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十項重大引領性農業技術公布!

近日,農業農村部在甘肅省山丹縣舉辦重大引領性農業技術現場觀摩交流活動,

公佈了2018年十項重大引領性農業技術。

2018年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公布!

據悉,相關技術已經確定技術集成單位和試驗示範單位,目前已進入技術集成熟化與示範展示階段。


這些技術能讓技術服務對象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增強科技對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提高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的支撐引領作用。

那麼,這十項技術分別是哪些呢?它們都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十項重大引領性農業技術分別為小麥節水保優生產技術、蔬菜全程綠色高效生產技術、玉米籽粒低破碎機械化收穫技術、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油菜毯狀苗機械化高效移栽技術、奶牛精準飼養提質增效集成技術、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術、受控式集裝箱循環水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南方水網區農田氮磷流失治理集成技術、異位發酵床處理豬場糞汙技術。

1、麥節水保優生產技術

在優選良種的基礎上,採取秸稈還田、深耕深松、旋耕整地、施用基肥、土壤處理等精細措施整地,播前浸種消毒或包衣處理,適期、適墒、適量機械條播或勻播,配套應用小麥規範化播種、立體勻播、測土配方施肥和氮肥後移保優豐產栽培、節水優質高產栽培、“一噴三防”5項優質高產技術模式,實現小麥生產綠色優質高效,加快優質專用小麥推廣應用。

2、蔬菜全程綠色高效生產技術

該技術以“三減三增”全程綠色生產為核心,以實現蔬菜質量安全和生態和諧發展為目的,以連接農業生產全過程為突破點,以土壤生態保護、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資源綜合利用為技術主線,通過三大項十小項集成技術示範,探索建立以全程綠色生產技術為支撐的全方位、多領域融合發展模式。

3、玉米籽粒低破碎機械化收穫技術

通過適宜籽粒機收的品種、栽培技術、收穫機械以及烘乾設施等方面的集成配套,適當調整收穫機械割臺、脫粒、清選系統結構和作業參數,有效解決摘穗收穫後在拉運、晾曬、脫粒過程中的損失及黴變等問題,實現玉米高效、低損、籽粒低破碎收穫,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收穫質量和玉米品質。

4、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

這是一種精確、可靠的水稻基肥施播技術。一般通過在6行高速乘坐式插秧機上加裝測深施肥裝置,在水稻機械插秧的同時,在苗側靠近根部進行精確定量施肥(肥料施於苗側5cm、深度4cm的溝中),並由浮船刮板覆蓋肥料於泥漿中。該技術促進秧苗根系對肥力的吸收,避免肥料隨水流漂移,具有顯著的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水稻生長、降低成本等優勢,是農業綠色發展方向。

2018年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公布!

5、油菜毯狀苗機械化高效移栽技術

將油菜苗培育成機插水稻秧苗一樣的盤根成毯的毯狀苗,採用移栽機切塊對縫插栽,改變了傳統的育苗和移栽方式。該技術可一次完成開窄溝、取苗、栽插、浮土、鎮壓和澆水等作業,具有作業效率高、土壤適應性強、節本增效顯著、技術通用性好等突出優勢,並可彌補多熟制區茬口矛盾導致的油菜生育期不足問題,同時能有效預防根腫病發生,在長江中下游以及其它不具備直播條件的地區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

6、奶牛精準飼養提質增效集成技術

奶牛精準飼養提質增效技術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奶牛精準飼養技術,具體為建立飼料數據庫、測料(奶)配方技術、TMR質量控制與綜合評價技術、健康監控和精準診斷技術,提高非糧飼料利用率,降低公斤奶飼料成本。二是乳肉兼用牛高效養殖技術,具體為奶牛群肉用開發技術、中低產牛群雜交關鍵技術、高檔牛肉生產開發技術,有效推動了牧場飼養精準節本。

7、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術

使用具有完全生物降解特性的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脂肪族聚酯、二氧化碳-環氧化合物共聚物以及其他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中的一種或者多種樹脂為主要成分,在配方中加入適當比例的澱粉、纖維素以及其他無環境危害的無機填充物、功能性助劑,通過採用吹塑或流延等工藝生產的農用地面覆蓋薄膜,替代普通聚乙烯地膜,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下,最終完全降解變成二氧化碳(CO2)或甲烷(CH4)、水(H2O)及其所含元素的礦化無機鹽以及新的生物質。該技術避免了普通PE地膜殘留破壞土壤結構、影響農事作業、降低農產品品質等不良影響,且降解後對土壤及作物無毒副作用。

8、受控式集裝箱循環水綠色生態養殖技術

受控式集裝箱循環水綠色高效養殖技術是採用採用定製的長6.3米、寬2.4米、高2.6米的標準集裝箱為載體,單箱容納25立方水體,把養殖對象集中在箱內進行集約化養殖,通過應用控溫、控水、控苗、控料、控菌、控藻等前沿先進技術,有效控制箱體內的養殖環境和養殖過程,實現受控式生態循環養殖,在引領水產養殖綠色發展、轉型升級、產業扶貧中應用前景廣泛。

根據水體循環和生態調控方式不同,可分為“陸基推水式”和“一拖二式”2種模式,同時,圍繞提質增效、尾水生態治理等相關要求,集成了養殖糞汙集中收集處理、循環水系統標準化構建、適養品種篩選及馴養、箱式生態高效養殖、物聯網精準控制、便捷化捕撈、生物淨水、養殖尾水監測預警、病害生態防治、水產品質量安全、品質控制等10項配套關鍵技術。從技術示範效果看,具有節地節水、品質可控、智能標準、生態環保、集約高效等顯著優勢,符合水產養殖綠色發方向。

9、南方水網區農田氮磷流失治理集成技術

即源頭減量(reduce),農田氮磷投入源頭減量技術;過程攔截(retain),農田徑流排放的過程攔截技術;養分再利用(reuse),養分循環利用技術;末端修復(restore),末端的生態修復技術。

10、異位發酵床處理豬場糞汙技術

這是一項集糞汙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為一體的綜合技術。採用異位發酵床綜合技術處理糞汙的養豬場,無需設置排汙口,不僅可一次性處理固液態糞汙,實現糞汙零排放,而且糞汙經發酵處理後可轉化為固態有機肥原料,還可利用木屑、穀殼、農作物秸稈和食用菌下腳料等大量農林業廢棄物作為發酵基質,實現變廢為寶。

同時,該工藝與傳統畜禽養殖糞汙技術和原位微生物發酵床處理技術比較,具有投資低、技術和設備集成度與自動化水平較高,運行靈活方便,運營管理費用低、佔地面積小、資源化利用率高等優點。

- End -

2018年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公布!

來源丨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可能你還想了解

KNOW MORE

2018年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公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