,是有效遏制謠言和恐慌的利器。

在危機爆發時期,人們之所以會焦慮和恐慌,主要同信息不對稱有很大關係。當政府權威信息發佈滯後的時候,人們不得不訴諸於社交媒體和小道消息,並可能受謠言的蠱惑。由此可見,政府部門應該加強信息溝通,特別是與此相關的職能部門應該通過官方媒體和社交媒體同民眾密切溝通,使民眾能夠及時掌握信息並心中有底。

其次,各級各地衛生防疫部門需要徹查相關問題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況,及時評估問題疫苗可能造成的防疫無效問題,並考慮啟動告知提醒、檢驗和補種等配套工作。目前涉事企業生產的數十萬支疫苗已經銷售並注入嬰幼兒和成年人的體內,他們為此而憂心忡忡,害怕因為疫苗無效而防疫失靈。即便是沒有使用存在問題批次的疫苗,人們也會過分擔憂,害怕涉事企業的其他批次存在尚未揭露的問題。因此,相關政府部門需要藉助接種記錄數據,儘快排查並找到這些接種人並予以告知和提醒,為其提供免費的諮詢、檢驗和補種等服務。

對於接種了問題疫苗的民眾而言,他們不僅要擔驚受怕而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而且可能要承擔檢驗和補種的間接經濟成本(如誤工費、交通費等)。對此,政府部門應考慮啟動“綠色通道”,為使用了問題疫苗而需要檢驗和補種的人們提供免費服務。對於無法取得聯繫的人員,特別是不使用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的弱勢群體和流動人口,則要聯合其他部門開展信息共享和溝通,做到不讓一個人掉隊。

最後,政府部門還應舉一反三,藉此契機對全行業進行排查,避免過去隱藏的問題再次浮現。如果不是內部員工舉報,此次問題疫苗事件可能還要等很久才能被揭發。長生生物、武漢生物等企業暴露的問題,可能並非孤案,或帶有行業特性。如果不對存在問題隱患的企業進行排查,不僅會埋下難以根治的隱患,而且也不利於市場良性有序競爭。

疫苗問題頻發,根本原因在這!

與此同時,因為此次問題疫苗事件,民眾可能對整個國產疫苗行業失去信心。這可能會對全行業導致滅頂之災,甚至會使一些人做出拒絕疫苗的極端行為。為此,應建立健全有獎舉報制度,順藤摸瓜對疫苗生產、流通、採購、使用等各個環節進行排查,發現問題並予以及時信息發佈和積極有效應對。唯有如此,才能對整個行業產生警醒和震懾作用,並推動全行業的規範運行和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